地球上最後一塊未被人類汙染的空氣,找到了

2020-08-10 新浪探索


目前,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乾淨的空氣,未遭受人類活動產生的汙染顆粒影響,這些最乾淨的空氣位於環繞南極洲的南太平洋。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科學家在對南太平洋生物氣溶膠的首次研究中,發現一處未被人類活動改變的大氣區域。天氣和氣候緊密相連,世界各地和其他地區也聯繫在一起,由於人類活動導致氣候迅速變化,科學家正在努力尋找地球上未遭受人類影響的角落。然而,索尼婭·克雷登維斯教授和她的同事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南太平洋的空氣至少受到人類和陸地塵埃的影響。

  

研究人員發現供給南太平洋低空雲層的邊界層空氣不含人類活動產生的氣溶膠顆粒,以及燃燒化石燃料、種植某些作物、化肥生產和廢水處理,也不包含世界各地其他國家產生的氣溶膠顆粒。

  

空氣汙染是由空中懸浮物質引起的,懸浮物質是固體和液體顆粒,以及懸浮空中的氣體構成,研究人員決定研究空氣中的物質及其來源,利用空氣中的細菌作為診斷工具推斷低層大氣狀況。

 

 

該項研究報告合著作者託馬斯·希爾解釋稱,氣溶膠能夠控制南太平洋雲層,並且與海洋生物過程具有密切關係,而南極洲似乎隔離向南傳播的微生物以及南部大陸沉積的營養物質。總體而言,有證據表明南太平洋是地球上遭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少的區域之一。

  

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向南航行至南極冰邊緣的一艘研究船上,科學家對海洋邊界層的空氣進行了採樣,海洋邊界層是大氣中與海洋直接接觸的部分,之後科學家檢測了空氣中微生物組成,這些微生物存在於大氣層,經常被風吹散至數千公裡之外的地區。

  

研究報告第一作者Jun Uetake和同事使用DNA測序、源頭追蹤和逆風軌跡技術,發現空氣中的微生物源於海洋,依據微生物中細菌的組成,他們得出結論稱,遙遠陸地和人類活動產生的氣溶膠(例如:土地利用變化引起的汙染或者排放物)並未向南進入空氣中。

  


科學家稱,這些研究結果與來自北半球和亞熱帶地區的海洋調查結果完全沒,後者發現大多數空氣微生物來自逆風大陸。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雜誌上,科學家稱該區域是最純淨的區域,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數據,空氣汙染已經是一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每年導致700萬人死亡。

  

研究表明,空氣汙染會增大患心臟病、中風和肺癌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稱,在監測空氣汙染的城市地區,80%以上人口暴露在世界衛生組織指導標準的空氣品質水平之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空氣品質最高。

  

然而,正如研究表明的那樣,空氣汙染可以跨越地理界限,影響數百公裡之外的居民。

相關焦點

  • 最後的淨土!地球上"最乾淨空氣"地點曝光,未受人類活動汙染
    南冰洋上方大氣層成地球最後淨土。(圖/路透)地球上不少國家都深受空汙所苦,不過最近有科學家聲稱,發現了南冰洋上空的空氣不受人類活動影響所汙染,純淨無瑕,可以說是地球上僅存的一塊淨土。據世衛組織數據顯示,隨著人類文明越來越繁盛,空氣汙染已成為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增加人們罹患心臟病、中風及肺癌等風險,每年更造成700萬人死亡。
  • 最後的淨土!地球上 最乾淨空氣 地點曝光 未受人類活動汙染
    ▲科學家發現,南冰洋上空的空氣沒有受到人為活動的汙染。(示意圖/路透) 康心禹/綜合報導 世界各國空氣汙染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不論是發電廠,或個人所使用的噴霧劑,都會排放空氣汙染物。不過近日有科學家發現,南極洲一帶的南冰洋上空的空氣,沒有受到人為活動的汙染,是地球最乾淨的空氣,也被稱為最後的淨土。
  • 地球上最後一塊被發現的大陸,被稱為第七大陸,淡水佔地球70%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地球分為五大洋、七大洲,這五大洋分別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南冰洋;七大洲分別是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北極洲、南極洲。這七大洲所指的就是地球上的地塊大陸,最初他們本是一個整體,但最後慢慢分裂,形成如今的樣子。
  • 空氣汙染可致人短命3年!科學家發現地球上最乾淨空氣 生物氣溶膠...
    空氣汙染可致人短命3年!、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地球上至少有一個與人類有關的活動沒有改變的大氣區域
  • 新冠已抵達地球最後一塊淨土,人類終於無處可逃
    巴黎12月23日電(任宛)前些日,儘管新冠病毒幾乎席捲了全球,但仍有一片土地未受新冠病毒侵襲。但近日,新冠病毒已經抵達最後一塊未受汙染的地區,36名智利工作人員在南極感染新冠病毒。據法國CNEWS電視臺報導,地球最後一塊土地「失守」!南極發現新冠病例。
  • 地球上哪裡空氣最乾淨?美媒:美大學教授南極洲發現地球「最後的...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幾乎所有國家都遭受空氣汙染之際,科學家近日在南冰洋上空發現了地球上「最後的淨土」。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3日報導,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克雷登維斯教授帶領研究團隊發現,南極洲一帶南冰洋上空的空氣,受人類活動和世界各大洲的塵埃影響最小。
  • 地球上最乾淨的空氣:在南極洲的南冰洋上空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乾淨的空氣,未遭受人類活動產生的汙染顆粒影響,這些最乾淨的空氣位於環繞南極洲的南太平洋。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科學家在對南太平洋生物氣溶膠的首次研究中,發現一處未被人類活動改變的大氣區域。
  • 人類才是地球環境汙染的根源
    大千世界 茫茫人海 地球居住著幾十億人口地球是龐大的 而人是渺小的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推進 地球汙染越來越嚴重 人跟地球之間的關係息息相關生活垃圾 工業垃圾 噪音汙染 水汙染 白色汙染 空氣汙染 但凡有人的地方各種汙染應聲而來
  • 生活倡導:地球汙染將把人類打的一敗塗地
    個人的思想層次如果維持現狀,終有一天,我們會被地球汙染這個災難打的一敗塗地!公地效應影片《鐵達尼號》中,有個場景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輪船在下沉時,船長沉著地把救生艇放下海去,讓有孩子的婦女與兒童先上艇,這時就有一些年青的男子爭搶著也要下到艇上去。結果船上的警察就開槍把那些不聽命令與指揮的年輕男子開槍打死後自盡了。對於這一個場景進行分析,也是一個「公地效應」與「公地問題」。當一塊土地屬於公眾所有時,因為對這塊地進行開發可以帶來效益時,大家就會爭相開發,結果造成土地濫墾。
  • 我和地球上最乾淨空氣的距離是半個世界
    圖片來源:veer圖庫南冰洋是地球上極少數人類活動最少的區域之一,人類活動少,也就意味著受到人類活動所帶來的人為汙染少而通過研究發現,來自遙遠的土地群和人類活動(例如由土地用途變化引起的汙染或土壤排放)的氣溶膠並未向南和向空中傳播,這也就意味著南冰洋上空的空氣並未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它非常乾淨,被科學家稱為「真正原始的」!
  • 地球上「遺失」的板塊被人類找到了
    地質學家發現了地球上丟失的構造板塊!加拿大北部對全世界來說一直保持著神秘。科學家稱它是「復活」的家園,這是一個理論化程度很高但直到現在才被發現的板塊。據消息稱,一組研究人員利用CAT對加拿大北部及其下方地幔掃描來尋找丟失的板塊。通過這塊「復活」的板塊,我們可以更好地進行災害預測,也可以找到礦物和碳氫化合物礦床。但比這更好的是,它幫助科學家們拼湊地球的歷史。
  • 地球上最原始的空氣,居然在這裡
    澳大利亞國家海洋設施(MNF)研究船(R/V Investigator)上的DNA採樣器。 (Kathryn Moore(穆愷源)/圖)南極早已不是最後的淨土。多項研究發現,人類活動的影響已經波及地球上「最後一片荒野「——海水變色、微塑料汙染……南極洲附近海域真的保持了 「原始空氣」嗎?
  • 基因研究表明:空氣汙染或許決定了人類的命運
    編者按:空氣汙染問題,並不是現代社會才出現的新型問題。實際上,早在數百萬年之前,就出現了能夠經空氣傳播的毒素。這些毒素,甚至還影響了人類的遺傳變異。這篇文章翻譯自《紐約時報》,原標題是Air Pollution, Evolution, and the Fate of Billions of Humans,作者Carl Zimmer在文中指出,空氣汙染之所以產生如此大的危害,也許能從DNA中找到答案。
  • 外媒:研究稱近一半人類生活在空氣汙染中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新媒體專電 據塔斯社6月17日報導,科學雜誌《氣候與大氣科學》發表一篇研究文章稱,對地球空氣汙染分布的精確分析表明,約50%的人類目前呼吸著灰塵和氣溶膠濃度高的空氣,其中大部分人生活在非洲和南亞。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加文·舍迪克教授介紹說:「一方面,減少空氣汙染的長期舉措確實令世界眾多地區更加乾淨,尤其是歐美。
  • 空氣是如何被人類「染」上顏色的?
    古埃及文化中,空氣被視為組成世界的重要元素,雖然受當時科技水平限制,人類無法準確的認識空氣,但對空氣重要性的認知,卻已經開始萌發。直到18世紀,科學家通過加熱密閉容器中的汞,發現了空氣的組成成分,人類對空氣的了解才正式步入正軌。免費又珍貴是空氣的標籤,在千年的農耕社會中,空氣汙染始終與人類不曾沾邊,直到工業革命的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也普遍被認為是空氣汙染的開始。
  • 科學家在南冰洋上空發現地球上最乾淨的空氣
    根據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進行的一項新研究,地球上最乾淨的空氣離人類定居的任何地區都不近。 這項研究發表在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上,揭示了南極洲周圍的南冰洋是地球上擁有最乾淨空氣的地方。 得益於全球氣候和天氣模式的一些怪異,南冰洋上空的雲層非常純淨。
  • 生物圈二號:地球是人類最後的晚餐?
    生物圈2號計劃設計在密閉狀態下進行生態與環境研究,幫助人類了解地球是如何運作,並研究在仿真地球生態環境的條件下,人類是否適合生存的問題。出人意料的實驗結果:(1)當入住的科學家們還未從興奮和喜悅的心情中釋放出來,他們就發現「生物圈2號」的生態狀況急轉直下,生物圈二號內的空氣越來越差,氧氣越來越少,氧氣含量從21%迅速下降到14%(這相當於青藏高原上的氧氣濃度),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含量卻直線上升,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後導致疲勞和失眠,以至後來有兩位科學家不得不依靠氧氣筒睡覺。
  • 地球危險了,科學家找到和地球最相似行星,人類:我們有救了
    科學是無止境的,有很多太空的秘密我們不知道的,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還在不停的進行,但是宇宙太大了,我們自身所處的地球,就是我們到現在發現的一個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我們也沒找到除了地球以外,第二個適宜居住的星球。但科學家推測,在浩瀚無邊的銀河系,一定還存在著別的生命。
  • 地球危險了,科學家找到和地球最相似行星,人類:我們有救了
    科學是無止境的,有很多太空的秘密我們不知道的,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還在不停的進行,但是宇宙太大了,我們自身所處的地球,就是我們到現在發現的一個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我們也沒找到除了地球以外,第二個適宜居住的星球。但科學家推測,在浩瀚無邊的銀河系,一定還存在著別的生命。
  • 世界衛生組織:地球上90%的人呼吸被汙染的空氣
    世界衛生組織說,世界上90%的人呼吸著汙染空氣,室內汙染是一個通常不為人所注意的大問題。世衛組織在新公布的一份報告中說,空氣汙染每年導致700萬人死亡,其中大多數是非洲和亞洲的弱勢群體。室內和室外的汙染空氣導致中風、心臟病、肺癌和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