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在《喜劇之王》裡手捧的表演聖經《演員的自我修養》,作者是前蘇聯戲劇教育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基有句名言,「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就是這句話成為周星星的精神支柱,堅持到現在,成為星爺,成為電影大家。在1998年另一個斯老爺子導演的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救援隊出發時是8個人,在法國小鎮救小女孩時被殺一個就是光頭範,但是在後面的鏡頭中,隊伍裡仍然出現過8個身影,光頭範如亡魂般再次出現參與行動。當然這只是一個製作中的失誤和影片好玩的BUG,但因為這部影片,以及這一BUG,讓很多當時年輕的影迷記住了這個死跑龍套的光頭。範·迪塞爾。真正讓光頭範被國內觀眾所熟知,應該是混雜著馬達轟鳴、荷爾蒙與基情共噴的《速度與激情》系列。駕駛鐵獸,上天入地、突破速度和空間限制的素雞隊員們,圍繞在光頭範飾演的唐老大周圍。
光頭頭上的光環值暴漲,讓曾經死跑龍套的光頭範也搖身一變,製片、出品、編劇,甚至編劇一把抓,龍威威成好萊塢扛把子。合作的導演斯老爺子、李安、林詣彬(《素雞系列》)、詹姆斯·岡(《銀河護衛隊》系列)、布拉德·伯德(《超人總動員》、《碟中諜4》)、溫子仁(《招魂》系列)等等,哪個都是響噹噹的人物。看看光頭範一票主要作品的票房成績。片名公映年北美票房極限特工3:終極回歸20174100萬(上映中)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2016173萬最後的女巫獵人20162700萬速度與激情720153.5億銀河護衛隊20143.3億速度與激情620132.3億速度與激情520112億極限特工20021.4億速度與激情20011.4億拯救大兵瑞恩19982.16億星際傳奇20134200萬。
除了《素雞》系列外,光頭範主打的招牌系列作品還有另外兩個,一個是以星際俠盜雷迪克為主角的《星際傳奇》系列3部(紅衣超喜歡第一部《漆黑一片》,感興趣的影迷可以找來看看),另外一個就是《極限特工》系列,今天要說的就是《極限特工3:終極回歸》。既然叫回歸,就來簡單說說《極限特工》歷史。首部《極限特工》還是2002年,故事講述後冷戰時期背景下極限運動員克桑德被中情局招安入夥,大破國際犯罪集團陰謀,拯救世界危機,迪塞爾憑藉一個滑雪板與雪崩暴雪肩並肩成最燃熱血場面。7000萬成本,換回全球2.77億票房,數錢數到手軟。
但據傳因為分錢問題和金主sony互生罅隙,雖然身為執行製片人兼主演,畢竟彼時人微言輕,光頭範心灰意冷,退出了第二部的製作。《極限特工2》製作成本6000萬,北美只收回2687萬,全球7100萬票房,慘不忍睹。今非昔比,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光頭範儼然已成新一代印鈔機,《素雞》系列的全球大賣部部火爆,人氣水漲船高,曾經被打著同樣血性、速度這些光頭範基因的《極限特工》終於在惟利是圖的金主推動下,再次得見天日,終極回歸。速度、激情,一直流淌在光頭範的血液裡。這是讓《極限特工》得以回歸的基礎。然後市場的變化則成為此次回歸的外在因素。從《極限特工3》的出品名單中,就能看到來自市場資本的力量。
派拉蒙、革命影業,這是人家開發的產品自不待說,緊隨其後的水墨標識帶出華樺傳媒、上影集團、1905影業,儼然是擁萬金,不,應該說擁億金而至的中國資本的強勢登陸好萊塢這一背景。而能與好萊塢與虎謀皮的真正的操盤者,當屬華樺傳媒。上海華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憑藉其在電影宣發方面的優勢,宣傳營銷或協助發行過眾多的海外大片。例如《變形金剛4》、《忍者神龜》、《馬達加斯加的企鵝》、《碟中諜5》、《007:幽靈黨》、《星際迷航:超越星辰》、《俠探傑克:永不回頭》等等。作為好萊塢科幻巨製《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的中國區宣傳營銷及協助發行方,該公司憑藉國際化的營銷理念、專業化的發行手段,助力影片連續刷新中國影史記錄,成為中國現象級影片。
華樺傳媒除了為國內外片方提供先進宣發服務外,作為美國派拉蒙全球合作夥伴名單中的一員,積極與派拉蒙乃至各大好萊塢電影公司展開深度密切的合作。這些電影的合作將打破以往與好萊塢合作拍攝的模式,中國不僅僅是提供資金、演員和市場,而是首次深入到題材開發、技術互補、人才交流等諸多方面,這將是與好萊塢前所未有的一次深度合作。2016年12月華樺傳媒已經與派拉蒙就《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達成了投資合作意向。有了資本力量的支持,《極限特工》的終極回歸水到渠成。而《極限特工3:終極回歸》確實在滿足世界多國市場需求的基礎上,中國元素也較為突出,但並不是向《鋼鐵俠2》般粗陋的定製版結局。
中國資本的影響力,還有電影市場容量,都在影響著好萊塢電影人在電影內容製作層面的設計。具有面向市場的創作思維,才是優秀電影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素質。《極限特工3:終極回歸》開頭就耍了一個花槍。神盾局局長塞繆爾·L傑克遜逗逼現身,面向內馬爾叨逼叨。對,踢球的那個,而且開場靠踢球拯救了一下叨逼的局長先生)。與此同時,星際空間衛星被操控,一個個似星際核彈般砸向地球。世界再次危在旦夕。世界毀滅,超能球員,神盾局長。這很漫威。CIA遇襲,設局尋找隱居的極限特工。光頭範看不起管家公務員,自己拉來一幫烏合之眾。就這樣直接深入虎口。
經過略顯拖沓的順藤摸瓜,不打不相識。按部就班迎來真正的事件拐點和黑暗一刻。最終反擊,KO真正的幕後黑手。影片完。這很標準。故事創作對好萊塢來說駕輕就熟,陣容方面就與市場和看點息息相關。《極限特工3:終極回歸》堪稱國際化陣容。光頭範不說了,我的場子我做主。宇宙丹MMA格鬥哼哼哈嘿一個打十個。託尼賈來了個經典的肘擊。印度女郎迪皮卡·帕度柯妮負責搖曳。對,還有巴西的內馬爾。還有吳亦凡,打碟手藝槓槓的。這很金磚四國。BRIC。除了漫威似開局,高空一躍山地滑板直衝而下,是光頭範最給人賞心悅目的橋段。
光頭範和宇宙丹高速追逐肉搏對打,讓人想起《美隊3》中隊長冬兵隧道追逐一段。不過,生拳硬腳北極熊般的光頭範打出了異彩紛呈的格鬥柔術,不知是接受了宇宙丹和託尼賈誰的指點。總有點李逵穿旗袍忸怩搖花扇的感覺。嗯,這很似曾相識,誠意十足。電影市場永遠在變,不變的是對電影受眾的喜好的追求和把握不能懈怠。好的電影項目經理人能夠精準把握當下喜好,這已屬難得。口味在變,未來在變。琢磨市場,比閉門造車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