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個書生,出了一副上聯:雞冠花,找人對下聯。一時之間,很多書生都想不出合適的下聯。這個時候,一個放牛娃從旁邊走過,看到這個上聯之後,大聲說:「我能對出來。」很多人都嘲笑他,「你一個放牛娃,又沒有什麼學問,怎麼能夠對出來呢?」
放牛娃不慌不忙地說:「下聯是『狗尾草』。」大家認真地分析之後,都覺得對得非常工整:狗尾草就是一種草的名字,雞冠花就是一種花的名字。雞對狗,冠對尾,草對花,個個對得犀利。
以植物的俗名來說,這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對植物比較通俗的稱呼,天長日久就成為植物最常用的名字,尤其是一些廣布種植的植物。植物的俗名對大多數人來說,是被廣為知道和熟悉的名字,也是最容易用來交流的名字。另外,它通常簡單易記,是用一些通俗的詞彙表達或是對該植物特徵的明顯描述。例如:金銀花、酸棗、白皮松等這些名字,一定會讓你很快想起植物很好辨認的外形和特徵。
一般而言,為植物取名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以植物的直觀形態,例如顏色、特徵來命名;
如,銀杏,因為其形狀小而核的顏色是白色而取名;翻白草,因為葉子反過來是白色而命名;懸鉤子,因為莖上的刺就像懸鉤一樣,故因此得名。
二、以植物的味道來命名;
如,五味子,因為它的皮、肉、核加起來共有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故因此得名。魚腥草,因為它的葉子有淡淡的魚腥味,故因此得名;苦瓜,因為它的味道比較苦,外形像瓜,故因此得名;夜來香,顧名思義,夜間散發極濃的香氣。
三、以植物的生存環境來命名;
如,水仙花,適合在潮溼低洼的地方生長;河柳,生長在河邊的潮溼處,故得名;井口邊草,適合在牆邊,井邊陰溼處生存。
四、以其外形和一些動物的特性相比較來命名;
如,馬尾松,形狀看起來像馬尾;蝴蝶花,從外形看起來很像蝴蝶。
五、以植物生長季節和規律來命名;
如,半夏,這種植物多半是五月半夏開始生長,因為此時正是夏季的中間時間,故由此得名;夏枯草,這種植物夏至後就會枯萎,故得名。
六、伴隨著一些典故和傳說而命名。
如,虞美人,這是楚漢時的典故,相傳楚漢相爭之時,項羽的愛妻虞姬自刎而死,在她的墳頭上長出一種美麗的花草,人們傳說是虞姬所化,故名虞美人。還有一種植物叫無患子,據傳說,當初有一個神仙叫瑤蠔,能用符捉百鬼,捉到鬼,就用無患子木做成武器,用棒殺死它,世人傳說用這種樹木做成器物,可以用來鎮壓鬼魅,故叫無患。
其實,植物取名的方式多種多樣,只要你認真揣摩,就能夠從這些植物的名稱中發現植物或者生長這種植物的地方的一些特徵。
標題:植物的名字,「七葉一枝花」「一串紅」都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