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的院子,一般都有牆,時間往前推幾十年,有些院子牆頭會裝上玻璃碎片,用來守護院子安全,成為獨特一景。
我在湖北,湖南,廣東,海南,雲南,未見有此景象,是因為南方的建築,多是獨立一棟,三層或者四層,院子就是門前一片空地,或者用柵欄圍起來,像別墅,一般不修實體磚牆,所以,自然用不到玻璃片了。
小時候房後的一戶人家,牆頭上布滿了碎玻璃渣,他家的人經常在外地,我們透過木門的縫隙,看院子裡長滿了荒草,裡面有兩棵棗樹,有人竟然冒著玻璃的危險。翻牆進去摘棗子。
那時候的玻璃碴子牆,主要是震懾作用,阻止別人翻牆,也側面反映了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賊和偷較多。
現在新興的建築,樓房,已經很少有人裝玻璃碴了。
尤其是新建的小區,商品房,基本都是柵欄,加上電線網。
我在市裡穿行。偶爾遇到一些老式建築,牆頭還有玻璃,不同的是,有的玻璃會噴漆塗色,看起來沒有那麼鋒利了。
那種碎玻璃很明顯是啤酒瓶或者其他的玻璃瓶,自己敲碎,然後自己插在剛糊上的水泥混凝土上,等混凝土幹了,玻璃片也就樹立在上面了。
不會有人專門賣這個的。
不過。忽然想起小時候我和其他幾個小孩,在村裡撿了半袋的玻璃瓶,用石頭敲碎了,賣給收廢品的,賣了1塊多錢好像。
那些玻璃碴,不知道最後怎樣處理了,不會是上牆了吧。
有時候過節回去,看著那小時候布滿玻璃碴的那個圍牆,已經變得那麼矮了,感覺我一伸手就能扒著上去,(小時候看著很高,很嚇人),
如今,磚頭已經發黃,牆也開裂了,
我們也長大了,
這樣的玻璃牆,也會越來越少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