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核電站發生洩漏,部分機組關閉

2021-01-09 騰訊網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南非365報導 據南非新聞24小時1月4日報導,由於發生洩漏,Eskom公司已經使Koeberg核電站的1號機組下線,並加快了計劃中的例行維護,該機組將於2021年5月恢復使用。Eskom聲明稱,1號機組的3個蒸汽發生器中的一個洩漏率不斷上升,儘管洩漏率在安全範圍內,仍將機組下線進行維修。Eskom保證這一決定不會對工廠、人員或環境造成風險。

▲(圖片來自pixabay)

根據Eskom網站,Koeberg是非洲唯一一個採用壓水反應堆(PWR)設計的核電站,擁有南半球最大的渦輪發電機,也是世界上最南端的核電站,裝機容量1940 兆瓦。在過去的三年裡,其平均可用性為79.7%,而同期的平均產量為12715千瓦時。Eskom稱,該核電站已經安全有效地運行了28年以上,仍然有使用壽命,可以繼續使用更長的時間。(原標題:南非核電站發生洩漏,部分機組關閉)

來源: 南非365華人信息網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相關焦點

  • 南非一核電站蒸汽發生器發生洩漏,相關機組已關閉
    央視新聞 圖央視新聞1月5日援引南非當地媒體報導,由於開普敦附近庫貝赫核電站1號機組的一蒸汽發生器發生了洩漏,出於安全考慮,南非國家電力公司已經讓庫貝赫核電站暫時關閉1號機組進行線下維修,並且也將提前對其進行例行維護。據悉,該機組將於今年5月恢復使用。
  • 南非一核電站蒸汽發生器洩漏 機組關閉維修
    據央視新聞媒體等報導,位於南非立法首都開普敦附近的庫貝赫核電站1號機組的一架蒸汽發生器發生了洩漏,儘管洩漏率目前仍處在安全範圍,但出於安全考慮,南非國家電力公司已經讓庫貝赫核電站暫時關閉了1號機組。發生洩漏的是庫貝赫核電站1號機組3個蒸汽發生器中的1個,目前,該機組已經關閉並進行線下維修以及提前進行例行維護。南非國家電力公司表示此次事件不會對工廠、人員或環境的安全構成威脅。據悉,庫貝赫核電站1號機組將於今年5月恢復使用。
  • 南非Koeberg核電站再現故障,有無核洩漏風險?
    據央視網報導,當地時間3月10日,距離南非立法首都開普敦30公裡的Koeberg核電站突發故障,導致南非部分地區出現斷電現象(4級限電)。 經初步調查,發電量930兆瓦的Koeberg 1號機組核反應堆,由於冷卻水循環泵出現問題而跳閘,因此導致該核電站出現問題。據悉,該循環水泵被用於抽出用來核電站冷卻的海水。
  • 加拿大一核電站發生氚洩漏 當時有員工正在工作
    來源:海外網加拿大一核電站發生氚洩漏。(圖源:加通社)【海外網4月1日編譯報導】 據加拿大媒體CP24報導,日前加拿大安大略省金卡丁市的布魯斯電力公司核電站發生事故,大約有20升含有放射性氚的重水洩漏。報導稱,周末的洩漏事故發生在6號機組,該機組早在1月17日就已關閉進行維護。
  • 日本一核電站發生爆炸 周邊5萬人被疏散
    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12日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外部。  核電站氫氣爆炸  東京電力公司12日說,當地時間15時36分(北京時間14時36分),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建築物內傳出爆炸聲。核電站隨即發生震動,冒出白煙,建築物屋頂坍塌。
  • 日本伊方核電站3號機組冷卻水洩漏 對環境無影響
    ­  中新網5月9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愛媛縣和四國電力公司9日宣布,停運中的伊方核電站3號機組(該縣伊方町)輻射管理區域內發生含微量放射性物質的一次冷卻水洩漏故障。洩漏量估計約為130毫升,該縣和四國電力稱「對周圍環境沒有影響」。­  據報導,四國電力透露稱,發生洩漏的是反應堆輔助廠房內一次冷卻水淨化系統的壓力計閥門。
  • 芬蘭一核電站發生事故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周瑞峰)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2月10日,芬蘭廣播公司報導,芬蘭的奧爾基洛託核電站的第2個機組在10日12時22分發生了嚴重故障,導致緊急關閉。該故障可能是由於反應堆水處理系統故障所致。
  • 福島核電站或再爆炸 核洩漏影響有多大?
    女川核電站位於重災區宮城縣石卷市女川鎮附近。11日大地震發生後,女川核電站渦輪機室曾發生火災。該核電站的另一座反應堆還曾報告漏水。福島核電站可能再次發生爆炸福島縣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12日發生氫氣爆炸,而核電站3號機組的冷卻系統也出現故障,建築物可能已充滿氫氣,目前有可能再次爆炸。
  • 頭條|日本濱岡核電站發生嚴重漏水事故 洩漏總量超110噸
    日本濱岡核電站(每日新聞)海外網1月12日電當地時間12日,日本中部電力公司表示,位於靜岡縣的濱岡核電站發生漏水事故,洩漏總量超過110噸。據日本共同社12日報導,發生漏水事故的是濱岡核電站1號機組,洩漏的為110噸消防用水,其中約15噸流入核反應堆所在建築,約95噸流入暫時存放核汙水的水槽。濱岡核電站運營方的中部電力公司稱,9日凌晨,渦輪機房響起了漏水警報,工作人員查看後發現核反應堆所在建築已經嚴重積水。濱岡核電站1號機組正在進行廢爐作業,中部電力稱漏水對外部沒有影響。
  • 【芬蘭奧爾基洛託核電站發生嚴重故障 已緊急關閉】當地時間12月10...
    文 / 夏洛特2020-12-11 07:32:19來源:FX168 【芬蘭奧爾基洛託核電站發生嚴重故障 已緊急關閉】當地時間12月10日,芬蘭廣播公司報導,芬蘭的奧爾基洛託核電站的第2個機組在10日12時22分發生了嚴重故障,導致緊急關閉
  • 日本或明年關閉所有核電站 2/3核反應堆已停
    日本討論明年關閉所有核電站 三分之二核反應堆已停,明年最後一個開始檢修,如民眾反對重啟或將全關 日本官員8日表示,核電站周邊社區民眾反對核電站運營,日本國內所有核反應堆可能明年4月前關閉。核電站運營進入低谷3月的地震、海嘯發生後,福島第一核電站放射物洩漏,出於安全考慮,日本多個核反應堆暫停運營,處於檢修狀態。目前,54座核反應堆中已經有35座停止運轉。核電站運營率降至10年來最低。在目前的政治背景下,它們何時重啟還沒有時間表。核反應堆檢修結束後,須獲得經濟產業省下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批准方能重啟。
  • 核電站事故知識四問
    截至目前,受損福島第一核電站已有4個機組發生氫爆炸,個別機組反覆出現火情。那麼,核電站氫爆炸危險有多大?哪些放射性物質被洩漏?會不會威脅公眾健康?核電站發生事故時應該怎麼做?一、核電站氫爆炸危險有多大?新聞背景:據日本政府公布的消息,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1、2、3、4號機組均已發生爆炸,5、6號機組反應堆溫度15日一度小幅上升。
  • 斯洛維尼亞稱核電站關閉後一切正常 未影響環境
    斯洛維尼亞稱核電站關閉後一切正常 未影響環境 2008年06月06日 10:50 來源:新華網 發表評論   斯洛維尼亞內務部長德拉古廷·馬特5日在盧森堡說,4日關閉的斯洛維尼亞克爾斯科核電站沒有造成安全和環境問題,目前情況一切正常。
  • 紐約核電站起火反應堆緊急關停 傳出爆炸聲
    9日,紐約北部的印第安角核電站因變壓器起火暫時關閉,但官員表示核電站狀態穩定並不會對周圍居民產生任何影響  據新華社電 美國紐約州印第安角核電站一座變壓器9日突然起火,導致核電站3號反應堆緊急關停。
  • 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以來,日本首次有城市同意重啟老舊核電站
    這是日本首次有城市同意重啟老舊核電站。2020年11月14日,位於福井縣的高濱核電站1、2號機組老舊核電站的重啟需要得到當地議會和市長的同意關西電力公司預計將於2021年3月重啟1號機組反應堆,同年5月重啟2號機組。自2011年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以來,這兩座反應堆一直處於關閉狀態,如果重啟,將是10年來首次恢復運行。
  • 核電站輕微洩漏!近兩三天或有強震!
    經東京電力公司確認,福島地區的核電站自「3·11」大地震後便處於停運狀態,13日晚的地震發生後,福島第一核電站沒有報告輻射監測數據變化;宮城縣女川核電站的設備沒有明顯異常,輻射監測數據沒有變化;茨城縣東海第二核電站和新潟縣的柏崎刈羽核電站也沒有異常。
  • 核電站輕微洩漏!近兩三天或有強震!
    據央視消息,當地時間14日16時31分,日本福島縣附近海域發生芮氏5.2級地震,震源深度50公裡,無發生海嘯危險。
  • 日本福島發生7.3級地震 一核電站乏燃料池輕微洩漏
    日本氣象廳14日凌晨稱當地時間13日23時07分,日本福島東部海域發生地震已致超百人受傷  福島第一核電站乏燃料池發生輕微洩漏據日本放送協會報導,地震已造成100多人受傷。日本東北電力公司表示,截至當地時間14日上午6時,福島和宮城縣仍有大約300戶家庭斷電。日本首相菅義偉14日稱,沒有發生海嘯的危險。
  • 福島核電站發生氫氣爆炸 無須談「核」色變
    一位核能業內人士更是用通俗語言向記者解釋了事故發生的前因後果。地震引發海嘯後,福島第一核電站全廠斷電,而負責向反應堆輸送冷卻劑的應急冷卻柴油機組卻無法運轉。反應堆內部的核物質長時間得不到冷卻,使堆芯溫度不斷上升。高溫導致冷卻液大量蒸發,使反應堆堆芯冷卻水位急劇下降,堆芯逐漸露出水面,積聚的熱量導致燃料熔化。同時,液體蒸發使反應堆內壓力增大,機組的安全殼面臨超壓的風險。
  • 日本核電站漏水110噸!
    當地時間12日,日本中部電力公司表示,位於靜岡縣的濱岡核電站發生漏水事故,洩漏總量超過11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