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眉鳥,是一種雀形目畫眉科的鳥類。身體全長約23公分。全身大部分呈棕褐色。因頭頂至上背具有黑褐色的縱紋,眼圈白色並向後延伸成狹窄的眉紋,故取名畫眉。
畫眉鳥一般分布於越南北部、寮國以及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在華中、華南、海南及臺灣地區都有野生品種。
畫眉鳥一般棲息於山丘的灌木叢和村落附近的灌木叢或竹林之中,機敏而膽怯,常在林下的草叢中覓食,不善作遠距離的飛翔。雄鳥在繁殖期常常單獨藏匿在雜草及樹枝間,極善鳴囀,聲音十分高昂洪亮,歌聲婉轉悠揚,非常動聽,是有名的籠養鳥。
畫眉鳥屬於雜食性鳥類,主要取食昆蟲,特別在繁殖季節嗜食昆蟲;兼食草籽和野果。
畫眉鳥雌雄羽色基本相似。額呈棕色,頭頂至上背呈棕褐色,自額至上背具寬闊的黑褐色縱紋,縱紋前段色深而後部色淡。眼圈呈白色,其上緣白色向後延伸成一條窄線直至頸側,頭側包括眼瞼和耳羽呈暗棕褐色,其餘上體包括翅上覆羽呈棕橄欖褐色,兩翅飛羽呈暗褐色,外側飛羽,外翈羽緣綴以棕色,內翈基部亦具寬闊的棕緣。內側飛羽外翈呈棕橄欖褐色,尾羽濃褐或暗褐色、具多道不甚明顯的黑褐色橫斑,尾末端較暗褐。頦、喉、上胸和胸側呈棕黃色雜以黑褐色縱紋,其餘下體亦為棕黃色,兩脅較暗,無縱紋,腹中部汙灰色,肛周沾棕,翼下覆羽呈棕黃色。
畫眉鳥自古以來就被文人墨客所喜愛。在古代,凡有畫眉者,非官即富也。據傳說,一隻品相優異的畫眉鳥可以置換10畝上等良田。可見畫眉之珍貴。
到了今天,畫眉鳥已經走進了普通百姓家。一些養鳥愛好者大都養有畫眉。不過,由於養殖方法不同,有的人將畫眉養的神靈活現,而有的人卻將畫眉養的了無生息。那麼,畫眉鳥該如何養呢?現將一位養鳥愛好者的養殖方法介紹於下。
1.雄雌辨別
畫眉鳥以其能歌善舞、好鬥、天真活潑頗得人們的寵愛。它生性膽怯、玲瓏,平均壽命13~15年。雌性畫眉鳥個體小、腿長且細小,發出的叫聲是「暨、暨、暨」,聲音較短促;而雄性畫眉鳥個體大,腿長且較粗大,發出的叫聲哄亮、清脆,聲音拉得較長,且聲調多變。雄性個體大且好鬥的畫眉鳥一隻可值1000~2000多元,差的也可值300-400元不等。
2.捕捉方法
用一隻家養的畫眉作「迷子「又叫「引子「來誘捕。把家養的「迷子」畫眉鳥放在山澗外預定的地域裡,置一個5~7米寬的鳥只能進不能出的網袋,當家養的畫眉鳥發出叫聲時,山裡的畫眉鳥就會出來尋伴,一隻只進入網袋內,自投羅網,這時便可輕而易舉地把畫眉鳥捕獲。
3.馴養技巧
將剛捕獲的畫眉鳥逐只分開飼養,一隻一籠,籠內安裝兩個固定的小茶杯,一個盛水,一個盛飼料,籠外用黑布遮光,防止畫眉鳥撞傷,對拒食的畫眉鳥開始可餵黃粉蟲或其它昆蟲,餵食8~10天後再投食小雞料。每天還需要將鳥籠拿到山邊,掛在樹上打開遮光布,讓畫眉鳥重獲大自然的氣息,經過一個月的馴化飼養後轉為家庭飼養,飼養過程中飼料要適時更換,吃多少放多少,不宜多放,保持籠內清潔,有飲用水,環境保持安靜。
以上就是畫眉鳥的捕捉及養殖方法。供養殖愛好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