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屬彈簧草是對石蒜科「Trachyandra」屬植物的統稱。植株具有粗壯的肉質根,葉子根據品種的不同,寬窄有所差異,有些種類葉子上還有毛刺,其捲曲方法也不同,有的摺疊,有的扭曲。深受愛好者喜歡的「海帶彈簧草」就是該屬植物。
在小編看來T屬的彈簧非常的好玩,簡直就是陸地上的海帶,特別有意思下邊可以看看在原廠地的樣子,(PS其實在原產地就類似佔中國的野草。當地確實沒啥值得關注的但是狀態好呀,欣賞下吧。)
Trachyandra falcata (L.f.) Kunth
Trachyandra flexifolia
Trachyandra revoluta
Trachyandra sp(該屬下某個不確定的種)
查不到名字的(多標註為Trachyandra sp、Trachyandra spp、Trachyandra unknown...)
Trachyandra tabularis
Trachyandra tortilis
Confidence: It&39;t be certain.(註:ispot網站原文)
來源於:http://www.ispot.org.za/search/node/Trachyandra
http://www.southernafricanplants.net/plantdata_main.php
http://sophy.u-3mrs.fr/Afriqsud/HI179.HTM
http://www.southernafricanplants.net/plantdata_sub.php?Mspec_ID=6228&PHPSESSID=ods7j58v409p60rge4i10mi6i6
彈簧草原產南非及納米比亞等南部非洲地區,喜涼爽溼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怕溼熱,有一定的耐寒性。秋季至翌年春季的冷涼季節是其主要生長期。在生長期要給予充足的光照,尤其是秋季新葉剛萌發的時候,更要有足夠的陽光,若光照不足會使葉片細弱,捲曲程度差,葉的基部變得又嫩又脆,很容易造成葉子倒伏折斷。而在陽光充足處生長的植株葉子粗壯,盤旋扭曲,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因此在這個季節最好嫩放在室外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有較大晝夜溫差之處養護(俗稱「野養」或「露養」)。等室外溫度降至0℃左右後,移到室內光照充足處養護。總之,充足的陽光是養好彈簧草的關鍵。
生長期宜保持土壤溼潤而不積水,若長期乾旱缺水,植株雖然不會死亡,但生長停滯,葉片發黃,甚至枯萎;而盆土長期積水,則會造成鱗莖腐爛。還可經常向植株噴水,以增加空氣溼度,避免葉子頂端乾枯。如果栽培土壤肥沃,栽培中一般不必另外施肥,但在春天可每7-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向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肥液,以促進開花。
5月中下旬隨著溫度的升高,地上的葉片逐漸枯萎,植株進入休眠狀態,可將乾枯的葉子清除,鱗莖仍留在原盆中度夏,注意控制澆水,避免雨淋,以防因積水造成鱗莖腐爛。
彈簧草的翻盆在8月立秋後(其具體時間跟栽培環境及氣候條件有關係),新芽萌發時進行,盆土要求肥沃疏鬆,含腐殖質豐富,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氣性,可用腐葉土或草炭土3份,蛭石或沙土2份混合配製,並摻入腐熟的餅肥或者其他有機肥料。換盆時除去枯根,栽種時將鱗莖露出土面1/3左右,栽後澆透水,放在光照充足處養護,以後注意保持土壤溼潤,期待新葉的長出。
作者最近突然看到彈簧草這類塊根類的東西,感覺真的是非常的有意思,在沒有長葉子的時候你可以想像一下洋蔥的樣子,就是這樣的東西。不過就是這樣的東西長出來這麼多有意思葉子。當然這裡僅僅說的就是一個屬的而已。實際上彈簧才還是有很多屬的。o屬,a屬,b屬等等。仔細了解的話其實彈簧草的可玩性還是非常不錯的。
市面上已經有很便宜的彈簧草了。可以嘗試養殖一下,有興趣可以深入的了解這種植物。每個屬的樣子都不容易都有其特色。值得去慢慢的欣賞。把玩和養殖。
我是大牛排MT,有任何意見或者建議可以私信或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