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正義聯盟的故事。
相信很多喜歡DC漫畫的讀者都知道一個秘密,只要給蝙蝠俠足夠的時間,他雖然只是一個凡人,沒有任何的超能力,但卻可以擊敗任何一個敵人,只需要給他足夠的準備時間。
蝙蝠俠是DC宇宙的第一「掛哥」,他雖然沒有超能力,但是制定計劃和擊敗反派很有一套,在巴別塔事件中,由於蝙蝠俠的計劃洩露,整個正義聯盟都差點團滅。
蝙蝠俠自己也被雷肖古擊敗,畢竟他也是有弱點的。
而在獨立漫畫《蝙蝠俠:地球最後的騎士》中,對人性徹底失望的蝙蝠俠選擇了黑化,他依然是凡人之身,卻擊敗了達克賽德,奪取了他的反生命方程式,化身「歐米伽」,整個DC宇宙中的反派和英雄都被消滅,唯有那些選擇臣服的才能倖存。
巴別塔事件對之後漫畫的影響可以說十分巨大,編劇們紛紛開始效仿,讓蝙蝠俠總是會對自己的戰友們留一手,也就是傳說中的後備計劃。
蝙蝠俠的這種做法其實很難得到正義聯盟其他人的認可,至少超人看不慣這件事情,尤其是蝙蝠俠不僅準備了對抗其他人的裝備,甚至連自己都不放過。
能夠擊敗蝙蝠俠的秘密武器會是什麼呢?
蝙蝠俠將那個神秘的盒子交給了超人,也許在未來的漫畫中,這個盒子背後的秘密也將會被徹底揭露。
相比之下,狂笑蝙蝠這個反派角色太過成功,以至於以往的所有霸主級反派在他的面前都黯然失色,這裡並不是說狂笑蝙蝠有多麼強大,而是他被編劇塑造成了DC宇宙中最陰險毒辣的超級謀略者。
他的計劃可以擊敗任何一位神靈,而他追求的已經不再是徵服一個世界,而是利用自己的黑暗侵染整個全能宇宙。
黑暗多元宇宙的概念讓人眼前一亮,但本質上不過是對DC過去那些經典故事的模仿,
可以預見的一點是,在死亡金屬這個大事件結束之後,黑化的蝙蝠俠將難以再引起讀者們的興趣,而這次大事件斯科特·施耐德有點玩過火了。
基本上對於一些理智的DC粉絲來說,狂笑蝙蝠帶來的並不是驚喜而是驚嚇,這個角色的設定比小丑更加瘋狂,但真的有人會喜歡狂笑蝙蝠這種反派嗎?
在2017年的時候,金屬大事件的成功讓所有人都看到了這個角色的潛力,很多人都認為狂笑蝙蝠早已經死去,或者他再也沒有崛起的機會。
然而在持續了整整一年的大事件「惡棍年」中,表面上是毀滅軍團和正義聯盟的對決,最後狂笑蝙蝠卻摘了桃子,因為被他們救出的女神帕配圖阿本身就沒有任何道義可言。
而現在的劇情可以說是編劇的放飛自我,也許就像阿蘭·摩爾認為的那樣,DC永遠只會過度消費角色,如果一味地迷失在金錢中,就難以創作出真正的優秀作品。
死亡金屬無疑就是這樣的產物,瘋狂中帶著無盡的黑暗,從多元宇宙級災難直接升級為全能宇宙級災難。
為了拔高狂笑蝙蝠的地位,強行定義那些曾經接近無敵的角色,比如多元宇宙現在被定義為最高維度是六維世界,只要有足夠的所謂「聯結之力」,一頭豬也能創造一個多元宇宙,這樣來看狂笑蝙蝠真的很強,而代價是曾經的那些霸主級反派卻徹底「神格不再!」
當然編劇斯科特·斯奈德在大事件「死亡金屬」中徹底放飛自我還有多個原因:
首先就是DDD的下臺,隨後就是華納大裁員導致的DC漫畫直接少了三分之一的員工,砍掉了那些根本不賺錢的部門, 而根據網絡上曾經的傳言來看,DC漫畫的利潤率比我們想像中更低,甚至主要編劇都將面臨降薪的尷尬局面。
DC宇宙的故事目前已經走入了某種「死胡同」,唯一解決這種問題的辦法就是重啟,而且5G大事件雖然已經徹底取消,但它殘留的一部分故事將和主宇宙融合在一起,或者是出版成獨立的漫畫故事。
斯科特·斯奈德接下來的目標是獨立漫畫,或者轉型網絡(電子漫畫)之類的,大家都知道網際網路一定會是漫畫行業的未來,但是脫離了實體漫畫之後,它還能保證原來的味道嗎?
或者接下來整個DC的所有漫畫都會趨近於「多元化」和「泛娛樂化」,但結果究竟如何沒人能知道。
而對於正義聯盟來說,神奇女俠制定的計劃進展順利,超人,蝙蝠俠和神奇女俠都進入了到了黑暗多元宇宙整合之後的三個世界中。
蝙蝠俠面對的是吞噬了一個多元宇宙的反監視者,超人面對的是統治了世界的達克賽德,神奇女俠降落到了至尊小超人所在的世界。
而根據編劇已經揭露的劇情,至尊小超人將會加入正義聯盟之中,幫助神奇女俠對抗狂笑蝙蝠。
這一幕可以說是讓很多DC粉絲揚眉吐氣,因為大家已經看狂笑蝙蝠不爽很長時間了,他一直在幕後默默進行的自己的計劃,每一次當危機爆發的時候,他的總會技高一籌,比蝙蝠俠的內心更加黑暗。
接下來整個DC宇宙中所有的角色都會團結在一起,包括達克賽德,反監視者,正義聯盟和毀滅軍團等等。
這一次狂笑蝙蝠還能夠逆天翻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