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慎終如始,醫院發展常抓不懈。荊州二醫緊緊圍繞「十三五」規劃目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醫院高質量發展,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質量安全為底線、以內部管理為突破、以持續發展為動力,不斷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四天五夜建成「小湯山」二醫抗疫跑出「加速度」
今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極大衝擊。疫情傳播速度之快、感染範圍之廣、防控難度之大,出人意料。尤其是疫情重災區的湖北,疫情形勢更加嚴峻。
——指揮靠前,建立防控指揮體系。疫情發生後,荊州二醫迅速啟動緊急預案,成立院長、黨委書記牽頭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一盤棋」統籌部署疫情防控工作,針對人員抽調、物資供應、隔離病房改建等關鍵問題展開討論,並形成具體方案。全院黨員幹部主動請纓,僅耗時「4天5夜」和「3天3夜」即完成季家臺、華廈眼科隔離病區改建,為救治患者贏得了寶貴時間。
——科學施治,合理調配防疫資源。在充分做好本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荊州二醫黨委書記、首席醫療專家吳國棟連夜支援洪湖,實地考察調研,提出切實可行的病房改造意見和患者收治原則;醫院從感染、重症、呼吸內科等關聯科室連夜抽調骨幹,迅速組建2個隔離病區醫護隊伍,分別進駐季家臺隔離病區、華廈眼科隔離病區;按照「一人一策」原則,創造性採用抗病毒、中醫藥等聯合治療手段科學施治,開展多學科聯合、個性化診療;醫院抽調傳染病專業優質醫護資源,選擇符合控感要求的感染一科病區,迅速組建緩衝病房接收發熱待排確需入院治療患者;在季家臺院區新建PCR實驗室,進一步提高醫院核酸檢測能力和效率,累計完成核酸檢測13660人次。
——嚴抓控感,預防院感事件發生。按照「三區兩通道」的要求改造隔離病區,不斷優化預檢分診、發熱門診接診、醫療廢物交接、患者物資交接、特檢科室檢查、消毒等各項流程,組織多期防護用品規範操作培訓,建立院感督導員巡查制度,全天分時段督導全院防護工作,有效降低醫護人員感染風險。
——主動作為,全力做好後勤保障。醫院成立保障組、搬運隊,從醫療、生活、物資保障等方面,解除一線醫護人員的後顧之憂;完成體檢1057人次,保障職工健康安全出行;協調4家酒店,為一線醫護及海南援荊醫療隊提供住宿;職工食堂全面復工,保障醫護及海南援荊醫療隊用餐安全;上門慰問79名一線人員家屬,為186名抗疫一線女職工發放特別慰問物資。
自1月29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以來,荊州二醫整合全院醫療資源,組成會診專家組,多學科聯合救治,落實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原則,與25名海南援荊醫療隊員並肩作戰,全力守護人民生命安全。發熱門診累計接診1416人次,累計收治確診及疑似患者83例全部治癒出院,並實現了四個「0」——無一例死亡病例、無一例輕症轉重症、無一例醫護人員感染、無一例出院患者復陽的目標。
防控、診療兩手抓奪取醫院發展「雙勝利」
荊州二醫始終努力在疫情防控和日常診療之間找準平衡點,合理調配現有資源,注重預檢分診、分類救治,確保非新冠肺炎患者日常就診,尤其是孕產婦、新生兒、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就診安全,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健康。
——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從季家臺隔離病房、華廈眼科隔離病房、緩衝病房成立,到3月9日83名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清零」,在這最艱難的40多天裡,該院門診接診12131人次、住院1686人次、手術472臺次、分娩157人次、透析2490人次。同時,優化發熱門診診治及預檢分診流程,落實「四個必查」,確保患者就醫安全。
結合「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要求,醫院於5月份恢復護理滿意度調查,對改善服務條款進行逐項評價,確保抗疫後醫療服務質量的回升。
醫院充分運用信息網絡技術上線掌上醫院,開展預約診療、錯峰就診;開通線上問診,為新冠肺炎患者線上問診提供救治幫助;維護銀醫通系統、PACS系統、LIS系統,控制分流各掛號、繳費窗口人流,為患者自助掛號、繳費、檢查及結果列印提供便利。
落實分級診療,引導患者科學就醫。醫院以醫聯體建設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為抓手,大力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配合臨床科室進行專科醫聯體的橫向聯繫。其中,神經診療中心在江陵沙崗、三湖、潛江運糧湖醫院進行義診、查房、坐診;泌尿外科與荊州區紀南衛生院籤訂技術合作協議;恢復省級肛腸專科、胃腸外科專家來我院坐診的常態工作。
——堅守質量安全的底線。在疫情最嚴峻時期,醫院緊急購置一批儀器設備並新開部分檢查、檢驗項目。6月,醫院下發《關於重申加強高風險擇期手術術前評估》文件,保證手術分級管理制度落實到位。通過不斷重申首診負責、三級查房、分級護理、手術分級管理、抗菌藥物分級管理、臨床用血安全等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的重要性,確保各項核心制度落實到位。
——從內部管理尋找突破口。醫院制訂大型醫用設備預防性維護維修計劃,大型醫用設備日常維修保養工作開展較好;積極對照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相關標準,力爭從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滿意度評價四個方面不斷提高醫院管理效能;正在逐步轉變管理模式,精細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運行成本合理降低,節約型醫院建設穩步推進。
——持續發展帶來強勁動力。上半年,全院發表論文19篇,其中中華級1篇、科技核心6篇、著作4本,向市科技局、市衛健委上報新冠課題3項;醫院臨床學院安排20餘名老師參與高校網絡授課;今年新增4名長江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碩導汪建成預錄取碩士1名;醫院還將與長江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共建教學實習基地,與武漢大學共建健康管理師荊州培訓基地,增強醫院的教學實力;以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建為契機,醫院建立以急診科為抓手,完善以神經診療中心、心內科、呼吸內科、ICU、放射科、檢驗科等為一體的急救體系,將院前急救與綠色通道無縫銜接,提高急重症救治水平。
於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荊州二醫院長楊學武表示,醫院將堅持「平戰結合」原則,在做好疫情防控、防汛抗洪醫療保障和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的同時,進一步完善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為人民健康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章來源:荊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