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8號颱風巴威,即將登陸遼寧省,並影響山東半島。對此,遼寧省發布了颱風二級預警,全力以赴抗擊颱風巴威。
巴威也將不經意間創造一個歷史:建國以來,唯一登陸遼寧省的一手颱風。
而在此之前,遼寧省先後經歷過了6次登陸。不過,從強度上來看,都並非嚴格意義上的「颱風」,而只是熱帶風暴(5次)和強熱帶風暴(1次,名為「海倫」)。
而這6次登陸遼寧的風暴中,也只有強熱帶風暴「海倫」是一手登陸,其他都是二手、甚至是三手登陸。
本來就只是熱帶風暴,而且是二手、三手,能量消耗殆盡,所以都沒有給遼寧省帶來特別巨大的損失。
但,這次的颱風巴威就不同了。
截至8月26日16時,巴威中心附近風力達到了驚人的14級,升級為「強颱風」。
強颱風的體量,再結合其在遼寧一手登陸,難怪遼寧省上下嚴陣以待。
其實,巴威早在12年前的2008年就出現過。只不過當時作為第18號熱帶風暴出現的巴威,卻完全沒有引起我國的關注。
這是為為什呢?
2008年熱帶風暴巴威(Tropical Storm Bavi),是2008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8個被命名的風暴,這也是其國際編號0818的由來。
「巴威」,這個名字出自越南,(越南語:Ba Vì),是指位於河內市巴維縣的「巴維山脈」,峰頂高達1281米。
按照世界氣象組織(WMO)颱風委員會1997年在香港的第30次委員會決定,亞太地區14個國家和地區分別貢獻10個具有特色的名字,編製成共有140個名字的順序表,依次「排隊」使用。
除非其中某個颱風給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將被從名單中剔除,不再使用,其命名國家或地區遞補新的名字外,否則這140個名字將被無限循環使用。
而巴威第一次在2008年亮相,中心風力僅為八級,在距日本東京1280餘公裡東南海域處北上,對日本造成的影響很小,對我國則完全無影響。
儘管本次巴威已經對我國多省份帶來了災害,但還是希望它登陸遼寧後,不要帶來太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