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報網訊本 該連接有序的路網,因為一條條「斷頭路」的存在,市民出行不得不繞遠,交通流一到這裡就擁塞,對此,不少人都有切身感受。
「斷頭路」堪稱「卡脖子路」,就以城市東部主幹道苜蓿園大街為例,在道路南延改造完成之前就長期是一條「斷頭路」。當時,從中山門外一路南下,走到光華路便「戛然而止」,要想去往江寧方向,只能「迂迴前進」。即使目前南延改造已經完成,苜蓿園大街已經連上東西貫通的應天大街,但再往南走仍然是「此路不通」。
進一步打通苜蓿園大街「南下通道」,就是我市實施斷頭路建設行動的重要工程之一。去年8月,南京正式發布《主城跨行政區斷頭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明確要用3年時間,建設全市48條跨區斷頭路。
眼下,三年計劃剛好過半,「斷頭路」建設有哪些進展,還面臨什麼問題?記者一探究竟。
目標:三年啟動實施30條道路52個項目
打開南京地圖,主城區已基本形成以「井字加外環」快速路和「經六緯十」主幹路為骨架的主城路網體系。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南京路網建設逐步從增量新建為主轉入路網織補與道路更新為主階段,打通斷頭路就是「路網織補」的重要手段。
記者了解到,由於多種原因,部分道路未按規劃一次建設到位,「規劃應當通的路沒有通」,形成了一批跨行政區的「斷頭路」。打通這些「斷頭路」是城市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市民群眾的強烈期盼。
2018年5月8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專題調研打通主城「斷頭路」工作。他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統籌協調,加大攻堅力度,儘快減少和消除主城「斷頭路」,讓城市路網更通達、市民出行更順暢。
也正是在此次調研中,張敬華強調「要加快實施打通『斷頭路』專項行動,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消滅現有的主城跨行政區『斷頭路』」。
去年6月15日,市長藍紹敏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主城跨行政區斷頭路建設行動計劃,要求,把推進斷頭路建設作為優化城市路網、方便市民出行的民生工程,服從大局,主動作為,協同推進,切實把實事辦實辦好。
書記市長「劃重點」,各區各部門快推進,「主城跨行政區斷頭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迅速制定出臺。
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行動計劃在梳理86條跨區斷頭路的基礎上,去除高速公路、幹線公路、過江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和新五區之間斷頭路,確定了列入改造計劃的48條道路,共生成83個項目(其中,紫東地區共涉及21條道路,30個項目),近三年可啟動實施30條道路52個項目(其中,能完全貫通20條道路),剩餘18條道路31個項目因暫不具備實施條件,同步開展前期研究。
進展:建成和實施項目達22個
根據三年計劃,我市啟動實施的52個項目中,2018年續建或新建25個項目,2019年新啟動實施17個項目,2020年新啟動實施10個項目。
記者在工程分布圖上看到,斷頭路建設項目分布最北的為緊鄰長江的棲霞燕恆路、北苑東路,最東的是位於仙林東部的七鄉河路,最西的為建鄴蒼山路。基本沿繞城公路環繞主城,多條斷頭路將要穿過繞城公路、秦淮新河等,貫通河西、板橋、江寧、棲霞等地。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三年計劃啟動實施的52個項目中,已建成8個,已進場施工14個,推進相對滯後的共10個項目。8個已基本按計劃建成的項目,均為列入2018年建設計劃項目。
列入2019年計劃的17個建設項目中,承天大道等3個項目已經進場施工;機場二通道北段等14個項目正在進行方案研究和前期手續辦理工作。
列入2020年計劃的10個建設項目,已要求各責任單位提前啟動方案研究等工作,龍西路二期計劃提前啟動實施。
難題:斷頭路建設必須動真碰硬
斷頭路在城建規劃業內是「難中之難」,相關專家表示,「斷頭路建設是一項很難的事,不難,路修的時候就不會斷。可以說,每一條斷頭路的背後都是一個故事,每一條斷頭路都可以寫一篇文章」。
打通「斷頭路」難在哪裡,記者現場探訪時發現,其中矛盾問題可謂種類繁多。
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在前期項目計劃編排過程中已經充分考慮了工程建設的難易程度,但在項目實際推進過程中,仍存在很大的建設難度。從目前項目推進來看,主要是四大難題:
一是工程建設涉及相關單位地塊徵收或需要下穿鐵路的,推進難度較大。
二是施工用地、文物保護等手續辦理周期較長。
三是有些工程項目建設方案和規劃線位還在調整變化中,需儘快穩定。
四是建設資金尚未落實到位。
「之所以形成斷頭路,說明在當時建設之時就面臨著這樣的矛盾問題,因為種種原因擱置下來,現在再次啟動斷頭路建設,當然必須動真碰硬」。承擔「斷頭路」建設的一位板塊負責人認為,建設斷頭路難度很大,但收效也很大,建成一段路,提升的是路網整體的通行效率,「在這一點上,我們必須要顧大局、算大帳。」
舉措:創新實幹求好「難解之解」
「說了就要算,定了就要幹,三年行動計劃是我們向群眾承諾的事,就要千方百計做到。」5月13日,市長藍紹敏專題督辦推進「斷頭路」建設工作時表示。
記者了解到,按照「千方百計」「後牆不倒」的要求,我市各區各相關部門將在推進「斷頭路」建設上,拿出「硬舉措」、按下「加速鍵」、跑出「快節奏」,特別是針對難中之難,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求好「難解之解」。
協調力度決定項目推進速度,我市將繼續加強各項工程協調推進力度,一方面,建設單位在工程建設方案研究、前期手續辦理、現場施工等方面持續加大推進力度,穩定推進工程建設;另一方面,市規劃資源、建設、交通、文保等部門加大用地、徵收、文保等方面的支持協調力度,逐個擊破重難點問題,確保工作有序開展。
規劃方案是項目開工實施的關鍵,各區各相關部門正在加緊工作,儘快穩定規劃建設方案。比如河西片區與雨花相接的牡丹江東街、新安江街、富春江東街為城市支路,該片區路網較為密集,受南河洪評影響,將結合交通流量分析,進一步論證所有支路均需跨越南河的必要性。同時,紫東地區部分道路規劃線形尚未穩定,我市將根據紫東地區整體規劃需要,優先穩定路網結構及道路規劃線形。
值得一提的是,三年行動計劃涉及的48條斷頭路中,紫東地區就佔21條。隨著紫東地區的提速發展,區域路網建設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市建委正對紫東地區的路網體系進行系統梳理,編制三年建設計劃。考慮對前期已納入斷頭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道路項目,結合片區組團發展需要,提前啟動,加快建設,通過加快仙隱南路南延、東麒路北延、馬高路北延、天佑路—捷運大道、經天路等一批片區骨幹型道路建設,積極補齊短板,提升紫東地區城市功能品質。
記者了解到,在推進斷頭路建設上,我市還醞釀建立新的工作推進機制,以機制創新推動難題破解,包括建立聯席會辦制度、掛鈎推進位度、掛牌督查制度,真正壓緊壓實責任,全力以赴推進,努力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以本文開頭提到的苜蓿園大街南延為例,根據計劃,該路段將在秦淮、江寧兩區大力協作下,從繞城公路開始,向南跨越秦淮東河,直通宏運大道,讓主城東南部地區交通出行更加順暢。
「越是難辦的事,越能考驗幹部作風、檢驗幹部的執行落實能力」,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圍繞三年行動計劃明確的項目,全力抓好推進,不折不扣完成,通過「斷頭路」建設的實際成效,不斷增強市民群眾滿意度、獲得感。
本報記者 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