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去年剛發了篇 SCI,卻被告知期刊竟被 SCI 除名。
作為一名科研狗,自認已身擋百彈,百毒不侵,再大的事情也難以讓我心生波瀾,但聽到朋友的這個消息,連滾帶爬查了自己所投的期刊,還好,只是影響因子降低了~
SCI 發表是目前科研評價體系中一項重要指標,決定了科研工作者能否順利畢業,評定職稱,到達人生巔峰。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一個期刊索引資料庫。只有當期刊被 SCI 收錄,刊內文章才會被納入 SCI。SCI 收錄的期刊每個月都會有相應的更新要是期刊被移出 SCI,期刊下所有文章也就自動移出了。
被 SCI 除名的那些期刊:
(數據來源:知乎作者 sunnymumei)
那期刊被 SCI 除名後文章還有救嗎?
當然,這種情況下,文章也並非一無是處。補救的辦法是:保留好之前的 SCI 索引列表。之後提及該論文所在期刊時,標註好該期刊「[年份] 年被 SCI 收錄」。仍然可以寫進自己的履歷。
此外,所謂「踢出」,並不是「永世不得翻身」。期刊被「踢出」的原因多種多樣,之後如果各項標準又符合 SCI 標準了,還是可以「轉正」。
畢竟期刊被 SCI 除名是屈指可數,很多小夥伴卻因不能發出高分文章夜不能寐。
在發表 SCI 的過程中,除了紮實的專業技能和熟練的使用各類科研工具之外,對於非母語的科研者,用英語撰寫科研論文是最大的挑戰, 雖然語言質量欠佳通常不是期刊拒稿的首要原因,但已經有報告認為:來自非英語國家作者的稿件與英語國家相比,遭拒稿的機率更高。
結合論文寫作中常見問題,意得輯推出科研論文寫作獨家乾貨秘籍~
4大主題,
73份秘籍,
萬名學者實戰經驗匯總,
從 0 到 1助你發表 SCI
資料匯總圖片如下:
(上下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