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概要
《昆蟲記》也叫做《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僅是一部文學巨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
【作者介紹】
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Jean-HenriCasimirFabre,1823-1915),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他用水彩繪畫的700多幅真菌圖,深受普羅旺斯詩人米斯特拉爾的讚賞及喜愛。他也為漂染業作出貢獻,曾獲得三項有關茜素的專利權。
1879年,《昆蟲記》第一卷問世。1880年,他終於有了一間實驗室,一塊荒蕪不毛但卻是矢車菊和膜翅目昆蟲鍾愛的土地,他風趣地稱之為「荒石園」。在餘生的35年中,法布爾就蟄居在荒石園,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科學札記等資料,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1915年,92歲的法布爾在他鍾愛的昆蟲陪伴下,靜靜地長眠於荒石。
【主要內容】
《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佔所有已經知曉的動物種類的5/6;並且仍有幾百萬的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法布爾在19世紀中期,於學校教課之餘,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間觀察各類昆蟲,為之定名,為之謳歌。本書主要描寫昆蟲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等生活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
①既是科普著作,同時也是文學經典
②全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
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
【作品簡評】
《昆蟲記》是一部嚴謹的科學著作,但面孔卻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深入淺出,沒有乾巴巴的學究氣,沒有學術著作的晦澀枯燥與一本正經,「沒有充滿言之無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準確地描述觀察到的事實,一點兒不多,一點兒不少。」
作者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 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蹟,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
典型事例:
1.兩隻塔藍圖拉毒蛛驚心動魄的廝殺場面;
2.螳螂捕食的情景。
啟示或感受:昆蟲也是生靈,它們與人有著絲絲縷縷的相通之處,我們人類應該與它們和諧相處,共創我們和諧的家園。
【作品價值】
作者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成果和經歷用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以人文精神統領在自然科學的龐雜實據, 蟲性,人性交融,使昆蟲世界成為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學形態,將區區小蟲的話題書寫成層次意味,全方位價值的巨製鴻篇,這樣的作品在世界上誠屬空前絕後。沒有哪位昆蟲學家具備如此高明的文學表達才能,沒有哪位作家具備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蟲學造詣。若不是有位如此頑強的法布爾,我們的世界也就永遠讀不到一部《昆蟲記》了。
【名著縮寫】
這些昆蟲全都是我的夥伴,我的親愛的小動物們,我從前和現在所熟識的朋友們,它們全都住在這裡,它們每天打獵,建築窩巢,以及養活它們的家族。而且,假如我打算移動一下住處,大山離我很近,到處都是野草莓樹、巖薔薇和石楠植物,黃蜂與蜜蜂都是喜歡聚集在那裡的。我有很多理由,使我為了鄉村而逃避都市,來到西內南,做些除雜草和灌溉萵苣的事情。(《論祖傳》)
我注視著池水中的氣泡,作了一番遐想:在許多許多年以前,陸地剛剛脫離了海洋,那時草是第一棵植物,它吐出第一口氧氣,供給生物呼吸。於是各種各樣的動物相繼出現了,而且一代一代繁衍、變化下去,一直形成今天的生物世界。我的玻璃池塘似乎在告訴我一個行星航行在沒有氧氣的空間裡的故事。(《神秘的池塘》)
我往我的玻璃池塘裡放進一些小小的水生動物,它們叫石蠶。確切地說,它們是石蠶蛾的幼蟲,平時很巧妙地隱藏在一個個枯枝做的小鞘中。 石蠶原本是生長在泥潭沼澤中的蘆葦叢裡的。在許多時候,它依附在蘆葦的斷枝上,隨蘆葦在水中漂泊。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動房子,也可以說是它旅行時隨身帶的簡易房子。(《石蠶》)
第一次被人們談到,是在過去的六七千年以前。古代埃及的農民,在春天灌溉農田的時候,常常看見一種肥肥的黑色的昆蟲從他們身邊經過,忙碌地向後推著一個圓球似的東西。他們當然很驚訝地注意到了這個奇形怪狀的旋轉物體,像今日布羅溫司的農民那樣。(《蜣螂》)
我們大多數人對於蟬的歌聲,總是不大熟悉的,因為它是住在生有洋橄欖樹的地方,但是凡讀過拉封敦的寓言的人,大概都記得蟬曾受過螞蟻的嘲笑吧。雖然拉封敦並不是談到這個故事的第一人。(《蟬》)
故事上說:整個夏天,蟬不做一點事情,只是終日唱歌,而螞蟻則忙於儲藏食物。冬天來了,蟬為飢餓所驅,只有跑到它的鄰居那裡借一些糧食。結果他遭到了難堪的待遇。(《蜣螂》)
有很多種昆蟲都非常喜歡在我們的屋子旁邊建築它們的巢穴,在這些昆蟲中最能夠引起人們興趣的,要首推那種叫舍腰蜂的動物了。泥水匠蜂的窠巢是利用硬的灰泥製做而成的。一般它的巢都圍繞在樹枝的四周。由於是灰泥組成的,所以它就能夠非常堅固地附著在上面。但是,泥水匠蜂的窠巢,只是用泥土做成的,沒有加水泥,或者是其它什麼更能讓它堅固的基礎。那麼,它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泥水匠蜂》)
在南方有一種昆蟲,與蟬一樣,很能引起人的興趣,但不怎麼出名,因為它不能唱歌。如果它也有一種鈸,它的聲譽,應比有名的音樂家要大得多,因為它在形狀上與習慣上都十分的不平常。它將是一名出色的樂手。它身上有那麼多的殺傷性很強的武器,還有那麼兇惡的捕食方法,甚至它居然要以自己的同類為食。儘管如此,螳螂也和人類是一樣的,不光有缺點和不足之處,還擁有很多自己的優點。比如,螳螂能夠建造十分精美的巢穴,這便是螳螂眾多優點中很突出的一個。(《螳螂》)
確確實實地回來了。也許是因為它們懷念著巢中的小寶貝和豐富的蜂蜜。憑藉這種強烈的本能,它們回來了。是的,這不是一種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不可解釋的本能,而這種本能正是我們人類所缺少的。(《蜜蜂》)
我急忙跑到園子裡,拉茜說得沒錯。紅螞蟻們正沿著那一條白色的石子路凱旋呢!我取了一張葉子,截走幾隻螞蟻,放到別處。這幾隻就這樣迷了路,其它的,憑著它們的記憶力順著原路回去了。這證明它們並不是像蜂那樣,直接辨認回家的方向,而是憑著對沿途景物的記憶找到回家的路的。所以即使它們出徵的路程很長,需要幾天幾夜,但只要沿途不發生變化,它們也照舊回得來。(《紅螞蟻》)
居住在草地裡的蟋蟀,差不多和蟬是一樣有名氣的。它們在有數的幾種模範式的昆蟲中,表現是相當不錯的。它之所以如此名聲在外,主要是因為它的住所,還有它出色的歌唱才華。只佔有這其中的一項,是不足以讓它們成就如此大的名氣的。一位動物故事學家拉封丹,對於它只談了簡單的幾句,仿佛並沒有注意到這種小動物的天才與名氣。(《蟋蟀》)
孔雀蛾一生中唯一的目的就是找配偶,為了這一目標,它們繼承了一種很特別的天賦:不管路途多麼遠,路上怎樣黑暗,途中有多少障礙,它總能找到它的對象。在它們的一生中大概有兩三個晚上它們可以每晚花費幾個小時去找它們的對象。如果在這期間它們找不到對象。那麼它的一生也將結束了。(《孔雀蛾》)
當我們觀察著園蛛,尤其是絲光蛛和條紋蛛的網時,我們會發現它的網並不是雜亂無章的,那些輻排得很均勻,每對相鄰的輻所交成的角都是相等的;雖然輻的數目對不同的蜘蛛而言是各不相同的,可這個規律適用於各種蜘蛛。(《蜘蛛的幾何學》)
這根線之所以要從網的中心引出是因為中心是所有的輻的出發點和連接點,每一根輻的振動,對中心都有直接的影響。一隻蟲子在網的任何一部分掙扎,都能把振動直接傳導到中央這根線上。所以蜘蛛躲在遠遠的隱蔽處,就可以從這根線上得到獵物落網的消息。這根斜線不但是一座橋梁,並且是一種信號工具,是一根電報線。(《蜘蛛的電報線》)
不久,小蟲就要嘗嘗綠色植物了。捲心菜的災難也就此開始了。它們的胃口多好啊!我從一顆最大的捲心菜上採來一大把葉子去餵我養在實驗室的一群幼蟲,可是兩個小時後,除了葉子中央粗大的葉脈之外,已經什麼都不剩了。照這樣的速度吃起來,這一片捲心菜田沒多少日子就會被吃完了。(《捲心菜毛蟲》)
在這些默默地埋頭苦幹的蜜蜂和黃蜂中間,還夾雜著一些別的蟲,那些我們稱之為寄生蟲。它們匆匆忙忙地從這個家趕到那個家,耐心地躲在門口守候著,你別以為它們是在拜訪好友,它們這些鬼鬼祟祟的行為決不是出於好意,它們是要找一個機會去犧牲別人,以便安置自己的家。(《寄生蟲》)
習題鞏固
1.《昆蟲記》中寫了不少昆蟲的生活和習性,請你列舉3個出來。
舉例:蟬在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鑽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蟋蟀善於建造巢穴,管理家務;……
2.在《昆蟲記》中,你最喜歡的昆蟲是什麼?為什麼喜歡?
我最喜歡的昆蟲是: 螳螂
喜歡的理由: 兇殘但機警,生活能力強,但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 。
3.法國有一個人耗盡了一生的精力來研究昆蟲,並專為昆蟲寫出了十卷大部頭的書,這個人是 法布爾 ;這本書是《 昆蟲記 》,這本書又譯為《 昆蟲物語 》或《 昆蟲學札記 》,被譽為「 昆蟲的史詩 」。我們學過其中的一篇課文叫做《綠色蟈蟈》。本書真實地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全書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
4.簡述《昆蟲記》的主題: 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 。
5.《昆蟲記》中昆蟲們的一舉一動,都被賦予了人的思想感情。有人說,昆蟲也是生靈,它們與人有著絲絲縷縷的相通之處。你的看法呢?
答:那是一個遠離塵囂的世界,居然也是這麼豐富多彩!人性的昆蟲們,演繹著大自然的經典故事,扮演主角。它們的一舉一動,無不被賦予人的思想情感;作為生靈,它們與人有著縷縷共通之處,讓你不得不為此驚奇、喜悅。知道我是在通過法布爾的眼睛,享受這份讀書的樂趣;而法布爾為此付出的艱苦勞動,我卻毫無體會。後人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遠眺,人類才得以智慧和進步。這些渺小的昆蟲們給我們的遠不止是趣味。
6.如你要向朋友推薦《昆蟲記》,請說說推薦的理由。
答: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觀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7.你寫出《昆蟲記》所描繪的昆蟲中你不喜歡一種動物是_____ ,理由是 。
例:狼蛛;一口就能咬到敵人致命的部位,是一招致死的殺手。
8.的視力情況在地上地下有什麼不同?
它有非常清晰的視覺。它的五隻眼睛,會告訴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麼事情發生,只要看到有誰跑來,它會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飛去。然而喧譁卻不足以驚擾它。你儘管站在它的背後講話,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就是比這種聲音更輕微,要是一隻雀兒,雖然沒有看見你,應當早已驚慌得飛走了。這鎮靜的蟬卻仍然繼續發聲,好像沒事兒人一樣。 地下,蟬當然是什麼也看不見了,它是靠觸覺完成地下的工作。
9.螂的外貌和它的性情有怎樣的反差?
螳螂常常半身直起,立在太陽灼燒的青草上,態度很莊嚴,寬闊的、輕紗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曳著,前腿形狀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禱……那種貌似真誠的態度是騙人的,高舉著的似乎是在祈禱的手臂,其實是最可怕的利刃,無論什麼東西經過它的身邊,它便立刻原形畢露,用它的兇器加以捕殺。它真是兇猛如餓虎,殘忍如妖魔,它是專食活的動物的。看來,在它溫柔的面紗下,隱藏著十分嚇人的殺氣。
10.布爾寫《昆蟲記》除了真實的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 。
11.蟲是如何攝取它的食物的?
這種螢火蟲可通過模仿其他種類螢火蟲的雌性閃光來「引誘」雄性,等雄性螢火蟲以為自己的求愛得到應答,趕來幽會時,就會被對方吃掉。
12.火蟲發的光可以調控嗎?
答:不可以。
13.火蟲是如何發光的?
答:在螢火蟲體內有一種磷化物-發光質,經發光酵素作用,會引起一連串化學反應,它發出的能量只有約1成多轉為熱能,其餘多變作光能,其光稱為冷光.
14.於螢火蟲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D )
A.螢火蟲的卵在雌螢火蟲肚子裡時就是發光的
B.兩條發光的寬帶是雌螢發育成熟的標誌
C.雌螢的光帶在交尾期如果受到強烈的驚嚇,發光會受到影響
D.無論是雌螢還是雄螢從生下來到死去都發著光
15.蟻靠什麼來指引它們回家的路?
靠視覺認路的,螞蟻還具有極強的記憶力
簡答題
1.為什麼稱法布爾是昆蟲學的荷馬?
答:因為法布爾的《昆蟲記》詳盡的描述了幾種昆蟲的習性以及他所做的實驗,可以說是昆蟲學界的權威著作,而且文學性很強,在昆蟲學界的地位差不多就是《荷馬史詩》在史學界的地位一樣。所以說法布爾是「昆蟲學的荷馬」
2.假如你要向朋友推薦《昆蟲記》,請說說推薦的理由。
答:(1)《昆蟲記》是作者對昆蟲最直觀的研究記錄,影響了無數科學家、文學家及普通大眾,其文學及科學非凡的成就受到舉世推崇。雖然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紹了昆蟲的生活習性,但行文優美,生動活潑,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和詩意,被公眾認為是跨越領域、超越年齡的不朽傳世經典!
(2)《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這部書將昆蟲世界趣味化,作供人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觀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3)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考,美術家一般的看法,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
3.在《昆蟲記》中,你最喜歡的昆蟲是什麼?為什麼喜歡?
我最喜歡的昆蟲是:螳螂。
喜歡的理由:兇殘但機警,生活能力強,但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
4.《昆蟲記》中寫了不少昆蟲的生活和習性,請你列舉幾個出來。
答:蟬在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鑽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是不知疲倦的歌唱家;蟋蟀善於建造巢穴,管理家務;蜘蛛善於捕食、織網; 狼蛛一口就能咬到敵人致命的部位,是一招致死的殺手; 螳螂外表美麗而天性兇殘,善於利用「心理戰術」制服敵人,是不折不扣的殺手; 樵葉蜂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圓葉片做巢穴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