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作為現已知能夠提供人類生存的行星,已經有了億萬年的歷史了,自誕生以來,地球上便產生了生命,那麼,現如今的地球壽命還有多久呢?而人類又能夠在地球上居住多長時間呢?答案可能會令許多人震驚。
作為太陽系中自內而外的第三顆行星,地球不管是從密度、質量、直徑還是資源空氣來說無疑是最適合人類居住了,身為人類的母星,地球表面71%都覆蓋著海水,而只有29%的面積僅供人類居住,可以說,人類對於地球母親的開發並未到達極致。由於從太空上看地球時,地球表面大部分呈現的是藍色的色彩,所以地球也往往被人們稱之為「藍色星球」,至於地球這個名字,早在古希臘時期就已經流傳下來,在西方世界中地球被當地人稱之為「大地之神」或者是「眾神之母」,有著極高的評價。雖然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只不過是一粒塵沙,但對於人類來說地球就是整片世界,畢竟,以現如今人類的科技水平還不足以支撐他們找到合適的居住星球。
而且人類對於地球的開發和探索還遠遠未到終點,不管是否有還未發現的神秘物種,還是地球的地心之謎,這些都不是現在的人類能夠揭開的面紗,只有當人類未來的科技水平達到符合的高度時,地球母親才會顯現她真實的面目。
其實對於地球壽命的研究,人類的科學家早已經做過了詳細的調查,在現如今這個被人類破壞得滿目滄桑的「藍色星球」中,還僅存著很長的生存壽命。據人類的高級計算機與模擬器觀察,地球還能夠存活至少20億年的時間,雖然與曾經生存過的歲月相比,依然顯得微不足道,但對於人類來說,這些居住時間已經足夠他們發展科技來尋找更適宜他們生存的行星。當然,在這20億年中,地球依然還是人類的主戰場,離開了地球的人類還是無法獨自生存,要想不在20億年後遭到滅頂之災,就必須在廣袤無際的宇宙中尋找第二顆「地球」,才能有一線生機。
但令人遺憾的是,這只是地球自然發展下的僅存壽命,如果再加上資源的消耗量,情況就不會這麼樂觀了。以人類現如今的資源,根本不可能堅持20億年,即便是在全面推廣了綠色能源後,人類與地球的真實壽命也長不了哪去,別說等到地球壽命耗盡,人類就因為自身的矛盾與所能使用的資源消耗完畢而滅亡。所以說,人類要想與地球共存下去,就必須同地球共存亡,節省資源,減少自身所不必要的麻煩與矛盾,這樣才或許能夠使自己的祖孫後代真正的找到全新適宜居住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