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黃工
素材來源:網絡
通信行業的設備一般使用-48V直流供電,正極接地,這是為什麼呢?
一、歷史原因
在固定電話時代,每家每戶的電話機是由電信局局端供電的。
由於電信局與家庭裡的電話機之間的距離比較遠,為了保證一定的服務範圍,局端交換機的電源電壓不能過低,所以採用了-48V電源。
比較一下一些小交換機設備,由於交換機和電話機之間的距離較近,一般採用-24V電源,不用-48V電源,這就明白了。
隨著技術不斷進步,電話機從手搖磁石式發展到程控電話,在發展過程中,為了一代一代兼容早期設備,降低成本,所以-48V電源一直用到現在。
電話局蓄電池組-48V或-24V是正極接地,其原因是減少由於繼電器或電纜金屬外皮絕緣不良時產生的電蝕作用,使繼電器和電纜金屬外皮受到損壞。
因為在電蝕時,金屬離子在化學反應下是由正極向負極移動的。繼電器線圈和鐵芯之間的絕緣不良,就有小電流流過,電池組負極接地時,線圈的導線有可能蝕斷。
反之,如電池組正極接地,雖然鐵芯也會受到電蝕,但線圈的導線不會腐蝕,鐵芯的質量較大,不會招致可察覺的後果。正極接地也可以使外線電纜的芯線在絕緣不良時免受腐蝕。
三、安全和成本考慮
36V是安全電壓,超過太多不安全。
另外,電壓也不能太低,如果太低,相同功率的負載其線路上的電流過大,要選擇較粗的電源線,投資大,線路壓降損失大。
比如5G基站,由於AAU功耗增加,若依然採用-48V,電流更大,線損更大,傳輸距離更短,無法滿足一些AAU拉遠場景,只能更換更大線徑的線纜,但這會增加成本以及鐵塔的負重,為此將電壓適當提高(比如-57V),以降低建設成本,加快建設步伐。
四、其他原因
為了統一規範;
早期通信可用大地作迴路,節約線材;
可以有效避免雜音及其他幹擾;
免責聲明:本文素材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聯繫刪除。
長按前往圖中包含的公眾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