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經常有在電視裡看到這麼一幕,刑偵人員在犯罪現場找到了幾根頭髮,通過DNA鑑定和調查,判斷誰誰誰是兇手。
隨著各種刑偵片的流行,使用DNA調查案件的方式也走進大眾們的視野。很多時候發現屍骨卻無法判定死者身份時,很多人都會說,做DNA鑑定不是就可以了。
但是,DNA真的這麼無所不能嗎?
01
DNA鑑定真的無所不能?
電視劇裡動輒動用全套尖端科技裝備,把DNA鑑定打造成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萬能鑰匙」。這種電視劇看多了就會自然而然地認為,只要有一縷頭髮、一滴血跡、一小塊屍骨,就能夠通過可攜式機器將其遺傳基因提取出來,並即刻明確當事人的身份。
首先,從骨骼中提取遺傳基因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快,而且想要從地下挖掘到的歷史久遠的遺骨中提取DNA以判斷身份,是更加具有難度的。
因為DNA不像身份證號碼,具有固定的比對系統,所以只憑DNA分析結果很難判定身份,必須有能夠進行比對的樣本。
除非此人生前將自己的DNA上傳到失蹤者DNA資料庫,但這種可能性極低,更不要說20世紀80年代之前那些無法通過DNA鑑定確定身份的年代了。
但我們也不是全無辦法,想要確認失蹤者或嫌犯身份,可以用其親屬的DNA進行比對,這也為警方辦案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但說回影視劇中將DNA鑑定作為萬能工具的情節,可能只是為了增強趣味性而編寫的橋段。
如果能有效提取DNA確認身份當然是最準確快捷的方法。那麼,除了DNA,還有其他什麼方法可以幫助確認身份?
02
人體的指紋——鎖骨
骨骼也可以「訴說」身份信息。比如說鎖骨在鑑定死者身份時也具有重要作用,不僅能通過鎖骨判斷年齡,還能通過一些手段確認死者身份。
鎖骨是我們身體中最早開始形成,最晚完成連接的骨骼。還沒有完全發育的青少年的左右鎖骨之間有一塊相當於5角硬幣大小的小塊骨還沒有連接,這塊骨要在過了25歲之後,才會完全與鎖骨連接,也正因為此,才可以通過鎖骨來判斷年齡。
而且鎖骨就像指紋一樣是人體獨一無二的特徵,每個人的鎖骨也各不相同。與其他骨頭不同,鎖骨的骨密度和形態幾乎是終生不變的,在加上鎖骨本身是無法運動的,每個人年輕時與年老後的鎖骨形態也基本沒有差別。
由於鎖骨位於人體的最前方,所以拍X射線胸片時不會被其他骨骼或肌肉遮擋,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輪廓。因此,發現失蹤者遺骨時,如果能夠與其生前拍攝的X射線胸部照片進行對比,就能夠通過鎖骨鑑定身份。但是仍然跟DNA比對一樣,不是所有人生前都會去拍X射線胸部照片。
03
能夠判斷人種的骨—顴骨
想要判斷人種,在一定程度上則可以根據顴骨。兩側顴骨凸起是亞洲人的典型特徵,面部是我們全身中受環境影響最小的部位。手臂、腿部以及全身的體型可以通過肌肉鍛鍊增大,頭部形狀也會因年幼時仰臥或側臥的睡姿而發生改變,但面部卻不會因此而變化。無論做怎樣的面部運動,低鼻梁也不會變高,單眼皮也不會變成雙眼皮。
由於顴骨存在這種特徵,人們通常通過顴骨區分人種。美國田納西大學法醫人類學研究所的威廉·巴斯教授在他關於人類骨骼研究的著作中,講述了通過人類骨骼區分人種的方法:把鉛筆水平放在鼻孔下,鉛筆和顴骨之間可以輕鬆伸進一根手指的就是白種人,否則就是亞洲人種。
雖然巴斯教授提出的區分人種的方法過於簡單,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確實說明亞洲人種的顴骨與白種人的相比更向兩側凸出。
科技改變生活,科學改變命運。DNA鑑定技術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已經為人類帶來了種種便利的它必定會走的更遠。
相信隨著生物科學的不斷發展,生物技術將在更多領域、更多方面有著更加廣闊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