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可穿戴設備日漸洶湧的趨勢,適合這類產品的屏幕卻成為短板。眼下,這個問題或可得到解決。
日前,三星先進技術研究院與韓國成均館大學聯合宣布,它們已經合成一種能在更大尺度內保持導電性的石墨烯晶體。三星表示,這是一種可以用在柔性顯示屏和可穿戴設備上的屏幕顯示技術。
這兩年,曲面屏或者柔性屏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尤其曲面屏已經被三星和LG用在了智慧型手機和電視屏幕上。儘管是曲面屏,但是跟業內期待的可摺疊的柔性屏技術還有著不小的差距,用業內人士的話說,這叫「為了彎曲而彎曲」。
三星GALAXY Gear 2智能手錶
石墨烯原子結構(圖:百度百科)
而此次三星宣布其在石墨烯顯示技術上的突破,不僅可以解決很多手機屏幕上的技術難題,同時還可以讓智能穿戴設備的屏幕獲得滿足。為什麼這麼說呢?還是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石墨烯吧。
什麼是石墨烯?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軌道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個碳原子厚度的二維納米材料,是最有可能引發新一輪電子科技領域革命的材料。
sp2雜化碳質材料基本組成單元圖(圖:百度百科)
關於石墨烯,我們需要知道的它的幾點特質是:
1、是目前世界上最薄卻也是最堅硬的納米材料,比鑽石還堅硬,其強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鋼鐵還要高出100倍;
2、它的透光率極好,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
3、其最大的特性是其中電子的運動速度達到了光速的1/300,遠超電子在一般導體中的運動速度;
4、是世界上電阻率最小的材料,導熱係數高達5300 W/m·K,常溫下其電子遷移率超過15000 cm²/V·s,而電阻率只約10-6 Ω·cm;
5、結構非常穩定,各碳原子之間的連接非常柔韌,當施加外部機械力時,碳原子面就彎曲變形,從而使碳原子不必重新排列來適應外力,也就保持了結構穩定,使碳原子具有優秀的導電性。
單層石墨烯及其派生物示意圖(圖:百度百科)
目前常見的石墨烯材料的製備方法有機械剝離法、化學氧化法、晶體外延生長法、化學氣相沉積法、有機合成法和碳納米管剝離法等。如果沒有猜錯的話,三星和成均館大學採用的是化學氣相沉積法(CVD),這種方法可製備出高質量、大面積的石墨烯,但成本較高,工藝複雜。
石墨烯最早是在2004年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海姆教授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通過一種很簡單的方法從石墨薄片中剝離出來的,二人也由此榮獲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而科技巨頭三星、諾基亞和IBM也在加強這一領域的研究。
成就和應用前景
石墨烯技術的未來可以說,一片光明。
目前,已知的、讓我們感興趣的成就包括:
1、最小最快的電晶體誕生。2011年4月7日,IBM向媒體展示了其最快的石墨烯電晶體,該產品每秒能執行1550億個循環操作,比之前的試驗用電晶體快50%。這是IBM承接的美國國防部的一個項目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研發可用於軍用的高性能無線電頻率電晶體;
2、全球最小光學調製器。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華裔科學家使用石墨烯研製出了一款光學調製器,這個只有頭髮絲四百分之一細的傢伙具備高速信號傳輸能力,有望將網際網路速度提高10000倍,這也意味著1秒鐘內可下載完一部高清電影;
3、首款手機用石墨烯電容觸控螢幕研製成功。2012年1月8日,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對外宣布,全球首款手機用石墨烯電容觸控螢幕研製成功,為國內首創,這也意味著石墨烯在觸控螢幕上的應用可以從實驗室走向商用(編者按:中國在石墨烯技術研發方面比較領先,中國科學家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兩位諾獎得主長期合作);
4、2012年8月,諾基亞的研發部門已經在著手研究石墨烯光電傳感器,並且已經在美國專利和商標局註冊了一項專利。根據專利描述,石墨烯光電傳感器通過多層探測和放大層被互相疊放,以此來吸收和過濾相應顏色的光(不知道是不是用在諾基亞牛B的手機攝像頭上)。
諾基亞石墨烯光電傳感器原理(圖:百度百科)
由於石墨烯具備柔韌性、導電性和導熱性等特點,它的應用領域十分寬泛,不僅適合用來製造透明觸控螢幕、液晶顯示、有機光伏電池、有機發光二極體等,甚至還可以用在製造防彈衣、航空航天材料,並有可能成為矽的替代品,用來製造用在超級計算機上的超微型電晶體。
為何適合可穿戴
可穿戴設備作為目前科技產品中最炙手可熱的新寵受到追捧。無論是華爾街的分析師,還是谷歌、三星、英特爾等科技巨頭,都把可穿戴設備作為下一個科技革命。而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智慧型手機的高增長時代或宣告結束,工信部報告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出貨量為1億部,同比下降24.7%。而可穿戴設備也成為最有可能取代手機地位的科技產品。
柔性屏幕
目前發布的品類最多的可穿戴設備無疑是智能手錶和智能手環。這類設備十分愛慕我們的手腕,這也對它們的外觀設計提出了要求,就是此類可穿戴設備的屏幕也需要是彎曲的,而目前市面上很多智能穿戴設備的屏幕依然是平面型的,和我們的手腕不能很好貼合。
三星於去年CES上展示的柔性屏(圖:CNET美國)
石墨烯的機械強度和柔韌性都比常用材料氧化銦錫更好,氧化銦錫脆度較高,比較容易損毀。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法,可以製成大面積、連續、透明、高電導率的少層石墨烯薄膜,並得到高達1.71%的能量轉換效率;與用氧化銦錫材料製成的元件相比,大約為其能量轉換效率的55.2%,這顯然讓石墨烯成為可穿戴設備屏顯技術的最佳選擇。
另外,石墨烯材料不僅具有很好的柔韌性、比鑽石還硬的特質,並具備超高透光率和電子遷移率,這可以讓它既適用於手腕上的觸控,同時又增強了屏幕的抗損能力(畢竟我們的手總是喜歡惹是生非,一不小心就會跟其它物體接觸,手腕自然也毫不例外)。
三星於去年CES上展示的柔性屏(圖:CNET美國)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在石墨烯顯示技術目前還不適用於大屏幕的情況下,讓它關注2英寸以下屏幕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而目前絕大多數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屏幕都在2英寸以下。同時,石墨烯屏幕的成本並不高。
柔性電池
從去年推出的曲面屏智慧型手機到目前推出的智能手錶、智能手環,電池作為其中的「大件兒」,續航能力且先不說,卻非要表現出掰不彎的直男形象,這是硬傷。
美國西北大學和伊利諾伊大學共同研發的柔性鋰電池(圖:驅動之家)
而我們通過前文了解到,石墨烯不僅可以用在屏幕上,還可以用在電池技術方面。而作者認為,柔性電池技術瓶頸或就此突破,走上一條想彎就彎的康莊大道。
超臣總結:
石墨烯技術如果未來應用在可穿戴設備上,將迎刃而解很多技術難題:坐等1年以上的續航能力,可根據手腕粗細調節弧度的柔性曲面屏,加上照顧你身體各種機能的健康APP應用……即使不能像萌叔韓磊唱得那樣《再活五百年》,至少有了這種小保姆型的可穿戴設備,能夠隨時督促我們日常多鍛鍊、多關注身體健康是一定的。我們也期待石墨烯技術儘快走入商用,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軌道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是最有可能引發新一輪電子科技領域革命的材料。目前,三星品牌宣布在這一技術上有所突破。
蘆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