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承擔的國家重大儀器研製項目(部門推薦) 「多波段脈衝單自旋磁共振譜儀研製」結題驗收會在合肥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相關負責人、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相關負責人、項目驗收專家組、項目監理組、技術驗收組、財務驗收組、檔案驗收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相關負責人、項目組全體成員等50餘人參加了驗收會。驗收會由基金委數理學部副主任董國軒主持。
項目驗收專家組由14位專家組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房建成院士和中科院微電子所劉明院士分別擔任驗收專家組組長和副組長。專家組首先聽取了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杜江峰院士關於「多波段脈衝單自旋磁共振譜儀研製」項目研製情況的報告。杜江峰院士帶領項目組歷時5年時間,實現了國際上首套多波段脈衝單自旋磁共振譜儀,包括多波段複合磁共振系統、微波與射頻系統、光學共聚焦系統以及控制臺系統等關鍵系統。該譜儀實現了單核自旋量子態的探測,能夠直接測量原子尺度上單個物質單元的組成、結構及動力學性質,獲取被系綜統計平均掩蓋的個體單元獨特信息,在單量子水平上更本質理解物質的結構與性質,因此在物理、信息、生物等多學科前沿領域獲得重要應用。項目執行期間,採取「邊研製邊科研」的思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譬如在室溫大氣條件下獲得了世界上首張單蛋白質分子的磁共振譜,被《科學》雜誌選為當期亮點並配以專文報導,被評價為「是通往活體細胞中單蛋白質分子實時成像的裡程碑」。項目組發表SCI論文67篇,其中包括Science 2篇,Nature 1篇、Nature子刊8篇和PRL15篇。相關科研進展獲得2015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和2015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通過該項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形成了一支年輕有活力的磁共振科學儀器研製團隊。
驗收專家組還聽取了監理組報告、技術測試驗收報告、財務驗收報告、檔案驗收報告,其中項目技術測試、財務驗收、檔案驗收是5月10日由基金委組織專家先期完成的。隨後,驗收專家組和基金委相關領導一起現場考察了儀器設備運行情況。專家組對項目研製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一致認為項目組全面完成了項目工作,取得了突出進展。
驗收會由基金委副主任謝心澄院士帶隊,參加驗收會的還有計劃局項目處謝煥瑛處長、數理科學部物理科學一處倪培根副處長,中國科學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副局長曹凝,項目依託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朱長飛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