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一為宣威漲臉的特大喜訊,全球首條液態金屬印表機生產線在宣威投產
全球首條液態金屬印表機生產線在雲南宣威市投產 2018-07-21 08:15:49 來源:雲南日報7月20日下午,全球首條液態金屬印表機生產線在雲南曲靖宣威正式投產運行。至此,液態金屬由研發正式進入市場應用。
-
宣威打造「中國液態金屬谷」
3D筆生產線。「液態金屬先進技術符合當前發展的趨勢,也符合工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這一趨勢。」雲南科威液態金屬谷研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文志說,通過新技術來引領未來,科技引領未來,科技引領生活。液態金屬電子電路印表機、液態金屬手寫筆、液態金屬3D等項目,已經取得一些市場,同時也實現一些收益。
-
綜藝光伏26MW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投產
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建設,綜藝股份(600770)旗下江蘇綜藝光伏有限公司首條年產能為26MW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於12月29日正式投產,這表明綜藝股份的太陽能產業之路邁出了卓有成效的一步。
-
我國首條金屬濺射膜壓敏晶片生產線有望10月在瀏陽高新區建成投產
「奮戰100天,高質量完成淨化車間的施工建設,啟動生產線設備安裝調試。我國首條自主研發的金屬濺射膜壓敏晶片生產線,有望在10月份竣工投產。」 6月中旬,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南師範大學理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國秋說到。
-
北京首條MEMS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
北京首條MEMS晶片生產線正式投產!什麼是MEMS?首條MEMS晶片生產線投產將為北京帶來什麼?隨著5G、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新型智慧城市深度應用的發展,MEMS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首條MEMS晶片生產線的投產,不僅能帶動經開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上下遊各方合力攻克自主技術難關,還將促進前沿科技成果轉化,助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對北京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高地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
中國企業投產鈣鈦礦光伏電池生產線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浙江省衢州市相關部門了解到,由杭州纖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鈣鈦礦生產線在浙江衢州正式投產,預計2020年計劃產量將超過20萬平方米光伏發電玻璃。業內人士認為,這標誌著鈣鈦礦光伏電池技術從研發走向量產,推進該項技術的大規模工業化應用。 鈣鈦礦光伏電池是一種新型人工合成的光伏材料,具有非常優異的光電轉化率,原料豐富、成本低廉、生產環保,成為廣受關注的熱門研究領域。鈣鈦礦材料可以製作成非常輕薄柔軟的太陽能電池,安裝在汽車、手機、屋頂、玻璃幕牆上等。
-
【人民網】首屆「液態金屬」論壇在宣威舉行 已建成世界首條油墨...
「宣威液態金屬產業,從世界範圍看都具有開創性,即將引發一場新材料應用技術革命,已建成了世界首條液態金屬電子油墨生產線、世界首條液態金屬電子手寫筆生產線、國內首條液態金屬導熱膏生產線、國內首條液態金屬導熱片生產線。」
-
國內首條全氧燃燒超白高透光伏玻璃生產線投運 氮氧化物排放減少7成
人民網合肥4月27日電(汪瑞華)全氧燃燒、低碳低氮、1窯5線……今天下午,中建材(合肥)新能源有限公司超白高透光伏玻璃生產線正式竣工投產。據了解,該生產線系國內首條全球最大的全氧燃燒超白高透光伏玻璃生產線,與過去傳統的空氣助燃相比較,至少可減少70%以上的氮氧化物排放,真正達到清潔生產的標準。
-
中國首條大面積"發電玻璃"產線投產 每塊上千元
經過8年的研發,我國首條大面積「發電玻璃」生產線4月17日在成都市雙流區投產。這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線,可生產單片1.92平方米的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光伏組件。業界認為,碲化鎘太陽能「發電玻璃」有弱光性好、適用於建築外牆等特點,在光伏建築一體化、軍民融合產業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前景。這是中國建材多功能化的重大進展,填補了我國沒有規模化碲化鎘「發電玻璃」生產線的技術空白。中科院院士褚君浩認為,玻璃基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實現了傳統玻璃與新材料的有機結合,為大規模光伏建築一體化的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
首條兩岸合資TFT—LTPS生產線崑山投產
,這是中國大陸首條全製程低溫多晶矽液晶面板生產線。 當天正式投產的首期項目總投資19.22億美元,月產低溫多晶矽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面板2.5萬片,二期項目生產線的月產能3.5萬片。 友達光電崑山項目於2010年4月啟動建設,原計劃布局8.5代線TFT-LCD面板生產線,是大陸首條經由國家發改委批准建設的高世代TFT-LCD生產線項目。2014年11月,經江蘇省發改委批准,友達崑山項目改為第6代LTPS TFT-LCD(低溫多晶矽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面板)生產線。
-
國內首條浮法微晶玻璃生產線在宜豐投產
本報宜豐訊(通訊員劉周星、聶洪輝)近日,國內首條浮法微晶玻璃生產線在宜豐鼎盛玻璃實業有限公司正式投產,這種以浮法工藝生產微晶玻璃的技術填補了行業空白,而且產品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2015年,宜豐鼎盛玻璃實業有限公司與武漢大學合作,開始各種關鍵技術的開發研究及新品試產。
-
國內首條液氦生產線近日即將投產
近日,依託中科院理化所技術,由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與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縣現場通過技術成果鑑定,國內首條液氦生產線即將實現投產。
-
義烏首個光伏組件項目,全面投產!
日前,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義烏生產基地二期舉行210高效組件下線儀式 隨著義烏基地管理層團隊在第一塊下線組件上簽字,慶祝Titan系列組件新產線啟動,這意味著東方日升義烏基地二期項目正式投產
-
信利(仁壽)第5代TFT-LCD高端顯示器項目首條模組生產線投產
信利(仁壽)第5代TFT-LCD高端顯示器項目首條模組生產線投產 作者:51Touch時間:2018-12-29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
國內首條AWG晶圓生產線在保靖縣建成投產
11月9日,記者在位於保靖縣的「湘西光谷」採訪時,新中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晶園生產的廠長李順程告訴記者,經過一個月的試生產,該公司已成功生產出PLC晶圓,並即將進行全面生產,屆時AWG晶園也將投產。這條生產線的建成投產,填補了國內光纖產品的一項空白。 新中合是保靖縣海歸博士陳波領銜組建的光無源器件高新科技企業。
-
首條生產線投產 石墨稀萬億市場啟動
寧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千噸級石墨烯生產線項目首期工程——年產300噸石墨烯規模生產線日前在慈谿市慈東濱海區正式落成投產。
-
中國企業投產鈣鈦礦光伏電池生產線 推進該項技術的大規模工業化應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日前從浙江省衢州市相關部門了解到,由杭州纖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鈣鈦礦生產線在浙江衢州正式投產,預計2020年計劃產量將超過20萬平方米光伏發電玻璃。業內人士認為,這標誌著鈣鈦礦光伏電池技術從研發走向量產,推進該項技術的大規模工業化應用。鈣鈦礦光伏電池是一種新型人工合成的光伏材料,具有非常優異的光電轉化率,原料豐富、成本低廉、生產環保,成為廣受關注的熱門研究領域。鈣鈦礦材料可以製作成非常輕薄柔軟的太陽能電池,安裝在汽車、手機、屋頂、玻璃幕牆上等。
-
「很好用」的液態金屬走進生活
近期,雲南省曲靖市57歲的唐女士左小腿踝關節粉碎性骨折,醫生為她實施手術後,沒有使用傳統的石膏,而是用液態金屬製作的骨科外固定支具(又稱「外骨骼」)為她固定。唐女士第一次知曉了液態金屬,也是第一批親密「接觸」液態金屬的患者之一,並被它的神奇折服。 這是液態金屬在醫學領域從理論到實踐的一次突破。
-
世界首條高倍聚光光伏發電系統實現產能
21日,中美合資日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高倍聚光光伏產業化項目一期投產暨二期開工儀式在中國首個億噸級煤電基地——安徽淮南舉行。據了解,該項目的一期投產標誌著設計為年產高倍聚光光伏發電系統及組件達200MW的世界上第一條高倍聚光光伏發電系統及組件自動化生產線已初步形成產能。
-
國內首條電磁常導型醫用磁共振生產線在保定投產
6輛載著由河北惠仁醫療設備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磁共振設備的貨櫃車日前啟程,奔赴醫院和體檢機構,這標誌著國內首條電磁常導型磁共振生產線在保定市竣工投產。 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70%市場份額被國外品牌壟斷,磁共振等高性能產品查費用動輒數千元,國產設備的缺席成為百姓看病貴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惠仁公司建設的國內首條電磁常導型醫用磁共振生產線首批產品成功下線,能為醫院節省50%以上的設備支出,直接降低患者檢測費用,對打破國外品牌壟斷,拉低磁共振市場門檻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