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可能患白內障 如何選擇治療時機

2021-01-09 財新

  【財新網】(記者 劉佳英 實習記者 王一妃)就像人老了會長皺紋,大多數老年人的視覺功能也會隨年齡增長而衰退,逐漸發展為白內障等常見眼部疾病。醫學界普遍認為,如果人活得夠長,白內障的發生率幾乎是100%,且一般年紀越大,罹患白內障的風險越高。

  近日,莎普愛思涉嫌誇大療效一事,受到公眾廣泛關注。過去三年間,這款聲稱能預防、治療白內障的「神藥」,至少為其公司帶來了十億元以上的營業收入,暴露出公眾對白內障這一疾病的認識不足。

  據世衛組織統計,全球2.85億視力受損人群中,近三成患有白內障而沒有做手術。來自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的數據顯示,中國60-89歲老年人中,白內障發病率高達80%,9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可達90%以上,足見白內障在老年人中的高發病率。

  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據國家衛生計生委預測,到202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佔總人口17.8%,屆時白內障患者的人數可能更為龐大。也就是說,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只要家裡有老人或平時能接觸到老人,就有可能遇到白內障患者。

白內障可致盲

  常見白內障多發生於中、老年人群,且與人體機能自然老化有關。

  在人體眼睛構造中,存在一種類似相機鏡頭的雙凸面透明組織,由水和蛋白質構成,其學名叫晶狀體。就像光線需透過鏡頭聚焦,才能到達相機底片成像一樣,眼睛要靠晶狀體及周邊肌肉調節,才能聚焦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影像,使人看清周遭或遠或近的事物。

  愛爾眼科教授李紹偉告訴財新記者,當人只有一二十歲的時候,晶狀體「非常清澈」,隨年齡增長,晶狀體以不易察覺的速度和程度逐漸變黃、變混濁,蛋白質逐漸變性,直到七八十歲以後,光線無法順暢透過晶狀體到達視網膜,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白內障。

  但更具體的發病機理,還待科學界進一步研究。除與年齡相關外,日照、射線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患白內障的風險。比如吹玻璃工人或鍛鐵、煉鋼工人,長期受紅外線反覆照射,容易引起晶狀體、視網膜受損,故該白內障類型又被稱為「吹玻璃工人白內障」。

  在西藏、新疆等日照時間較長的地區,據和睦家醫院眼科主任王蘭介紹稱,其白內障患病率比其他地方要高。海南靠近赤道,紫外線輻射量較大,也是白內障的高發地區。此外還有先天性白內障、外傷性白內障等類型。

  一般情況下,王蘭表示,白內障多表現為視力下降,看東西就「像隔了一層塑料布」,嚴重者甚至會失明。據世衛組織統計,全球3900萬盲人中,白內障、青光眼、黃斑病變是導致盲症的最主要原因。中國約有一半盲人,系由白內障引起。

  歷許多著名畫家、攝影家都曾受白內障困擾,比如被譽為「光的追尋者」的法國畫家莫奈、美國印象主義畫家卡塞特等。美國史丹福大學眼科學教授麥可·馬莫爾在2007年發表於《眼科學文獻》上的一項研究中指出,莫奈後期畫作之所以朦朧模糊,多使用濃重色彩,部分原因可能在於白內障影響了畫家的色彩感受力。

如何選擇幹預時機

  王蘭告訴財新記者,早期白內障患者症狀較輕微,視力下降程度不大,晶狀體混濁不嚴重。若疾病還未影響到患者正常工作、生活,醫生一般會建議患者先觀察,期間無需藥物治療,但應定期做眼部檢查。

  王蘭表示,一般患者只要得了白內障,視力就會走下坡路,只是進展快慢因人而異。如果老年人定期檢查,一來可及時發現常見的其他眼部疾病,二來也可在白內障已影響到患者生活時,一般視力達到0.5以下,及時開展手術。

  目前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唯一有效方法。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晶狀體混濁程度、視力下降程度,已影響到白內障患者正常工作、生活,醫生會建議患者做白內障去除手術,再植入人工晶體。更具體的手術時機因人而異。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眼科主任崔紅平對財新記者表示,以往教科書把視力下降到0.3作為實行白內障手術的標準,後來改為下降到0.5,但實際操作中要結合患者自身情況。「因為有的人視力到0.5,就不好開車了」,「每個人對視力的要求不一樣」。

  李紹偉則表示,以前白內障手術還不夠成熟,民間有白內障長熟了即晶狀體已經非常混濁,才能做手術的說法。但現在手術發展已經很成熟,當白內障已經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就可以做手術。等白內障發展到晚期已經非常硬的時候再治療,有些手術需要的能量更多,可能造成眼組織更多創傷。

  李紹偉進一步解釋稱,晶狀體主要由水和蛋白質構成,外部被囊膜包裹,不和外界血液接觸,當白內障發展到晚期時,晶狀體可能會膨脹,導致晶體內蛋白分子外溢至囊膜外,引起青光眼、葡萄膜炎症等併發症。這時治療起來往往比較複雜,效果更差。

「麵包手術」何來

  白內障手術曾歷經多次演變,至今已成為效果較為穩定的眼科手術之一。在臺灣,白內障手術甚至被稱為「麵包手術」,意指每個眼科醫生都需掌握的手術。

  中醫較早的白內障手術,可追溯到數千年前的針撥術。18世紀至19世紀,手術顯微鏡的應用、角膜縫合技術的發展,逐漸令白內障手術發展到新階段,而後人工晶體的發明,又直接促成了白內障手術質的飛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飛行員眼中濺入座艙蓋碎片,卻沒有引起持續的炎症反應,這令醫學、科學家們想到,可利用高分子有機材料製成人工晶體,代替人眼內已經混濁的晶狀體。這奠定了現代白內障手術的基礎。

  現有的人工晶體分很多種,常見單焦點型、多焦點型、散光型。李紹偉介紹稱,單焦點型「看遠處沒有問題」,但近距離視物,「看字看不清楚」,需佩戴200度至300度的眼鏡。多焦點型近視、遠視都可以。還有些人工晶體可過濾紫外線和部分藍光。

  白內障手術方式則大致分兩種,一種是相對傳統的囊外摘除術,另一種是正在普及並已佔據主流的超聲乳化術。據王蘭介紹,前者需在角膜上方做7mm-8mm的切口,把混濁的晶狀體核撈出來,吸出殘留皮質,植入人工晶體,再縫上角膜傷口。後者切口一般在2mm-3mm,原理是利用超聲波粉碎晶狀體,再把粉碎部分吸出來,植入人工晶體。

  與白內障囊外摘除術相比,王蘭表示,超聲乳化術造成的切口更小,且不需縫合,對眼睛其他組織的傷害也更小。上世紀90年代,完成一例白內障手術大概要一個小時,但現在由熟練醫生做普通白內障手術,一般只需幾分鐘。

  白內障手術術後恢復也很快。王蘭介紹稱,大部分白內障患者,做完手術一兩天內可恢復視力,正常看電視、看書,術後只需使用抗生素、激素等普通藥物預防術後感染、炎症的發生。而白內障手術全部併發症加起來的發生率,大概只有百分之幾。

特效藥待突破

  然而,畢竟任何手術都有風險。儘管白內障手術已經比較成熟,藥物治療仍是科學界試圖實現的突破。

  2015年7月,由張康等於《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晶狀體原本由緊密排列的蛋白組成,但如果這種結構受其他因素影響呈現紊亂和異常聚集狀態,晶狀體就會變得混濁,而羊毛甾醇對蛋白聚集有一定的調控作用,這或許會成為白內障藥物研發的突破口。

  但上述發現目前尚處於研究階段。王蘭也認為,距離真正有效的白內障藥物上市,估計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除莎普愛思滴眼液外,網上還常見維生素C等能治癒白內障的信息。但作為較早質疑莎普愛思滴眼液的眼科醫生,崔紅平表示,「誰不想滴一滴眼藥水就能好」,可事實上很多聲稱能抑制白內障的藥物只起安慰作用。維生素C等類似的抗氧化藥物,理論上對包括白內障在內的許多疾病可能有一些延緩效果,但對白內障的效果是不確定的。

  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見財新網報導:

  白內障「神藥」巨額銷量背後:中國手術患者比率不及印度一半

  莎普愛思緊急停牌 食藥總局要求啟動臨床有效性試驗

  食藥總局:莎普愛思滴眼液廠家三年內上報療效評價結果

  莎普愛思滴眼藥屢受質疑 「神藥」難替代手術

  莎普愛思虛假宣傳爭議調查 毛利率95%廣告費遠超同行

相關焦點

  • 貓貓白內障有什麼症狀?寵物貓咪患白內障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白內障就是指晶狀體的不正常的混濁,或組織的雲霧狀的改變,阻止了光線到達視網膜.白內障可以在一個眼發生,也可以同時兩眼發生,很多的病例都會導致失明.在某些病例可能發生的非常快.白內障有很多種外觀,從小的點狀的到象碎冰塊狀,雲霧狀,珍珠狀光澤的,或白色蒸汽狀.白內障可能從一小點發展為整個晶體.這一發展進程很難預測,有的很快,有的很慢。
  • 6個症狀提示您,可能患上了白內障!
    在2018年屈光性白內障手術進展國際會議上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60歲-89歲人群白內障發病率約為80%;90歲以上人群病發率高達90%以上。而且最關鍵的是,在我國眼病致盲的原因中,白內障佔比特別高,是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殺手! 白內障目前仍無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手術是當下有效的治療手段。
  • 白內障是一種什麼疾病?患上這種疾病後,治療的方法有哪些?
    導語:現在患上白內障,要是不能及時的處理是會導致出現眼盲的後果的,因為現在手機和電腦等眾多科技產品的出現,也就導致現在用眼過度和用眼不夠衛生的人越來越多,患上白內障的人也就逐漸的增多,這種疾病的患者是一般眼部是不會出現眼紅和眼痛的症狀的。
  • 白內障要當心,不治可能將失明!
    ,往往延誤了黃金治療時機,甚至錯過了重現光明的機會。 1白內障如何讓你的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白內障是由於晶狀體混濁導致的視覺障礙性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最終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失明。 晶狀體是人眼球中最重要的光學部件,起光學透鏡折光的作用。
  • 專家教你如何選擇人工晶體治療白內障
    摘要:人工晶體植入是治療白內障最有效的方法,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病情和經濟條件,與醫生商量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人工晶體,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人工晶體的類型有哪些
  • 關於白內障手術治療,你需要了解的5件事
    二、心理危害生活的不便造成心理的負擔,變得更加孤獨,還背上了可能導致失明的沉重心理負擔。三、生活質量差白內障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無法應付日常生活,甚至可能引發嚴重的事故。而且後天失明的患者所承受的精神壓力要遠遠大於先天盲人。
  • 狗狗患了白內障,原因是什麼?可能和主人的行動有關
    在陪伴狗狗一生的過程中,很多主人都非常細心,無時不刻地關注著狗狗的身體狀況,這種情況之下,其實也可能會引發一些過度關愛引發的病症,其中一點就是白內障。不少主人會發現,原本健康的狗狗身體卻突然出現了眼睛渾濁的情況。
  • 貓的白內障:症狀、原因和治療
    如果貓的眼睛顏色發生了變化,或者視力受損,這可能是白內障造成的。白內障有時被認為只會影響老年人的眼睛,其實貓咪也會得白內障。事實上,年齡通常不是貓患上白內障的主要因素,而且白內障在貓身上比在狗身上更罕見。如果貓咪的眼睛出現異常,帶它去看獸醫。
  • 如何判斷家人是否患上白內障?
    白內障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眼病,隨著年紀衰老,大多數老人最終都會跟白內障「打交道」。今天我們就來提前了解下,白內障的常見症狀有哪些。白內障的典型症狀老年性白內障又稱年齡相關性白內障,跟年紀老化密切相關,最終可導致眼睛失明。
  • 白內障的原因 白內障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白內障是眼睛疾病的一種,根據字面上的意思,大家認為白內障就是眼睛裡有一層薄膜,其實原因不止這一種,那麼導致白內障的原因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坐下來好好談關於白內障的原因及白內障的治療方法有哪些?三、缺氧在缺氧的情況下,可使晶體內鈉、鈣增加,鉀、維生素C相應減少,而乳酸增多,促使白內障的形成。四、陽光與紫外線多年來,人們已經注意到陽光參與了人類白內障的形成。在紫外線影響下,磷離子可能與衰老的晶狀體中的鈣離子結合,形成不可溶解的磷酸鈣,從而導致晶體的硬化與鈣化。同時紫外線還影響晶狀體的氧化還原過程,促使晶狀體蛋白變性,從而引起白內障。
  • 如何判斷是否患上白內障:2019南昌市眼科專家科普座談會開講
    專家說,白內障致盲率高,如果出現白內障症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切莫聽信「藥物可治療白內障」、「不手術治療白內障」的說法,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專業特長:各類複雜性白內障、尤其是屈光性白內障的診斷與治療。
  • 昆明眼科醫院:中老年人白內障早期症狀有哪些?
    白內障是一種會致失明的眼睛疾病,它常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存在,但卻很少有人了解它的相關症狀,導致許多人錯過了白內障手術的診治時機。那麼,白內障的早期有哪些表現?應該如何預防?白內障早期有哪些表現?1、視力模糊:有時會覺得光線周圍出現光圈以及物體的顏色不夠明亮。
  • 晶狀體是個奇葩,白內障永不缺席
    為什麼會得白內障?人體正常的組織,都有個新陳代謝、新老更替,像皮膚、血液、指甲、頭髮,都是老細胞凋亡脫落,新生力量頂上。而晶狀體卻非常奇葩,它只入,不出。人的一生中,不停的有新生細胞從周邊形成,加入到晶狀體中,但老的細胞纖維卻不會被代謝掉,而是被慢慢擠向核心區。即使人到中老年,這個新生細胞仍然在源源不斷的出生。
  • 白內障有多嚴重? 導致白內障的原因有哪些
    甚至可以說,只要活的時間夠久,人人都會得白內障。白內障是中老年人耳熟能詳的疾病,但很多人對白內障的認識並不清楚。據調查,50歲以上存在視力障礙的比例高達30%,其中視力受影響的主要原因是白內障,比例超過50%!75歲以上人群白內障的發病率更超過85%!
  • 鄭州普瑞眼科醫院陳剛院長:白內障越拖手術風險越大
    世界範圍內,白內障是老年人失明的重要眼病,尤其當今社會人口逐漸步入老齡化,白內障人群大量增多。因此,市面上關於白內障藥物的各種正規、不正規的廣告泥沙俱下,令人眼花繚亂,作為非眼科專業的人士,根本難以有效分辨,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何正確治療白內障的問題。
  • 白內障的危害 當心這8個因素易讓人患白內障
    眼睛是我們探索世界的重要器官,眼睛是十分脆弱的,很容易受到傷害,或者患上疾病,白內障就是一種危險的眼部疾病,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白內障的危害有哪些,白內障的病因有哪些,如何預防白內障,希望大家都能擁有明亮的眼睛哦。白內障的危害白內障是一種危險的疾病,那麼這種疾病會帶來那些傷害呢?
  • 白內障有哪些症狀,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白內障?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老年人除了容易患老花眼,還要擔心這樣一個問題:白內障什麼時候會「找上來」?作為在老年群體高發的一種眼病,白內障不僅影響視力,還有致盲的可能,確實需要早提防。
  • 聽說患白內障「無藥可治」,是真的嗎?
    聽說患白內障「無藥可治」,是真的嗎?來源:藥智網|廖玉霞「白內障,看不清,xx愛思滴眼睛」、「模糊滴、重影滴、黑影滴」「明亮眼睛,幸福晚年。」對於老年群體而言,這款眼藥產品的廣告詞並不陌生。對於白內障患者而言,恐怕更是熟悉。
  • 白內障致盲性高,專家提醒:遠離紫外線也很重要!白內障復明工程在滬...
    隨著老齡化加劇,老年性白內障患者也在逐年上升。很多患者由於沒有得到有效治療,給生活帶來很多不便。「65歲的李阿姨是一位白內障患者,之前來醫院時,視力是0.4且已經出現晶體模糊,因為牴觸手術,而沒有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導致視力嚴重下降,生活質量也不如從前。
  • 老年白內障視力突然好轉,病癒or病重?
    >患上白內障之後,視力會變得模糊,但部分老年患者習慣拖延病情,認為白內障只是老年病,能夠自愈。 馬先禎主任提醒,表面上的視力好轉並不是真正的病癒,反而需要患者多加重視,及時到醫院檢查並接受治療。白內障什麼時候做手術合適?01因人而異:要根據晶狀體混濁的程度、視力情況、病人的工作對視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