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一、園林景觀行業概況
1、園林景觀的含義及分類
園林景觀是在生態學、環境學、景觀學等相關原理指導下,將人工植物群落作為主體,並與雕塑、建築等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所構成的城市綠色空間系統。
這一系統不僅包含了生態、景觀、綠化功能,也包含了休閒等多種綜合功能,被譽為現代城市空間的優化者和城市自然空間的締造者,是制約城市環境質量的一項重要建設,其建設內涵、功能和技術都具有獨立的行業特徵。
按照不同的投資主體劃分,園林景觀項目包括政府投資和社會投資兩種。政府投資項目包括市政園林和事業單位附屬的園林,市政園林主要包括城市園林和自然生態園林,城市園林包括道路景觀、公園景觀、廣場景觀等,自然生態園林包括濱水生態修復景觀、生態溼地修復景觀等。社會投資項目主要集中於地產園林、度假園林、星級酒店園林和私家園林等。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日趨重視包括水土、空氣等在內的生態環境破壞修復及整治工作,生態修復也逐漸成為園林景觀行業的一個新興領域或拓展方向。具體來說,生態修復工程主要指通過人為構建植被,對遭到破壞的生態系統,如汙染的水體(河流湖泊等)、開採後的礦場廢址、開鑿公路和鐵路等裸露的山體邊坡等,進行輔助修復,從而使其逐步恢復或逐步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生態修復是園林景觀的延伸和拓展,如果對項目實施地周邊環境進行一定的統籌協調和深入研究,將生態學、景觀學等理念進行實際應用,就會帶來修復生態的效果。
從產業鏈角度來講,園林景觀行業包括設計、施工、養護等諸多方面,《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4754-2011)的分類標準,苗木的生產和培育屬於A02「林業」大類中的「林木育種和育苗」,具有第一產業的特點;園林景觀屬於E50「建築裝飾業」大類,具有第二產業的特點;而園林景觀設計屬於M74大類「專業技術服務業」中的「工程勘查設計」,園林養護管理屬於N78「公共設施管理業」大類中的「綠化管理」,具有第三產業的特點。根據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行業屬於E48「土木工程建築業」。
二、園林景觀的功能
園林景觀具有多屬性、多功能和多效益的特性。園林景觀是有一定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量投入和產出的有目的的經濟活動,同時又是滿足人們身心全面發展的文化藝術享受的文化建設活動,具有社會經濟屬性;園林景觀是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和再改造,組成園林的主要材料又是自然生命體,其建設活動又具有自然屬性。園林景觀的具體功能主要體現在:
(1)美化城市景觀,提升居住質量
城市中的公園、綠地、廣場等園林綠化設施,打破了城市建築充斥著鋼筋水泥的單調造型,讓城市面貌變得更加生動和多彩,明顯地加深了城市環境的立體空間感和遠近層次感。同時,也讓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貼近自然,增加了城市中休憩娛樂的空間。通過園林綠化的規劃,建造優美的城市廣場景觀、城市街道景觀、城市名勝古蹟景觀等典型城市景觀,能夠把自然景觀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環境中,形成優美、自然、和諧的城市生活空間。
(2)改造城市小氣候,降低熱島效應
當今城市中各種生產活動、交通運輸、市民生活所散發的大量熱源提高了城市溫度,形成了城市「熱島效應」,而園林植被是城市氣溫和空氣溼度的調節器,植被利用葉面蒸發水分,不但可以降低周邊環境的溫度,還可以提高周圍空氣的溼度。研究表明,市區氣溫通常比有大量植被覆蓋的郊區氣溫高2~5℃,而城市綠化區域內的空氣溼度比沒有綠化的區域平均高10%~20%左右。因此,城市園林綠化區域能夠改善城市小氣候,為城市創造更加舒適清新的生活環境。
(3)淨化城市空氣,改善生態環境
城市綠地是「城市之肺」,大規模的園林綠化對淨化空氣、改善城市空氣品質具有明顯的作用。樹木巨大的葉面積,濃密的枝幹,能夠阻滯、過濾、吸附空氣中的灰塵和飄塵,同時還能起到滯留、分散、吸取大氣中的各種有毒氣體的作用。在綠化區,空氣中浮塵粒密度、有毒有害物質濃度明顯低於非綠化區。由於園林植物光合作用,排出大量人類呼吸所需要的氧氣,而吸收人類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植物根系固定在土壤中,可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災害發生,保持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使城市持續穩定的發展。
(4)減弱城市噪音
工廠生產和工地施工的過程中不斷產生噪音,大量的汽車、人類生活也會產生大量的噪音。這些噪音不但對人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而且對人們的健康也造成極大的損害,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嚴重的傷害,導致出現各種不良的精神反應,如精神不振、極度疲勞、脈搏和呼吸加快、血壓上升等不良症狀。而樹木等植被的茂密樹冠和枝幹,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隔離噪音。研究表明,在沒有植被覆蓋的嘈雜的街道上,噪音強度要比很好地覆蓋了樹木的街道的噪音強度高5倍以上。
(5)減災防災
城市的公共綠地具有緊急避難疏散的功能。根據我國國情,在加快城市化進程中,由於城市人口高度密集,防災避險空間日漸狹小,城市自身系統的調節能力十分有限。有時候根本達不到災害級別的一場雨雪就可以導致城市大範圍的交通癱瘓。利用公園等城市開放空間防災避險,發揮避難疏散的重要作用,成為市民可利用的安全有效的防災減災空間。
三、園林景觀行業發展現狀
(1)、園林景觀行業的發展現狀
進入近代以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們對城市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全球範圍內的園林綠化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早在19世紀,人們為消除工業革命帶來的諸多近代城市弊病而尋找改革的良方,最終發現營建園林、綠化、景觀是最好的措施之一,並從此使園林景觀的建設開始得到迅速發展。上世紀50年代,為重建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遭受破壞的城市時,歐洲許多國家都開始將綠地系統引入到城市的總體規劃之中,由此改變了工業革命初期的那種擁擠、雜亂、汙染的所謂「近代城市」形象。從西方公園綠地百餘年的發展歷史中可以看到,自其出現以來,尤其是二戰之後它在改善城市環境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古典園林發展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因其博大精深、歷史悠久,被尊稱為「世界園林之母」。中國園林本著「源於自然,高於自然」的造園思想,在園林布局中將建築、山水、植物融為一體,把自然美與人工美相結合,追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是自然山水式園林的突出代表。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對外交流的日益密切,現代化的城市園林綠化行業在我國也得到長足的發展。
①園林景觀作為城市基礎設施之一,隨城市化不斷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1990年我國城市化水平為26.4%,2016年全國城鎮化率已達到57.35%,城鎮人口為7.93億。我國的城市化水平在這20多年間幾乎以每年1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受益於城市化推進過程中城市綠化配套建設需求的增加和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們對城市環境改善需求的日益增強,以及政府對城市綠化建設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綠化建設投資的持續加大,我國市政園林市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我國城市綠地面積和綠化覆蓋率穩步提高。但是與中等收入國家及高收入國家的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國的城市化水平仍然較低。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增加,城市化水平將繼續提高。城市化直接推動了城市建成區的擴張,2006年到2015年城市建成區面積從33,659.8平方公裡增長到52,102.3平方公裡,年平均增速為4.97%。城市建成區的擴張直接推動了城市市政公用設施的建設,2006年到2015年,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從5,765.1億元增加到16,204.4億元,年平均增長率達12.17%,佔同期GDP比重在2.39%~2.67%之間。園林綠化作為城市基礎公用設施的一部分,其投資額增長速度比城市市政公用設施投資總額的增長速度還快,從2006年429.00億元到2015年的1,594.7億元,年平均增長率達15.71%;其投資額佔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也穩定上升,從2006年的7.44%到2015年的9.84%。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也從2006年的35.11%增長到2015年的40.12%。
延伸閱讀:
住建部下發通知:正式取消園林綠化企業資質核准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