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浪潮滾滾而來,我們終於要告別2018年,並迎來2019年。國產手機就突然轉彎進入到另外一個領域;放眼手機圈,走在時代前沿的產品能夠感知人類科技的頂端和走向。手機圈的2018年可以說是精彩紛呈的一年,因為尖端科技不再以千篇一律的形態呈現。
升降結構攝像頭
以直板手機的傳統設計,非常難隱藏聽筒、攝像頭等前置構件,然而機械結構能提高屏佔比的能力被更大廠商厚愛。但機械結構又不如直板手機使用那麼快速直觀,所以自動化成了挽救的辦法之一。採用雙軌潛望結構的OPPO Find X正是這種設計似乎的代表之一。
Find X的升降結構為整個頭部,不僅包含了前置的聽筒、相機、3D結構光模組,還包含了後置相機模組。需要使用面部識別解鎖屏幕時,只需要點亮屏幕,額頭就可以自動升起觸發識別,識別結束後自動收回。
作為旗艦產品,OPPO Find X的配置也不容小覷:搭載驍龍845晶片,配備8GB大內存,存儲最高可達512GB;電池3700mAh起步,其中超級閃充版支持SuperVOOC超級閃充,最高充電功率可達50W;後置2000萬+1600萬像素雙攝,前置相機2500萬像素。當然,機械結構帶來最直觀的好處就在於屏幕:6.42英寸的雙曲面屏幕屏佔比達到了93.8%,其解析度FHD+級別,擁有高色域、高對比度的顯示優勢。
水滴屏設計
繼全面屏、劉海屏、無限屏、美人尖之後,OPPO R17丨R17 Pro首發採用了「水滴屏」設計。水滴屏是一種生動視界的點睛之筆。是一滴水,也是活力的源泉。OPPO R17水滴屏的頂部曲線取自水滴即將落下的一瞬,它處於動靜之間,用於無線的可能性,即刻喚醒水滴屏,感受溢於屏幕上的生命動力。水滴屏其實就是水滴全面屏,它並非是一種屏幕玻璃材質,而是從形狀、工藝上命名的一種是手機屏幕正上方由於追求極致邊框而採用的一種手機顯示屏解決方案。
OPPO R17 Pro將聽筒、光線傳感器和距離傳感器隱藏,並對機身頂部的天線布局進行調整,以保證通訊暢通。在機身正面頂部,OPPO R17 Pro採用了隱藏的聽筒。光線傳感器則隱藏在透光的OLED屏下,通過「水滴」上的導光管將管線傳至光線傳感器。
為了實現「水滴屏」的效果,OPPO R17 Pro採用了美術視覺設計中規格最高的G3曲線,使得整個弧線呈現出連續無斷點的美感。在目前的「劉海」設計中,「水滴」是造型與過渡形態最為協調的一種方案。除了「水滴屏」之外,OPPO R17 Pro還配備有美麗的霧光漸變和凝光綠兩種配色、靈動光圈、TOF 3D攝像頭、光感指紋解鎖以及SuperVOOC超級閃充,可以說集最美的外觀設計和大量「黑科技」於一身。
開孔屏
在2018年年末,新的全面屏解決方案又出現了一種「開孔屏」,眾所周知,「打孔屏」幾乎也稱了網間的熱點,各大智慧型手機廠商陸續公布了採用這種設計的專利信息,而且華為Nova 4搶了三星A8s的首發。屏幕開孔技術不是說說就行的。由於其本身設計工藝較為複雜,屏幕開孔技術涉及到線路排布、屏幕透光率、攝像頭組合調校等多個技術環節,這也決定了開發產品的企業本身實力要非常雄厚。
華為 nova4 的屏幕挖孔技術被稱為盲孔技術,所謂盲孔技術,就是指攝像頭並非完全穿透屏幕,我們知道手機顯示屏由背光板,液晶面板以及玻璃蓋板組成。盲孔模式下保留了液晶面板的完整性,只在背光層上做穿透,這樣,就能大大降低孔徑的尺寸,保持全面屏的最佳視覺效果。
最後:作為2018年最火的三個設計方案,無論是升降結構還是水滴屏和開孔屏,都將是2019年值得期待的方案。總而言之,需要擁有潮流外觀和最新科技的產品來滿足線上購機用戶的需求,相信在2019年,手機圈又能有一番熱鬧景象,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