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仁:發揚探月精神 建設航天強國

2021-01-13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10日下午3點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委員進行大會發言。

&nbsp&nbsp&nbsp&nbsp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偉仁:

&nbsp&nbsp&nbsp&nbsp我的發言題目是:發揚探月精神 建設航天強國。

&nbsp&nbsp&nbsp&nbsp自2004年實施探月工程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全國人民大力支持下,我們實現了五戰五捷。特別是嫦娥四號首次實現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成為人類太空探索新的裡程碑。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致電祝賀,充分肯定了「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體現當代特點的探月精神。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率中央政治局常委親切接見參研參試人員代表,並發表了重要講話,使我們深受鼓舞。

&nbsp&nbsp&nbsp&nbsp追逐夢想,激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偉大事業都始於夢想。中華民族是勇於追夢的民族,2007年嫦娥一號完成繞月探測,實現中華民族飛天攬月的千年夙願;2013年,嫦娥三號成功降落在月球虹灣地區,把玉兔號的足跡刻在了月球上。多年來,我們一直夢想有一天能到遙不可及的月球背面一探究竟。今天,終於搶佔先機,率先在月球背面刻上了中國足跡。目前,廣寒宮、天河基地、泰山和一些古今科學家名字等27個中國文化元素,被國際天文聯合會命名,永遠鐫刻在月球上。

&nbsp&nbsp&nbsp&nbsp勇於探索,是支撐人類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任何偉大的事業都基於創新,創新決定未來。面對浩瀚宇宙的漫漫徵途,面對複雜未知的地月空間環境,面對深遠空間的測控通信等難題,探月工程研製隊伍敢於創新,實現了多個國際首次:我們首次獲得7米解析度全月立體圖,已經保持8年的世界紀錄;首次在地月拉格朗日L2點進行長期探測;首次獲得月表下面200米左右的地質剖面圖。正是勇於探索的精神,激勵著我們為人類文明作出了中國貢獻。

&nbsp&nbsp&nbsp&nbsp協同攻堅,匯聚全國的智慧集中力量辦大事。偉大的事業都成於實幹。探月工程是匯聚了全國兩千多家單位、數萬名科技工作者直接或間接參與的重大科技工程,技術挑戰多、實施難度大、任務風險高,從設計到生產、從研製到試驗、從發射實施到飛行控制,技術的每一次突破、工程的每一步跨越,都是全國大力協同、密切配合、攻堅克難的結果,充分體現了新型舉國體制的制度優勢。

&nbsp&nbsp&nbsp&nbsp合作共贏,走出和平利用太空的中國道路。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類的共同夢想。中國探月工程堅持和平利用、合作共贏的基本原則,主動開放部分資源,幫助搭載了多個國家的科學儀器設備;又將獲得的寶貴原始探測數據向全世界開放,充分體現了大國擔當和大國胸懷,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充分肯定和廣泛讚譽,有力地支撐了國家政治外交,走出了一條探索浩瀚宇宙、和平利用太空的中國道路。

&nbsp&nbsp&nbsp&nbsp中華民族曾經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公元3—13世紀的一千年中,中國的科學技術遠遠走在世界前列,為現代工業技術在歐洲的誕生創造了條件。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現代科學技術起步比歐美晚了200多年的情況下,我們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為共和國譜寫了壯麗的篇章。

&nbsp&nbsp&nbsp&nbsp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我們要大力弘揚探月精神,早日實現全面建成航天強國的航天夢。儘管幾十年來一直受到世界航天強國的封鎖和打壓,儘管與世界航天強國還有不小的差距,我們仍然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隨著今年嫦娥五號從月球採樣返回,明年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等標誌性工程的實施,我國將躋身於世界航天強國行列。未來十年左右,月球南極將出現中國主導、多國參與的月球科研站,中國人的足跡將踏上月球,我國將邁入世界航天強國前列。

&nbsp&nbsp&nbsp&nbsp航天事業是充滿挑戰的高風險事業,感謝各位委員、全國人民一直以來的理解、關心和支持。我們航天人一定會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太空探索之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相關焦點

  • 浩瀚太空新添一顆以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命名的「吳偉仁星」
    據微信公眾號「中國探月工程」消息,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為深圳寶安區「院士講壇」首講
    4月13日上午,2019年深圳寶安區「院士講壇」首場講座在福永街道鳳凰書院開講,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吳偉仁以「中國航天的發展與展望」為主題進行演講,與寶安乃至全市高層次人才代表、深圳航空協會及航空航天企業代表探討中國航天的現在與未來。
  • 浩瀚太空新添「吳偉仁星」
    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中國航天六十餘年來,已有以錢學森、孫家棟、欒恩傑等老一輩科學家為代表的多位功勳航天人榮獲小行星命名。
  • 浩瀚太空新添「吳偉仁星」
    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資訊 | 太空又多了一顆中國星——「吳偉仁星」
    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顆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見證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行穩致遠的「吳偉仁星」。
  • 太空又多了一顆中國星——「吳偉仁星」
    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今天起浩瀚太空新添「吳偉仁星」
    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顆弘揚熱愛祖國、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甘於奉獻的科學家精神,見證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行穩致遠的「吳偉仁星」。
  • 弘揚探月精神 築夢航天強國
    從嫦娥奔月的遠古傳說到如今的探月工程,中國人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腳步從未停歇。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秉持初心,堅定信念,猶如戰馬一路披荊斬棘,一路高歌猛進,不斷追逐著屬於自己的飛天強國夢。逐夢而行,開啟飛天攬月的探索之旅。偉大事業源於夢想。從遠古的嫦娥奔月傳說,到敦煌的飛天壁畫,再到「航天始祖」萬戶,中華民族的飛天夢已延續千年,人們早已無法滿足於立足地球仰望星空的幻想。
  • 浩瀚太空有了一顆「吳偉仁星」
    本報北京9月8日電(記者陳海波)浩瀚的太空上,又有了一顆以中國航天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吳偉仁星」。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命名儀式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航天六十餘年來,已有錢學森、孫家棟、欒恩傑等多位航天人榮獲小行星命名。
  • 今天,浩瀚太空新添「吳偉仁星」
    今天,國家航天局在北京宣布,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稱,中國航天六十餘年來,已有以錢學森、孫家棟、欒恩傑等老一輩科學家為代表的多位功勳航天人榮獲小行星命名。
  • 今天,浩瀚太空新添「吳偉仁星」
    今天,國家航天局在北京宣布,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稱,中國航天六十餘年來,已有以錢學森、孫家棟、欒恩傑等老一輩科學家為代表的多位功勳航天人榮獲小行星命名。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顆弘揚熱愛祖國、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甘於奉獻的科學家精神,見證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行穩致遠的「吳偉仁星」。
  • 浩瀚太空新添一顆「吳偉仁星」
    中新網北京9月8日電 (郭超凱)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北京舉行。為褒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281880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中國航天六十餘年來,已有以錢學森、孫家棟、欒恩傑等老一輩科學家為代表的多位功勳航天人榮獲小行星命名。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顆弘揚熱愛祖國、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甘於奉獻的科學家精神,見證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行穩致遠的「吳偉仁星」。
  • ...月球與深空探測工作室在肥揭牌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回...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應邀回到母校,為科大學子帶來精彩演講。據介紹,吳偉仁院士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8年8月起,任我國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是航天測控通信和深空探測工程總體設計專家,長期從事航天遙測、測控通信和深空探測工程研究。
  • 加強科技創新 建設航天強國 弘揚航天精神
    正是這種確保萬無一失的高度責任心,使得中國航天在沒有美國那麼強的科技能力和經濟實力的情況下,依然取得了連續成功率超過美國人的光榮業績。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鑄就偉大的事業。在6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航天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道路,形成了博大深厚的航天精神,包含航天傳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北鬥精神和探月精神。
  • 今天,浩瀚太空新添吳偉仁星 吳偉仁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今天,浩瀚太空新添吳偉仁星 吳偉仁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今天,國家航天局在北京宣布,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匯聚建設航天強國的磅礴力量
    研製團隊秉承系統工程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緊抓航天複雜巨系統工程的核心環節和要素,成為攻堅克難、走出逆境、勇攀高峰的重要「法寶」,其中起到突出作用的就是對於航天「三大精神」的踐行和發揚。回首中國航天60多年波瀾壯闊的歷程,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成就,孕育形成了以航天傳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為代表的航天「三大精神」。
  •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參觀航天學院實驗室
    西工大新聞網6月20日電(通訊員 朱斌)6月19日上午,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蒞臨航天學院,參觀了精確制導與控制研究所,校長助理楊益新、航天學院院長唐碩陪同參觀。參觀中,吳偉仁院士在精確制導與控制研究所白博老師的帶領下對研究所的各個實驗室進行了參觀,對科研水平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 望海樓:匯聚建設航天強國的磅礴力量
    研製團隊秉承系統工程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緊抓航天複雜巨系統工程的核心環節和要素,成為攻堅克難、走出逆境、勇攀高峰的重要「法寶」,其中起到突出作用的就是對於航天「三大精神」的踐行和發揚。回首中國航天60多年波瀾壯闊的歷程,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成就,孕育形成了以航天傳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為代表的航天「三大精神」。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2030年之前,我們將在月球南極建設科研站基本型
    在這個探月工程三期過程之中,您覺得最艱難、最難突破的技術關是什麼呢?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我們國家發揮新型舉國體制,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沒有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嫦娥五號任務使用的就是我們特色的「中國方案」。記者:嫦娥五號已經回來了,中國探月工程未來的方向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