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科學文化陣地
上海科普新地標
思南匯科廳
昨日揭牌
2020年8月21日,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和永業集團聯手打造、思南公館第一個以科學與文化融合的主題展區——思南匯科廳正式揭牌。這個全新的思南文化品牌希望為大家打造一個在我們身邊的公共科學文化空間和家門口的精神家園,讓大家可以在輕鬆智能的互動體驗中獲得最前沿的科技知識,在豐富有趣的活動類型中掃除公眾的科學盲區,培育科學精神。
作為2020年上海市科技節的活動之一,「思南匯科廳」首場科普互動體驗活動於8月21日至8月28日舉行,由黃浦區科學技術協會、思南公館、上海科技報社和上海市科普事業中心聯合承辦。活動聚焦「用科技暢想創新未來,用科技助力美好生活」主題,思南公館復興中路529號的百年老洋房在活動期間將化身成為科學的樂園,科普展覽、VR遊戲體驗、親子互動、科學主題咖啡……讓大家在暢遊科學之旅的過程中切實感受科技的力量。此外,公眾還可以報名參加系列互動式科普活動和科普講座,收穫滿滿的科學乾貨。
▲5場科普活動和科普講座的詳細介紹與報名信息請移步今日微信次條
思南匯科廳有哪些亮點
依託平臺力量
依託「文化思南」區域化黨建平臺
整合豐富資料
整合市科協科普「中央廚房」豐富專家資源
創新活動模式
「TELL+互動體驗」
形成多元活動類型
思南請「科」院士講堂
思南動「科」現場製作
思南聽「科」讀書分享
思南匯科廳要怎麼玩
下面,就讓我們的科學小使者「科堂YA」
帶領大家進入思南匯科廳探密吧
1F
「抗疫科普專題巡展」
進入一樓的展廳,首先映入我們眼帘的是「鏡」相大白,一個通過鏡面與多維線條、立方體構成的空間,這裡是「抗疫科普專題巡展」的展區入口,站在這個視線略帶異形的空間裡,使觀眾仿佛置身於錯綜複雜的謠言與真相之間。展覽通過科學與藝術的相結合,以媒體視角,讓觀眾在銘記這一段深刻記憶的同時,重新審視「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引發思考,體會科學生活方式、科學態度的真正意義。
▲在鏡面與線條、立方體構成的錯綜複雜的空間中,尋找疫情謠言別後的真相吧
▲致敬疫情面前的「逆行者」
2F
童創親子樂園
搭建一個屬於你的機器人
行至二樓, 「青藝童創」帶你在VR遊戲體驗中感受編程的快樂,也可以發揮創造力,在青少年科普先鋒新「藝」營搭建自己專屬的機器人。
參加一場人體腸道的「冒險之旅」
▲腸識知多少?
小朋友們認識消化系統嗎?大家知道消化系統包括哪些器官,都有什麼作用嗎?在二樓的親子互動區域,小朋友們可以直觀感知益生菌在人體腸道的「冒險之旅」,讓我們喝著養樂多,一起來認識一下人體的消化系統吧。
喝一杯科學主題咖啡
▲咖啡加一點科學,味道好極了!
用科學態度與手法,使用一系列精密儀器調製的咖啡會是什麼味道?在二樓還為大家特別打造了一個科學主題的咖啡館,將科學融入咖啡,讓你在品嘗咖啡的休閒時光中感受科學內涵。喝完這一杯,像愛因斯坦一樣思考一會兒宇宙的宏大問題吧。
3F
智能互動空間
中醫也智能!獲取個人體質管理方案
你屬於哪種五行體質呢?在你的印象中,對中醫的了解是否還停留在苦苦的藥汁裡?在三樓的這個區域,你可以接觸到最新中醫診療技術,原來中醫也能智能化!你可以通過AR等新技術,識別人體特徵,形成個性化的體質報告,然後智能調配適合自身的精油。聽著是不是有點酷?
落到地球上的星星與巖石圈的對話
在地球表面的巖石圈中蘊含著大量寶藏,如豐富的礦石、多彩的寶玉石、珍稀的化石等等,當然,還有那些墜落在地球上的星星們——隕石。你對這些石頭的了解有多少呢?你近距離觀察過它們的不同之處嗎?這裡共將展示百餘種標本,其中10多件為世界級館藏品,包括國內最大的自然金、石鐵隕石切片、斑彩螺化石等,讓你成為石頭專家。
▲標本識別卡
列印一幅3D作品,破圈成為藝術家
▲3D印表機
3D列印並沒那麼高不可攀,也非傳統意義上的輔助工具,它給人帶來一種視覺和觸覺的新融合。在欣賞3D藝術展的同時,試試自己親自動手設計列印一幅3D作品吧,藝術與科技的結合,讓人享受不一樣的創作樂趣。
讓科學與文化在這片土壤中融合
讓思想與實踐在藝術交匯裡升華
這裡是思南匯科廳
上海科普新地標
邀你一起開啟這趟全新的科普之旅
來源 / 思南公館
編輯 / 黃騫文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疫情防控,每日大轉盤活動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