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人是一個人一輩子都要面對的事情,從八歲到八十歲概莫能外。
從前,在熟人社會中,你有很多時間和這個人相處,去觀察他,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但現在,隨著即時通訊的發達,隨時隨地地可能在某很偶然的情況下,和一個不知道是阿貓阿狗的傢伙就有了交集。
如果這個傢伙一上來就開噴,就開罵,各種髒話不斷,那你斷斷不要理他,這樣的傢伙甚至稱不上是人,只是犬吠而已,總不能狗咬你一口,你也回咬一口吧。還是讓狗和狗互相之間撕咬,各自落得一嘴毛就好。
所以,滿嘴噴糞的傢伙不在本文論述之列,本文論述的對象是一種可以被稱之為紙紮人偶的傢伙。這些傢伙不吐髒字,裝模作樣,裝神弄鬼,很能迷惑一部分人,所以我要說說怎麼識別並戳穿他們。
太坐實,太具體,因而可能就缺乏了普遍性,所以我儘可能在文章表達的時候只給出一個模式,歡迎諸位在實踐中應用,識別並戳穿這些紙紮人偶,也歡迎某些紙紮人偶主動對號入座。
一般來說,這種紙紮人偶的論辯鬼把戲,會有這樣幾個步驟。
第一步:氣勢洶洶
「原來以為你……,沒想到你居然是……的人,我真錯看你了,實在是太讓我失望了。」
「原來以為」後面通常都會有一些你自己也覺得引以為傲的品質,而「居然」後面則指出足以令人致命的「缺點」。「我錯看你了」假裝隱藏了深深的自責,「實在太讓我失望了」,又好像接下來的所有批判都是站在關心別人甚至要挽救別人的角度似的。
正常的心理狀態,誰看了這樣的話,都不會心理上不起一絲一毫的波瀾,尤其是那些把人格和名譽看得比生命還重的人,更是如此,很可能一下子就陷入到「自我反省」的狀態中去了,想破頭地琢磨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呢?這時候實際上已經掉到這些傢伙設計好的陷阱裡去了。
其實呢,冷靜下來,很容易發現這些看似很篤定的話語裡面,那些指責不過是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從立場出發,從動機出發的「莫須有」的罪狀而已。
第二步:虛張聲勢
「你的眼光太短淺了,……,你的認識水平太低了,……,你應該好好去讀讀,去看看那啥,那啥和那啥。」
這段虛張聲勢的最典型特點是把什麼家呀、國呀、人啊、畜啊,中啊,西啊之類的完全混在一起,稍微一琢磨,就知道其中沒有任何邏輯。如果你不琢磨呢,就會覺得特別高大上。
這時候千萬別被這種虛張聲勢嚇住了。有一個最簡單的招數就可以制住他。你問他你是準備把動機放在第一位呢,還是把事實放在第一位呢?必須先把論辯的標準確定清楚,要不然,你只會被他淋得一身爛泥。
如果他說動機第一,那很好,這就非常好辦了。動機第一就是誅心而已,說白了就一句話,「我看你不像好人」。其中所包含的技術含量很低。那你就說:「如果動機第一的話,那我覺得你的動機有問題,不像想幹好事的樣子,一定背後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這時候他就掉進自己設計的陷阱中去了,因為他無法用言語自證背後沒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如果他說事實第一,也很好,這也不是很難辦。因為通常這些人所羅列出來的很多東西,漏洞百出,很多所謂的事實都是編造出來的,你直接貼出真相,戳穿他的謊言就是了。
當然,通常這些人會和稀泥,會說動機和事實都重要,不分先後。因為惟其如此,他才可以「遊刃有餘」,規則都是他定的,哪個對他有利他就利用哪個。
第三步:左躲右閃
當你繼續追問他,要他回答到底是把動機放在第一位,還是把事實放在第一位的時候,他就開始左躲右閃了,一通胡扯,各種大概念,大道理全來了,古今中外全都有,什麼儒釋道法墨,什麼馬恩列斯毛,尋章摘句,就是不直接回答你的問題。
然後你追問他說為什麼不直面問題的時候,他會說,我已經回答了啊。但那真不能叫回答。你問貴庚,他非要回答吃的炸醬麵;你問幾歲了,他非要說炸醬麵真好吃。這是相聲中的橋段,如果在現實中,要麼是無知,要麼是無恥。不但無知且無恥,而且他還責怪你不理解他說的話。
對這種左躲右閃,你是不必太在意的,不要被他的躲避牽著走,要抓住核心問題持續追問到底。
第四步:假裝示弱
其實呢,到這種程度,一般就不必理會他了。但是,如果你有閒暇,想逗他玩一玩兒,那就再接著追問。他會依然引用各種名人名言來證明自己,這時候,左躲右閃所露出來的破綻就越來越多了。
如果你對他引用的東西,恰好非常熟悉,那麼抓住時機,瞅準一個破綻,就戳他一下子。對他說:「既然你引用了這個書,推薦了這個理論,那你給我具體說說這個書說的是啥,這個理論的精髓是什麼?」這時候,大概率他會支支吾吾,因為他只是道聽途說了那麼一兩句話而已,從沒有認真讀過那些東西,就更不用說深入思考內化於心了。
被戳穿之後呢?大概率他就會假裝示弱,說什麼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了啊,人類知識浩如煙海了啊,我也只是知識海洋中的小學生了啊,我也只是略知皮毛了啊一類的。
第五步:曲解常識
如果你接著再追問核心問題,這時候,他就開始會一面左躲右閃,一面假裝示弱,然後開始曲解常識了。接著之乎者也說一些自己都不一定真懂的話,還要強調說:「我說的都是常識,這你都不懂啊,這你都不能理解啊。」
千萬不要被他這種話蒙住。常識應該懂,但是常識也應該有明確的範圍。不是每個常識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常識。不吃飯就會餓是常識,不該做誅心之論是常識,人應該要謙虛謹慎,也是常識,你得說清楚你說的這個常識是什麼?別人才好判斷到底是不是常識,然後才可以論一論。
第六步:藉口撤退
當你把他逼到牆角的時候,這時候就開始現原形了,開始惱羞成怒了,各種扣帽子就開始了,諸如什麼「你的經典是白讀了,讀經典是要超越邏輯的。」「你這麼說你就是不愛國,你媽白養你了!」「我不和你說了,說了也是白說,我說的道理太深,你理解不了」之類的就都來了。
原來,他的所謂超越邏輯,說的好像很高大上,說白了就是不講邏輯而已。一個人如果不講邏輯,和動物有區別嗎?至今為止,如果不是裝神弄鬼,還沒有什麼能超越邏輯,不講邏輯的吧。
他所有的這一切顛三倒四的話語,無非是在給自己找一個體面的臺階下而已。然而,事實上他已經被摁在地上摩擦了很多次了,臉都被摩擦流血變形了,還在乎臉面幹啥呢。
寫到此,發現沒有,我為什麼用紙紮的「紙紮人偶」來形容這些傢伙呢?原因很簡單,表面上人模人樣,裝模作樣,甚至色彩斑斕,但實際上他們既沒有思想,也沒有靈魂。說被人當槍使,都是高看他們了,他們只是報紙捲成的傳聲筒而已,用完了就會被丟到垃圾堆裡。
寫到這裡,我想起來近百年前魯迅先生的一篇文章《論辯的魂靈》,先生以如椽之筆,把這些傢伙的模樣刻畫得活靈活現。我沒有先生那個本事,建議大家還是去讀讀這篇文章。
我花了不少時間寫這篇文章,在寫這篇文章之前,也花了不少時間去和這些「紙紮人偶」論辯,然後才能在落筆的時候言之有物。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是浪費時間,沒啥意義。
我對此倒是有一點兒不同意見。
如果是私下的交集,那只要識別出來他們的真面,不理會就可以了,三觀不合,各走各路,免得被甩了一身泥,惹了一身騷。
但如果是在一個公共場合,比如,在一個微信群裡,那則絕不能忍,決不能想著獨善其身,不能想著只是關心糧食和蔬菜,因為這些傢伙會把土壤空氣和水都弄髒,然後把你關心的糧食和蔬菜都汙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