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出生於春秋時期,家族乃是世代的工匠家庭,著有《魯班書》介紹日常生活之中最為基本的建築工程。本來《魯班書》乃是一本曠世之作,哪怕是到了現代魯班也是工匠的祖師爺。但是《魯班書》若只是上卷,那必然是造福百姓,但是《魯班書》的中下卷,卻是匪夷所思。
秦朝焚書坑儒,使用法家觀念治國,這倒是無可厚非。畢竟每一個時代都有著每一代所用的學說,像是西漢的文景之治便是道家的「無為而治」。隨著歷史發展,這才確認了儒家學說治國的理念。
但是《魯班書》不同,從《魯班書》問世以來,無論是哪朝哪代都是禁書。更為詭異的是,但凡是私自學習《魯班書》的人,都是暴斃而亡。
禁書
1、 皇家規矩
五千年的歷史上,禁書實在是不算少。
比如秦朝之時「焚書坑儒」,這個時期所有涉及儒家言論的便是禁書;《詩經》在秦朝被列為禁書;《鬼谷子》漢朝被禁;《推背圖》唐朝被禁;《金瓶梅》明朝被禁;
分析這些書籍被禁止百姓間流傳甚至是學習的理由,只能說是與當時社會上的風氣或者是帝王統治國家所使用的政策有關。
2、禁書與國家有關
因為秦始皇重用法家之人,而儒家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便是與秦始皇的思想相違背。雖然是秦始皇與他所統治的百姓是處於同一個時代,但是若為帝王必有些瞻前顧後的本事,最為重要的便是思想上的一致。儘管秦始皇心裡明白,儒家學說並沒有過錯,但是儒家學說卻可以對民眾的思想有著一定的啟蒙作用,在這一點上這對於秦始皇的統治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焚書坑儒」是勢在必得。
而《詩經》裡面倡導的男女情愛更是不適合在秦國之時盛行,秦國經歷七代帝王成就一番雄圖霸業,在這裡面固然有著軍馬的強盛,但是統治者的不昏庸便是很重要的一點。雖然說「紅顏誤國」有著太過於貶低女性的色彩,但是不得不說在某種程度上,敗國的君王大多數是沉溺於女色,這才導致國破人亡。所以《詩經》不適合存在於一心成就霸業的秦國。
《鬼谷子》主要是以「人性」的分析來軍事,而鬼谷子一生教出的四個學生——蘇秦、張儀、孫臏和龐涓各個都是軍事鬼才,而他們在軍事戰爭之中便是利用人性來計劃戰爭的布局。而漢朝之所以將這部書列為禁書,便是因為這本書之中所寫的幹涉了國家的戰爭布局。若是《鬼谷子》只是在皇家之中存在,那還是有著一定的可取之處的。但是若是在民間盛行,只要有人苦心經營,摸透了朝堂上的布局,那麼江山危亡便是指日可待。
《推背圖》詭異之處在於演算出「李唐三代,武氏入主天下」、「安史之亂」這些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東西,這種書籍若是存在於世間,必定是民間一種不穩定的因素。若是百姓知曉千百年後會發生什麼,自然不臣服於當下的統治,紛亂四起,只會危害現在的江山。
《金瓶梅》便不用多說,是一本色情書籍,這種書籍無論是哪個朝代都是嚴加打壓的。畢竟百姓若是從事這種,或者是沉迷於其中,那麼國家的正產生產便會中斷,社會一旦失去正常的運行,那麼朝廷也沒有辦法。
《魯班書》為何被禁
1、內容
《魯班書》初設之時目的還是好的,魯班乃是工匠藝人的鼻祖,自然是受人尊敬的。而且為了讓手藝流傳於後世,在《魯班書》中詳細介紹了魯班本人對於土木建築的知識以及遠離。這種書籍與《本草綱目》和《水經注》的效果是一樣的,皆是在百姓之間流傳,也是讓百姓有了一種謀生的手段。
但是《魯班書》的上卷與中下卷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即使在民間之中有著很大的價值,但是就被魯班詛咒過的中下卷卻是要了人的命。上卷記載著最平常的工匠手藝,而中下卷卻是一些道法或者是符咒,相傳若是學通便可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而這種認知對於皇家而言是一種巨大的威脅,是不屬於正常的書籍的。
2、 中下卷的詭異之處
中下卷乃是一些意念之術或者是勘測風水,更或者是八卦算命之術。若是放在現代,因為大多數人都是唯物主義,鬼神之說真正相信的很少,自然是不會因為這些歪門邪道而動搖了意念,社會上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但是古代人們的思想觀念早已經被長期以來的帝王統治的儒家學說控制,仁義禮智信深深地紮根在人們的腦中,對於神明自然是深信不疑的。所以若是在古代的民間流傳了一些長生不老之術,或者是八卦算命之術,那麼朝廷便會動搖。尤其是這些風水之術靈驗的時候,更加讓民眾覺得《魯班書》的記載是確有其事,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一旦脫離朝廷的掌控,天下便會大亂,皇家無法維持該有的統治,整個江山便會分崩離析。
3、 魯班的詛咒
大多數人是知道《魯班書》,但是很少有人知曉其實《魯班書》又叫做《缺一門》,而這「缺一門」便是魯班的詛咒,凡事沒有聽從魯班的話,或者是私自學習的必定沒有好結果。
據說學了魯班書要「缺一門」,鰥、寡、孤、獨、殘任選一樣。換成通俗的話來講,那便是所學之人為妻子去世或者是丈夫去世,更或者是殘疾之人,方可觸碰此書。但是畢竟這是一個詛咒,還是來自魯班本身的詛咒,許多工匠自然是不相信。但是根據民間傳言,健全完好的人去了,沒有一個可以長壽存活下來的。
4、 朝廷禁止
《魯班書》一來確實是有著無數的工匠藝人不斷學習不斷死亡,在民間造成了極大的恐慌,朝廷為了強制性的安撫民心,自然是明令禁止《魯班書》在民間流通。其次因為《魯班書》之中所夾雜著風水之術,而古代帝王陵寢的所在,或者是皇家龍脈的所在這都是依據風水之說的。
《魯班書》之中的風水之術屬於上上品,若是百姓精通之後,必定能夠預測出龍脈所在。皇室之中對於上天尤其看重,這龍脈更是世世代代庇佑皇家子孫的根基,若是被破壞了風水,那麼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這《魯班書》必須禁止。
魯班本班
1、 出發點是好的
三教九流乃是「佛教、道教和儒家」,而這「九流」又可以分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這些自然是依據在民間或者是朝廷之中所處的地位所決定的,而魯班的出發點正是為了工匠可以在民間或者是朝廷上站得住腳。
「上九流」乃是佛珠、上天、帝王以及權貴之人,而這中九流是「一流秀才二流醫,三流丹青四流皮,五流彈唱六流金,七僧八道九琴棋」。
可以看出工匠已經處於了社會的中下層,而官大一級壓死人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由於地位的低下,工匠等人在社會上是經常受到地方上一些惡霸的欺凌,而魯班的中下卷的一些風水之術或者是巫蠱之術,自然是這些徒子徒孫的保命方法。有了這些技術的傍身,工匠在從事職業之時,便會有著一定的威懾力,保證工匠不受到權貴之人的欺負。
2、初心改變
前文提到,《魯班書》又名《缺一門》,這裡面的詛咒便是出自於魯班。
祖師雖然為後代留下一手技藝,也寫下了一些符咒對抗惡勢力,但是魯班在經歷妻子去世之後,卻性情大變,再加上父親和母親的相繼去世,更使得魯班認為本書不祥。
魯班相繼失去父親、母親以及懷胎十月的妻子,正是《魯班書》存在於身邊的緣故。而魯班的詛咒自然也是應運而生,魯班認為《魯班書》的學習會使得所學之人孤獨終老,因而設下這種詛咒,以此來警示後人。
2、 魯班家人
魯班與妻子十分恩愛,但是魯班作為工匠的祖師爺自然是非常忙碌的。但是魯班那個時候已經是名聲大噪,各地請求魯班修繕的人時數不勝數,而就在魯班與妻子新婚不久,一位得道高僧便上門請求魯班幫忙修繕佛塔。
雖然魯班此人的發明確實是有些放蕩不羈,但是魯班對於神明還是有著一定的信仰的,所以對於修繕佛塔自然是欣然答應。但魯班也有苦惱,因為離家遠所以兩年之內是不能回家的,但是魯班與妻子是剛剛新婚不久正處於恩愛期,實在是捨不得分開。
有一日,魯班待在院子裡看著天上的小鳥,突然有了一個奇思妙想,那便是木鳶,而憑藉著木鳶的發明,魯班自然是每日工作完成之後都會回到家中與妻子恩愛。就這樣魯班每晚都是準時回到家中,妻子自然是不久便懷孕。
魯班回到家中,父母自然是沒有告知。所以當妻子懷孕之後,公婆自然是懷疑妻子出軌,而恰巧這個時候魯班及時趕到了家中。為了證明妻子的清白,魯班只好乘著木鳶演示了一次。魯班的父親對於木鳶自然是非常好奇,多番詢問之下,魯班自然是告訴了父親掌控木鳶的秘訣。
魯班的父親剛開始因為不熟悉木鳶的構造,自然是小心翼翼而且還是短途飛行,但是在逐漸熟悉木鳶的各種性能之後,便不顧當初魯班的勸說,幾乎一直都在天上遨遊。
而這一天,魯班的父親竟然一直憑藉著木鳶去了吳地。古人對於一些奇怪的但是不能解釋的事情,自然是恐懼的。所以這吳地的天空有了一個白鬍子的老爺爺,民眾自然是非常害怕的,不由分說便將木鳶砸落下來,並將魯班的父親亂棍打死。
而魯班的妻子也熟悉了木鳶的技能,也是經常在天空中遨遊。但是不料有一日魯班的妻子正在天空中遨遊時有了胎動,血液馬上便染紅了整個木鳶,而當初魯班設計的時候,木鳶是不能沾血的,所以沾血的木鳶失去了控制,妻子便跌落了下來。
4、魯班詛咒
魯班本意是幫助更多的有工匠技藝的人,但是夫妻和妻子皆是因為自己的發明而去世,不得不魯班懷疑這部書的詭異之處。所以為了讓後世之人免受妻離子散的痛苦,所以魯班特意將此書定義為「缺一門」,鰥寡孤獨殘這五類人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自然是不怕騷擾,但是其他健全之人卻是不得不防。
四、現代影響
由於《魯班書》被列為禁書,很多的篇幅其實已經失傳,所以到了現代若是想要找尋全書其實已經很多章節已經失傳,所以《魯班書》究竟有沒有奇妙之處,其實已經無從考究。
但是無論是什麼時候,儘管人們的科學意識已經構造完全,但是總有一些人是迷戀風水或者是八卦之說,所以《魯班書》在一定程度上對於這些人是痴迷之作。
結語:
魯班原本是想要憑藉著自己的技藝,為工匠在社會上謀求一個安身之所。但是妻子以及父親皆是因為自己的發明而去世,讓魯班不得不懷疑此書有著一定的妖術,所以為了警示或者是保護後人,便將此書定義為「缺一門」。
而《魯班書》中記載著一些八卦或者是風水之術,嚴重的危害到朝廷的根基,所以在魯班原本出發點的基礎上,被列為了禁書,以此來保證皇室統治之下的長久。
而隨著事件的更迭,加上歷朝歷代都為禁書,民間失傳皇家自然是也是逐漸沒落,到了如今已經很難找到《魯班書》的全文,但是還是不缺乏一些痴迷於風水之術的人追求此書,以達到長生不老或者是一夜暴富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