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梁啓超先生在《少年中國書》中講到這樣一句話,他認為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當代少年是否強,則代表祖國未來是否強。
自古英雄出少年,每個時代,都有一些優秀的少年走進我們大眾的視線。古代的神童甘羅,十歲就被拜為丞相,西漢名將霍去病,17歲領兵出徵獲得大勝,唐初四傑之一的駱賓王,七歲就能寫詩詞。他們都是那個時代優秀的青少年,是歷史上有名的少年成才代表。
如今中華民族許多少年不僅聰明,而且每逢大災大難的時候,總有那些可愛的少年站出來,比如著名的救火少年賴寧,他為保護公共財產,多次上山救火而犧牲的少年英雄。除此之外,在汶川地震中也出現了一名抗震英雄,他叫林浩,12年前的汶川地震中他才九歲,卻幹了許多了不起的事情。
災難無情,少年有情
2008年5月12日對於汶川人民來說是一個忘不了的日子,就在那天,林浩在汶川映秀鎮中心小學上課,和往常一樣整個學校都充滿了讀書聲,學生們在努力學習,整體氣氛特別好。
那天中午,風雲突變,教師裡突然劇烈晃動起來,由於地震突然,再加上震感過大,學校裡的許多學生和老師都沒有很好反應過來,有些學生因為動作慢了,在逃跑途中被壓在了教師廢墟之下了。林浩就是其中之一,他未能來得及跑出教室,就和其他幾個同學一起被壓在了那片廢墟中。
幸運的是,由於林浩等人身體體格較小,因此幾個學生擠在一片角落裡,還算是比較安全的。在廢墟下的林浩不僅沒有哭泣,而且還展現出了與他年齡不符的成熟和冷靜。林浩一邊自我鼓勵,要自己不要慌,一邊安慰那些害怕的女生。
與此同時,林浩也在想辦法自救,身材矮小矮小靈活的他,經歷了兩個多小時的攀爬,爬出了廢墟。原本林浩是可以走的,或者找那些大人們,但他非常具有責任感,為了救出更多的學生,林浩再次爬進廢墟中,經過艱難的救援,林浩將兩名學生背出來了。在這個過程中,林浩身上多處受傷,尤其是頭部,各種擦傷無數。
林浩的臨危不亂,加上他那種見義勇為的精神,在汶川地震中成了一段佳話。地震結束後的林浩被授予了抗震救災英雄稱號,這是他應該享受到的那份殊榮。在2008年的奧運會上,林浩成了年齡最小的國旗手,與姚明一起領著中國代表隊入場,在現場林浩不怯場,那種成熟坦然不輸給任何一個在場的人。
胸懷大志的訪林浩
地震後,有記者採訪林浩,問他以後的夢想是什麼?當時林浩面對全國觀眾說出了一句非常讓人感動的話,表示自己以後要考清華大學,將來想成為一名建築師,學習建築知識,造出不怕地震的房子,這種為社會服務的心,那種成熟的愛,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
地震後,林浩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力,在災後重建時,在全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下,林浩成立了自己的基金會,用於災後重建,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青少年,讓他們度過困難。林浩基金會同樣帶來很大影響,因此獲得了「影響世界的20位少年」等榮譽稱號,受到許多高層領導接見,他成了許多青少年的榜樣。
隨著後來的發展,林浩沒有選擇建築這條路,而是選擇進入了演藝圈,進入了影視行業。此後林浩開始從事唱歌和演員兩種角色,雖然林浩流量不及一線明星,知名度不是很高,但他許多角色也深入人心,比如那個「小四川」,演出了四川人的淳樸。
結語
雖然林浩沒能選擇進入建築學,但人生總是有那麼多的不確定,這個不能去強求別人。林浩憑藉他在危難中的表現,敢於冒著生命危險救出與自己同齡的孩子,那種責任與偉大,是許多大人都沒有的。
我們希望林浩未來能夠在自己的領域中有更好發展,也希望林浩的基金會為更多青少年提供幫助。相信林浩會用自己的行動,感染一批批的青少年,那種自強不息,危難時候挺身而出的精神,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參考資料《地震小英雄林浩這八年:與「小英雄」標籤艱難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