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現在還是過去,姓氏可以說是一個人最為重要的象徵之一,過去誕生了林林總總的姓氏,有著「百家姓」之說,實際上中國曆朝歷代以來,見於文獻的姓氏有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複姓2032個,三字姓也有146個。
這些姓氏更是千奇百怪,幾乎什麼字都有,而最為複雜的姓,莫過於爨字了,讀音作cuàn,一共有著30筆。
關於爨姓的起源,出自於周王朝時期官吏爨官,這是周朝時期在宮廷當中為王室成員烹製食物的灶官,也就是俗稱的火頭倌,負責掌管炊火,因此一些爨官的後代,隨即以此為姓氏,同樣,東漢時期班固也有叫做爨的封地,有後人憑此改姓。
說完最複雜的,那我們再來說說構造簡單的,中國就有這樣一個最生僻的姓氏,雖然筆畫只有三筆,然而不少人張口卻讀錯,你是否又能讀對呢?這個姓氏便是「彡」姓。
很多人最初會將其讀作「衫」,實際上這是錯誤的,作為姓氏,它發「xiǎn」音節,這個姓氏究竟出自於哪裡呢?
在最初「彡」出自於象形字,意思是使用羽毛來進行裝飾,清朝曹寅在詩文中寫道:「向晚泉聲偏聒耳,亂雲層石草彡彡」就是這個意思。在漢代的時候,一些隴西地區的羌民,用自己部落的名字作為姓氏,同時為了簡單方便,隨即以這個「彡」字作為姓氏。實際上「彡」字雖然結構簡單,但是很少出現在世人面前,為此「彡」姓也引發過不少故事。
根據明朝的《萬曆野獲編》記載:「天順甲科,有進士彡茂登第,時憲宗新即位,怪其姓罕見,問之首揆李賢,對云:『此字音陝,然而韻書未之見也!』」
在明憲宗天順年間,湖北公安也有一個叫做彡茂的進士成功考取了功名,明憲宗在翻取進士名錄的時候,不由得對這個叫做彡茂的人非常好奇,他也沒有見過這個字,更不知道怎麼讀,於是詢問內閣首相李賢,李賢則告訴陛下,這個字讀「陝」,因為太過於偏僻,因此常見的字典也就沒有收錄了。
明憲宗覺得「彡」太難辨認,因此決定賜彡茂改為「彡」姓氏。這一則故事同樣被記載到湖北的《公安縣誌》中:「陝茂,字一清。少有奇童之目,初姓彡,上問閣臣,以『陝』對,上命即用『陝』字,茂家遂有天朝賜姓額。」
而時間一轉到了現代,在2006年辦理二代身份證的時候,錄入戶口的民警發現,在山東菏澤的高莊村,也生活著200多位彡姓村民,不過當時因為語言庫沒有收錄「彡」這個字,因此系統也無法錄入,當地的派出所也建議這個姓氏的村民統一改名為「冼」姓。而不少人避免交流障礙,和生活中的不方便,不少「彡」姓的小孩,也紛紛改名為「冼」或者是「顯」,「彡」姓的人數也在逐漸減少,它也見證了一段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