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靜雯
新加坡和香港原則上同意建立雙邊「航空泡泡」,開通往返兩地的所有旅遊包括一般旅遊,旅客抵境後無須隔離或履行居家通知。
這是新加坡推出的首個「航空泡泡」(Air Travel Bubble),該安排將不限制旅客的旅行目的和行程,但旅客須接受冠病聚合酶鏈反應(PCR)拭子檢測,並呈陰性結果。
通過「航空泡泡」旅行的旅客也須乘搭專用航班,班機上不能有其他過境旅客或不屬於這項安排的旅客。
計劃料數周內推出
根據兩個地區的最新疫情情況和發展,「航空泡泡」的規模可通過增加或減少專用航班的數量,甚至暫停專用航班來調整。
新加坡交通部長王乙康與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前天(10月14日)透過視訊會議,原則上同意這項雙邊航空安排。該安排預計在數周內推出,其他細節將在日後公布。
王乙康說,新港兩地染病率較低,雙方都制定健全防疫措施,因此有信心能逐步開放雙邊旅行。(海峽時報)
王乙康昨天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新加坡和香港的染病率較低,而且雙方都制定了健全的防疫措施,因此有信心逐步開放雙邊旅行。
他說:「這是跨出的一小步,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為新加坡和香港都是區域甚至國際航空樞紐。兩個樞紐能控制疫情併合作建立『航空泡泡』,將能促成更多這類合作關係。」
戴著口罩的旅客昨天在新加坡樟宜機場抵境廳領取行李箱。(林澤銳攝)
IATA籲亞洲其他政府效仿
王乙康說,若出現不可預見的情況如病例激增等,這項安排可能得暫停,但新加坡目前應嘗試開放航空領域,以謹慎、穩定和安全的方式推行這項安排。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指出,「航空泡泡」計劃以檢測取代隔離措施有助於重開邊境,也讓乘客更有信心旅行,因此呼籲亞洲其他政府採取類似安排。
吳薇(45歲,兼職銀行職員)計劃在11月中帶女兒探訪在香港工作的丈夫,也準備好接受28天的隔離,因此對「航空泡泡」推出無須隔離的措施表示慶幸。
她受訪時說:「我很期待能有更多時間一家團聚,但希望政府能謹慎考慮所有細節,包括兩個地區不同檢測的可靠性,以及是否會在機場接觸到高風險旅客等。我之後也不打算頻密地飛往香港,會先觀察情況才決定。」
新加坡目前已單方面放寬對澳大利亞(不包括維多利亞州)、越南、汶萊和紐西蘭的旅客旅遊限制,讓他們抵境後無須履行居家通知。
新加坡也與汶萊、中國、日本、馬來西亞和韓國開闢互惠綠色通道(Reciprocal Green Lane),以進行必要的商務和公務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