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是自然界的智者,人懂得製造工具、使用工具,通過工具發展生產獲取資源,從而構建出強大的社會體系。然而,地球經歷了46億年的漫長歷史,人類的歷史才數百萬年,人並不是地球上唯一存在過的強者。
除了人以外,地球上還有過許多強大的生物,最為大家熟悉的就是恐龍了。其實認真列舉起來,恐龍之外的很多史前猛獸、猛禽戰鬥力都非一般的高,要是它們沒滅絕,人類站在它們面前也只是弱不禁風的小弟而已。
比如恐龍滅絕後地球上最大的陸地肉食動物「泰坦巨蟒」,這傢伙身長超過15米,體重超過兩千斤,身體最寬的地方超過1米;再比如生活在600萬年前的人類已知最大鳥類「阿根廷巨鷹」,這傢伙能以獅子為食,壽命和人類相差無幾。
南美洲的阿根廷草原也叫「潘帕斯草原」,翻譯成印第安語就是「沒有樹木的大草原」。這片草原西連安第斯山麓,東達大西洋岸,面積達76萬平方公裡,曾經是阿根廷巨鷹分布的區域,阿根廷巨鷹長著彎鉤狀喙角,你看它的長相就能猜出,它屬於肉食動物。
既然名字都叫「巨鷹」,體型當然要對得起名字。隼、鷹、、鷲、雕都屬於鷹類,我們以在中國分布範圍很廣的蒼鷹作對比,蒼鷹的身體長度可達0.6米,雙翼展開來長1.3米,雌鳥體重超過雄鳥,雌鳥體重一般在860克至1430克之間。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作為鷹界老祖宗,阿根廷巨鷹的身體長度可以達到8米,雙翼展開最長可達14米,體重最高可達300斤,這麼一個龐然大物杵在你面前,你可能要懷疑它並不是鳥類,而是一架小型的飛機。
阿根廷巨鷹如何翱翔天空是科學家們重點關注的問題,畢竟巨鷹體型太大,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鳥類大多體型偏小、體重偏輕,根據化石研究,阿根廷巨鷹應該和風神翼龍一樣使用滑翔飛行技能,也就是說它一般不直接從平地起飛,需要一定高度的起飛點。
只要飛起來,阿根廷巨鷹看起來就一點也不笨重了,它像一架專業偵查滑翔機那樣自由自在地飛,然後放低雙腳減速,最後張開巨大翅膀像降落傘一樣落地。作為草原上的巨無霸,阿根廷巨鷹捕捉了小型獵物後通常直接吞下去,連嚼都不嚼。
至於阿根廷巨鷹是否能像傳說中的一樣捕食獅子,通常認為,獅子生活的年代雖然可能與阿根廷巨鷹有重合,但獅子畢竟是陸地猛獸,體型偏大,阿根廷巨鷹無法啄殺,它通常撿食獅子的屍體,所以才有了「阿根廷巨鷹吃獅子」的流行說法。
根據科學家推測,阿根廷巨鷹當時生活的地方根本就沒有天敵,只是這種鳥很懶,就跟禿鷲一樣喜歡蹲守機會撿漏,能靠撿漏吃飯絕不主動進攻,而且它繁殖比較慢,大概每2年下一次蛋,幼鳥需要父母照顧16月才能獨立,真正長大成鷹需要十幾年。
這一生長過程已經和人類差不多了,因此阿根廷巨鷹雖然能活50到100年,媲美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人類的壽命,但它容易在幼年期夭折,最終走向滅絕之路,我們現在已經看不到真實的阿根廷巨鷹,不然其他的鷹類都要甘拜下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