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去過美國的同胞都存在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中國飛美國的飛機飛行軌跡不是直接從太平洋上空飛直線,而是通過北極圈的圓弧。這不是捨近求遠,繞了一大圈嗎?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看完你就知道了。
其實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平面地圖和球形地圖的差別。因為我們都知道地球它是一個球體。但是我們很多人平時裡接觸的都是平面地圖,自然而然由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線圖我們腦子裡面所想到的第一反應就是平面地圖。就拿上海和洛杉磯來說,我們自然而然的認為飛機一定是從上海起飛以後,向東飛越太平洋,從而進入美國洛杉磯。可是在地球儀上來看,把上海和洛杉磯連接起來卻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圓弧。
民航業把中國飛美國的最短距離稱為「大圓航線」。大圓航線就是通過北海道、堪察加、白令海和阿留申群島的圓弧。雖然是最短的距離,但是實際生活中,飛機不是設定起始點和終點就可以起飛的。除了考慮地理因數外,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
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天氣因素。從中國飛往美國時,在北半球北緯35°-65°之間存在盛行西風帶,風力強勁。飛機可以借風力飛行,這樣可以加快航速和減少燃油消耗。但是如果按同一條航線回程的話,飛機是頂風飛行。這樣的話飛往美國的航班的飛行時間要比飛回中國的飛行時間要少一到兩個小時。所以回程航班為了減小盛行西風的影響,就需要改變航線。
最後,按照規定洲際飛行飛機其航線必須要保證在任意時刻處在1—3小時內能在就近機場迫降。這樣就要求了飛機不能離陸地太遠。所以航空公司為了旅客和機乘人員的安全會選擇即近便又安全的航線。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讓中國飛美國的飛機繞了一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