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熱門詞彙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作為萬物分析的大數據更是站在網際網路的風口浪尖上,直接催熱了大學裡的大數據專業。
從IT時代進入DT時代,高校在大數據方向上設置了什麼專業,具體學什麼,就業怎麼樣,作為新興專業,考生如何報考?今天,就來談一談這個大家關注的熱門專業。
1.什麼叫大數據?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中國的網民人數已超7億,大數據的應用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你在網站上買書,商家就會根據你的喜好和其他購書者的評價給你推薦另外的書籍;手機定位數據和交通數據可以幫助城市規劃;甚至用戶的搜索習慣和股市都有很大關係。
在談到大數據的時候,人們往往知道的就是數據很大,但大數據≠大的數據。大數據,就是存儲在各種存儲介質中的海量的各種形態數據,具有5V特點,即: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價值密度)、Veracity(真實性)。大數據之「大」,不僅在於其「大容量」,更在於其「大價值」,並已成為除人力、土地、財務、技術之外的另一種重要的基礎資源。對各種存儲介質中海量信息的採集、存儲、分析、整合、控制而得到的數據就是大數據。大數據技術的意義不在於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於對這些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更好地輔助決策。
2.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本科專業中和大數據相對應的是「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它是2015年教育部公布的新增專業。2016年3月公布的《高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中,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中南大學3所高校首批獲批開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隨後第二年又有32所高校獲批「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兩次獲批的名單中顯示,該專業學制為四年,大部分為工學。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是個交叉性很強的專業,很難說完全歸屬於哪個獨立的學科。所以,不同的學校有的是信息學院申報,有的是計算機學院牽頭申報,有的設在統計學院,還有的在經管學院。像北京大學這個專業是放在理學下,授予理學學位。大多數是設在工學計算機門類下,授予的是工學學位。數據科學很早就存在,是個比較經典的學科,現在和大數據技術結合形成了這個專業。目前教育部設定的本科專業名稱為「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科名稱是「大數據技術與應用」。
3.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學什麼?
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該專業為例,專業知識結構包括數學、統計、計算機和大數據分析四大模塊,具體課程設置如下:
數學:數學分析一、數學分析二、高等代數、離散數學。統計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多元統計分析、隨機過程。計算機:數據機構、計算機組成原理、作業系統、資料庫系統原理、C++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Python與大數據分析、科學計算與Matlab應用、R語言等。大數據分析:數據科學導論、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信息檢索與數據處理、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計算、推薦系統原理、大數據分析技術基礎、數據可視化、大數據存儲與管理、大數據分析實踐等課程。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新興交叉複合型學科:以統計學、數學、計算機為三大支撐性學科;生物、醫學、環境科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為應用拓展性學科。此外還需學習數據採集、分析、處理軟體,學習數學建模軟體及計算機程式語言等,知識結構是二專多能複合的跨界人才(有專業知識、有數據思維)。根據各校偏重的專業方向,課程設置有所差異,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具體查看各校的專業和課程設置情況。
1.行業增速快 人才缺口大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智能終端的普及,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的交匯融合,引發了數據迅猛增長。新摩爾定律認為,人類有史以來的數據總量,每過18個月就會翻一番。而海量的數據蘊含著巨大生產力和商機。
2011年至2014年四年間,我國大數據處於起步階段,每年均增長在20%以上。2015年,大數據市場規模已達到98.9億元。2016年增速達到45%,超過160億元。預計2020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將超過8000億元,有望成世界第一數據資源大國。但數據開放度低、技術薄弱、人才缺失、行業應用不深入等都是產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根據領英發布《2016年中國最熱職位人才報告》顯示,有六類熱門職位的人才當前都處於供不應求狀態,稀缺程度各有不同,其中,數據分析人才的供給指數最低,僅為0.05,屬於高度稀缺。
目前的當務之急是解決大數據人才瓶頸問題,相關調查顯示,未來3-5年大數據人才缺口達到150萬之多。,但截至目前,中國大數據從業人員只有約30萬人。同時,大數據行業選才的標準也在不斷變化。初期,大數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ETL研發、系統架構開發、數據倉庫研究等偏硬體領域,以IT、計算機背景的人才居多。隨著大數據往各垂直領域延伸發展,對統計學、數學專業的人才,數據分析、數據挖掘、人工智慧等偏軟體領域的需求加大。
數據分析師現在需求就很旺盛了,2年工作經驗的月薪可達到8K,碩士學歷的數據分析師月薪可達到12K,5年工作經驗的可達到40萬至60萬元。
2.大數據主要就業方向
2015年9月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系統部署大數據發展工作。《綱要》明確提出了七方面政策機制,其中第六條就是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建立健全多層次、多類型的大數據人才培養體系。目前,大數據主要有三大就業方向:大數據系統研發類、大數據應用開發類和大數據分析類。具體崗位如下:
1.大數據系統架構師
大數據平臺搭建、系統設計、基礎設施。
2.大數據系統分析師
面向實際行業領域,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安全生命周期管理、分析和應用。
3.hadoop開發工程師。
解決大數據存儲問題。
4.數據分析師
不同行業中,專門從事行業數據搜集、整理、分析,並依據數據做出行業研究、評估和預測的專業人員。在工作中通過運用工具,提取、分析、呈現數據,實現數據的商業意義。
作為一名數據分析師,至少需要熟練SPSS、STATISTIC、Eviews、SAS、大數據魔鏡等數據分析軟體中的一門,至少能用Acess等進行資料庫開發,至少掌握一門數學軟體如matalab、mathmatics進行新模型的構建,至少掌握一門程式語言。總之,一個優秀的數據分析師,應該業務、管理、分析、工具、設計都不落下。
5.數據挖掘工程師
做數據挖掘要從海量數據中發現規律,這就需要一定的數學知識,最基本的比如線性代數、高等代數、凸優化、概率論等。經常會用到的語言包括Python、Java、C或者C++,我自己用Python或者Java比較多。有時用MapReduce寫程序,再用Hadoop或者Hyp來處理數據,如果用Python的話會和Spark相結合。
6.大數據可視化工程師
隨著大數據在人們工作及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大數據可視化也改變著人類的對信息的閱讀和理解方式。從百度遷徙到谷歌流感趨勢,再到阿里雲推出縣域經濟可視化產品,大數據技術和大數據可視化都是幕後的英雄。
1.院校開設情況
大數據人才的典型勝任特徵:善於做需求分析、寫代碼;善於與人溝通,喜歡探索未知;需要根據數據推演、分析、提出解決方案,有數據思維;需要持續保持學習狀態;內性格上能動能靜。
不同辦學層次的院校開設此專業,培養模式會有差異。例如,高職類院校學生由於數學基礎相對薄弱,會跟多偏向於工具的使用,如數據清洗、數據存儲以及數據可視化等相關工具的使用;本科院校會傾向於大數據相關基礎知識全面覆蓋性教學,在研究生段則會專攻某一技術領域,比如數據挖掘、數據分析、商業智能、人工智慧等。
在「教育部2015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中北京大學、中南大學、對外經貿大學成為首批開設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科專業的高校,隨後中國人民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復旦大學等32所高校成為第二批成功申請該專業的高校。至去年上半年,我國已有35所高校獲批「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科專業。經過一年的發展,申請院校成井噴式的增長,全國高校大數據教育聯盟通過教育部公示的申請2017年「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的院校來看,2017年申請院校高達263所,其中工學190所,理學73所。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是個交叉性強、跨學科的專業,很難說是完全歸屬與那個獨立的學科。高校牽頭申報的學院不同,培養重點和授予的學位可能不一樣。因為課程來自於不同的學院,也有高校是聯合一些學院單獨成立機構來申報。從名單可以看出,在大部分開設院校中該專業都屬於工學類,有個別院校將其歸屬在理學門類,授予理學學位。
有志於學習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的學生,可以從大學的傳統優勢領域和行業背景考慮選擇。比如,復旦大學的大數據技術本科專業是設在大數據學院下;北京大學是在數學院開設了該專業,偏數學的內容更多一些。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該專業設在信息學院,因為財經是學校傳統優勢,專業還會偏重經濟、金融等相關學科領域的知識。
2.報考注意事項
了解了大數據行業和大數據專業後,對於考生填報與大數據相關的熱門專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報考熱門專業和就業熱的專業並不一定是重合的,比如軟體、計算機、金融,這些專業的就業率實際並沒有那麼高,地質勘探、石油、遙感等專業,雖然報考時是冷門,但行業需求大,就業率更高。
2.選擇熱門專業,更需要考慮就業質量。專業就業好,是統計學意義,指的是平均收入水平高,比如金融專業的收入,比其他純文科專業的平均收入較高,但落實到個體層面,就業情況就不一樣了,尤其像金融專業是典型的名校高學歷好就業,但對於考試成績較低的同學來說,如果去一些普通院校、專科院校學習金融,最後就業情況可能還不如會計專業。
3.志願填報,除了專業,城市因素也很重要:如果想從事金融、網際網路的工作,更適合去一線城市,如果是去三、四線大學的學生可以考慮應用面比較廣的專業,就是各行各業都能用到的專業,比如會計專業,專科層次的會計和985層次的會計都有就業渠道。如果先選擇報考城市,也可以針對所在城市的行業特點選擇專業,比如沿海城市外貿相對發達,選擇國際貿易、外語類專業就業情況更好,比如武漢有光谷,選擇光電類專業更好就業。
4.最終家長和考生更需要考慮個人與專業匹配的問題,金融、計算機等熱門專業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學,好專業不見得對所有個體都是好的。
5.最後,考生報考時要注意,有的高校大數據專業是按大類招生,即按計算機大類,且只招理科生。
下面是人大、北郵、中南大學三校2017年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在五個省市的錄取數據。其中,人大的大數據專業歸統計學大類;北郵的大數據專業歸計算機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