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二戰結束後,世界存在著兩大陣營,一方以蘇聯為首,而另一方以美國為首。美國和蘇聯為了爭取更高的國際利益,展開了一場持續數十年的太空競賽。
蘇聯在上世紀50年代初便提出了探索月球的計劃,在上世紀59年,蘇聯便成功發射了首顆抵達月球附近的探測器。雖然蘇聯在無人探月這個領域多次取得了"歷史第一"的成績,但是載人登月的計劃卻進展得異常緩慢,而且隨著登月火箭發射連連失敗,蘇聯的登月之夢也化為了泡影。
在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11號成功登上了月球,一直到1972年,美國的6次成功登月為地球帶回了將近400千克的月巖石和土壤。
珍貴禮物引發的疑案
如何處理和保存這些珍貴的樣本呢?美國先是將這些珍貴的印象分給了每一個州一部分,但是並不是每個周都對這些樣品很愛惜。有許多州發生的樣品被丟棄盜竊的現象。
而且美國政府還把這些珍貴的樣品當成了外交工具,先後向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贈送了土壤樣本,其中就包括了荷蘭。
在上世紀的1971年時,基辛格為了拉攏中國,曾秘密訪問中國,在訪問結束後,他代表美國政府贈送了中國一克的月球土壤。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土壤樣本上面的美國國旗,曾經被阿波羅號帶到過月球,由此事也可以反映出當時中美關係的融洽。美國到處"撒土"的做法在國際上贏得了許多讚譽,但是隨之而來的一件事,卻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美國贈予荷蘭的月石被曝光是假的,當然這裡所說的並不是美國官方所贈予荷蘭官方的,而是荷蘭的前總理自己收藏的一塊月石。這塊月石是在1969年的時候,美國大使作為私人禮物送給荷蘭前總理的。
當時美國阿波羅的三位太空人到荷蘭訪問,他們受到了荷蘭百姓英雄一樣的歡迎。在荷蘭前總理去世後,他的後人在整理遺物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小箱子。這個小箱子裡面裝著一塊石頭和一張製作精美的卡片。正如《詩經》:"投我以桃,報之以李",這是他們友誼的見證。
根據卡片上所寫的內容,他的子女推測這就是當年美國大使贈送的那塊月球巖石。因為這塊巖石的意義重大,所以他的家人經過反覆商議後決定,將此捐贈給國家博物館代為收藏。從此以後,這塊石頭一直是博物館中最受歡迎的展覽品之一,為了保證她的安全,博物館還為其買了一份價值30萬英鎊的天價保險。
然而在2006年,一位物理學家在博物館參觀這塊月石時,卻發現了問題。因為在當年10月份的時候,阿波羅號返回地球還沒有多久,後續的一系列工作還在進行中,所以美國不可能在這麼快的時間內,將一塊如此大的珍貴樣本送給別人。而且雖然在後來美國政府向世界上許多國家贈送了大量的月球石標本,但是這些標本都只有幾克。為此博物館決定將這塊石頭交給石材專家進行測定檢驗,經過一系列的檢驗研究後,得出的結論令人匪夷所思,這塊石頭只是一塊地球上常見的木化石。
"假月石"引起的爭執
這件事的發生在國際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有許多機構和個人質疑美國的登月是造假宣傳。
其影響驚動了美國的NASA,經過仔細的調查, NASA宣稱目前並沒有查到取用登記以及關於送禮時間和收禮方的記錄,而且美國贈送給其他國家的樣本多為月球的土壤,即使是月巖,也都是被分割成一克左右的小樣本,從來沒有贈送過大塊的月石樣本。
而這次世界背後的真相,隨著當事人的離去,我們可能永遠也無法知道,這究竟是大使和前總理開的玩笑,亦或是大使在不明白真相的情況下誤送了一塊假月石。
月球和地球有著很大的相似性,他們表面都是被一層疏鬆的顆粒巖石覆蓋,在地球這就是我們腳下的泥土。
而在月球他們通常被稱為月壤,是受到各種損失撞擊宇宙射線轟炸而形成的細小巖石顆粒。
在這些細小的巖石顆粒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人們可以通過分析月球的土壤,得知月球主體的構成,還有月球表面所處在的狀態。科學家還可以通過對月球巖石的分析,了解月球中所含有的礦物,以此來設計出更適合在月球表面執行任務的太空飛行器。
後來美國為了證明自身的清白,對外公開了關於月球土壤樣本的分析數據,結果和蘇聯公開的數據在很多方面都是一致的。為了證明自己確實登月成功,美國和蘇聯還互相交換了自己的樣品進行檢驗,檢驗後都確認對方的樣本是真實的。
顯然我們可以知道美國人確實是登上了月球,因為在當時的冷戰時期,蘇聯人是最希望美國出醜的,然而美國的標本可以通過蘇聯的分析,足以證明其樣本的真實性。
結語:
其實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的月球樣本,以及人們在地球上得到的月球隕石,在高倍的放電顯微鏡下,都可以看到納米級的共性特點,這些特點是目前人類尚無法偽造出來的。
最近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射了自己的月球探測器,有許多證據被重新發現。比如比如可以拍攝到阿波羅飛船的著陸痕跡,還有當年美國航天員放置在月球上的各種儀器。
至於為什麼美國大使贈與荷蘭的那塊月石是假的,至今也沒有人可以解釋明白其中的原因,但是美國當年贈予中國的那一克月壤,卻是真真實實的月壤,中國通過對樣本的分析,得到了大量關於月球表面的詳細數據,為無人月球探測器的設計提供了指引,甚至可以說,是美國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中國航天的進展,我們和美國在科研方面也如《史記》記載"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參考材料:《史記》《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