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發生變化的現象。
2、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
4、凸透鏡成像: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 f<v<2f),如照相機;
(2)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像距:v>2f)。如幻燈機。
(3)物體在焦距之內(u<f) ,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5、作光路圖注意事項:
(1).要藉助工具作圖;
(2)是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畫虛線;
(3)光線要帶箭頭,光線與光線之間要連接好,不要斷開;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圖時,應先在入射點作出法線(虛線),然後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或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係作出光線;
(5)光發生折射時,處於空氣中的那個角較大;
(6)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發散後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相交在虛焦點,上;
(7)平面鏡成像時,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經過鏡後的像;
(8)畫透 鏡時,一定 要在透鏡內畫上斜線作陰影表示實心。
6、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機,晶狀體相當於照相機的鏡頭(凸透鏡),視網膜相當於照相機內的膠片。
7、
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鏡;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鏡。
8、
望遠鏡能使遠處的物體在近處成像,其中伽利略望遠鏡目鏡是凹透鏡,物鏡是凸透鏡;克卜勒望遠鏡目鏡物鏡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長,目鏡焦距短)。
9、顯微鏡的目鏡物鏡也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短,目鏡焦距長)。
1.當光從空氣斜射進入玻璃中時,會發生折射,如圖所示.畫出的折射光路,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根據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由空氣斜射入玻璃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折射角小於入射角;而圖中折射角大於入射角.故A錯誤;
B、根據光的折射定律可知,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而圖中折射光線、入射光線位於法線同側.故B錯誤;
C、根據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由空氣斜射入玻璃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折射角小於入射角.故C正確;
D、根據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由空氣斜射入玻璃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折射角小於入射角,而圖中折射光線沒有發生偏折.故D錯誤.
2.(2017•上海)光從空氣傾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為60°,折射角可能為( )
A、0°
B、35°
C、60°
D、90°
【答案】B
【解析】根據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入射角為60°,折射角小於入射角.故B可能正確,ACD一定錯誤. 故選B.
【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光由空氣斜射進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質斜射進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3.如圖所示,水中鉛筆會變「折」,這是一種常見的光學現象,下列詩句中也蘊含此種現象的是(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C、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D、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答案】D
【解析】插入水中的鉛筆,由於鉛筆反射的光線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傳播方向發生了偏折,遠離法線,折射角大於入射角,所以看到鉛筆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彎折.此時看到的「鉛筆」實際上是鉛筆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A、看到明月光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錯誤;
B、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是倒影,屬於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象,故B錯誤;
C、通過酒看到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錯誤;
D、看到水底和水中的魚是光的折射現象,故D正確.
覺得這篇文章能戳中你的心,點亮【在看】,讓更多人看到。期待同學們在下方留言「每日打卡」,讓我看到你們的堅持!悄咪咪問下你們,最近在家學習,想看什麼樣的文章和學習資料呢?
來源:本文素材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謹以致謝,如有侵權立即刪除!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平臺:中考物理 ID:zkwl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