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福建省科技廳公布2020年第三批入庫的
62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
16家南安企業上榜!
記者了解到,這16家企業分別是勝利閥門有限公司、福建閩山消防有限公司、德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昌德膠業科技有限公司、滬消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本興閥門製造有限公司、百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泉州市因泰電池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安市天發石材有限公司、南安市環亞泡塑企業有限公司、泉州市滬航閥門製造有限公司、滬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復興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泉州一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泉州世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津高閥門製造有限公司,主要集中在閥門、消防器材、石材、新材料等領域。
科技創新是南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以德林智能公司為例,今年2月,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德林智能公司在最短時間內生產出「南安製造」的首臺平面口罩機。研發攻關中,也離不開南安市政府相關部門及裝備製造協會的推動。
南安市裝備製造業協會會長周泗進介紹,接到任務第二天,南安市政府牽線德林智能與廈門誠德創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成立口罩機設備項目攻關組,由德林智能有關人員任生產製造總負責人,提供全面的配套工藝支持,雙方緊密配合共同籌備口罩機生產製造工作。南安市工信局出具聯絡函,聯絡晉江、廈門及周邊所需要的配套廠商;裝備製造業協會組織了10多家企業,協助配件的加工生產。最終,短短15天內,德林智能公司實現了口罩機從無到有的快速轉型。
「核心技術就是生產力。」這點在滬航科技體現得尤為明顯。近年來,滬航科技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與蘭州理工大學等多家院校達成合作關係,並成立了蘭州理工大學-滬航科技集團閥門技術研發中心,致力於科技型產品的研發,推動產業關鍵技術升級。
2018年8月5日,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現場會在晉江舉行,滬航科技董事長陳思良出席現場,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陳思良介紹,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龍湖取水泵站的主廠房有3個機組,每個機組分別由水泵、電機和3組閥門組成。其中,閥門全部採用滬航的產品,包括無漩渦節能水泵控制閥、雙向承壓蝶閥、伸縮節等。
眼下,該公司總投資8000萬元的「滬航大口徑球鐵閥門生產項目」正如火如荼建設中,有望於2021年4月投入使用。
「從鑄造源頭推動閥門產品向高內在品質、大口徑方向發展,必將有力促進南安閥門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滬航科技辦公室主任謝洪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