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基礎知識
一、單項選擇題
1、化學爆炸是指由於物質積聚氧化或分解產生溫度、壓力增加或兩者同時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現象,其不包括( )。
A、炸藥爆炸
B、可燃氣體爆炸
C、可燃粉塵爆炸
D、鍋爐爆炸
2、 爆炸極限是評定可燃氣體火災危險性大小的依據,爆炸範圍越( ),下限越低,火災危險性就越大。
A、大
B、小
C、高
D、低
3、對於粉塵爆炸而言,其顆粒越細小,則其表面積越大,氧吸附也越( ),在空中懸浮時間越長,爆炸危險性越大。
A、大
B、小
C、多
D、少
4、最小點火能量是指每一種氣體爆炸混合物,其起爆所需的( )點火能量,低於該能量,混合物就不爆炸,目前都採用mJ作為最小點火能量的單位。
A、最大
B、最小
C、最高
D、最多
5、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後,遇火源會發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濃度範圍,稱為爆炸極限,其中能引起爆炸的最高濃度稱爆炸上限,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濃度稱爆炸下限,上線和下限之間的間隔稱爆炸範圍,例如甲烷的爆炸範圍是( )。
A、4%—75%
B、3%—12%
C、5%—15%
D、2%—9%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化學爆炸是指由於物質急劇氧化或分解產生溫度、壓力增加或兩者同時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現象。化學爆炸前後,物質的化學成分和性質均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其包括炸藥爆炸、可燃氣體爆炸和可燃粉塵爆炸。因此,不包括「鍋爐爆炸」,即正確答案為D。
【考點來源】《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20~21頁。
2.【答案】A
【解析】爆炸極限是評定可燃氣體火災危險性大小的依據,爆炸範圍越大,下限越低,火災危險性就越大。此題還考察了用詞妥當性問題,如C中的「高」和A中的「大」,通常,爆炸極限用「高、低」描述合理,爆炸範圍用「大、小」合理,根據題意,正確答案為A。
【考點來源】《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24頁。
3.【答案】C
【解析】可燃性粉塵因其燃燒熱的高低、氧化速度的快慢、帶電的難易、含揮發物質的多少而具有不同的燃燒爆炸特性;其中顆粒越細小其表面積越大,氧吸附也越多,在空中懸浮時間越長,爆炸危險性越大。因此,正確答案為C,而A不符合題意描述。
【考點來源】《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21~22頁。
4.【答案】B
【解析】所謂最小點火能量,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種氣體爆炸混合物,都有起爆的最小點火能量,低於該能量,混合物就不爆炸,目前都採用mJ作為最小點火能量的單位,即其有一個下限值;從另一個角度看,起爆能量可以很大,即沒有上限值,因此,A、C、D均不正確,即正確答案為B。
【考點來源】《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24頁。
5.【答案】C
【解析】如下表所示為部分可燃氣體的爆炸極限對應的爆炸範圍,可見,正確答案為C。
物質名稱 在空氣中(%)
下限 上限
氫氣 4.0 75.0
乙炔 2.5 82.0
甲烷 5.0 15.0
乙烷 3.0 12.45
氨 15.0 28.0
一氧化碳 12.5 74.0
【考點來源】《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22頁
二、多項選擇題
1、按物質產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質分類,通常將爆炸分為()等幾種。
A、物理爆炸
B、粉塵爆炸
C、化學爆炸
D、炸藥爆炸
E、核爆炸
2、化學爆炸是指由於物質急劇氧化或分解產生溫度、壓力增加或兩者同時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現象,其可分為( )。
A、炸藥爆炸
B、可燃氣體爆炸
C、可燃粉塵爆炸
D、鍋爐爆炸
E、瓦斯爆炸
3、下列選項中,()屬於化學火源。
A、明火
B、撞擊
C、摩擦
D、化學反應熱
E、自燃
1.【答案】A、C、E
【解析】按物質產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質分類,通常將爆炸分為物理爆炸、化學爆炸和核爆炸三種,其中物理爆炸和化學爆炸最為常見。根據題意,正確答案為A、C、E,而B、D屬於化學爆炸。 【考點來源】《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20頁。
2.【答案】A、B、C
【解析】化學爆炸是指由於物質急劇氧化或分解產生溫度、壓力增加或兩者同時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現象。化學爆炸前後,物質的化學成分和性質均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其包括炸藥爆炸、可燃氣體爆炸和可燃粉塵爆炸。因此,不包括「鍋爐爆炸」「瓦斯爆炸」,即正確答案為A、B、C。
【考點來源】《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20頁。
3.【答案】A、D、E
【解析】引火源是發生爆炸的必要條件之一,常見引起爆炸的引火源主要有機械火源、熱火源、電火源及化學火源,如下表所示,故正確答案為A、D、E。
火源類別 火源舉例
機械火源 撞擊、摩擦
熱火源 高溫熱表面、日光照射並聚焦
電火源 電火花、精電火花、雷電
化學火源 明火、化學反應熱、發熱自燃
【考點來源】《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25頁。
三、簡答題
1、爆炸極限在消防上的應用有哪些?
答:爆炸極限在消防上的應用主要體現在:
A、爆炸極限是評定可燃氣體火災危害性大小的依據,爆炸範圍越大,下限越低,火災危險性就越大。
B、爆炸極限是評定氣體產生、儲存場所火險類別的依據,也是選擇電氣防爆形式的依據。
C、根據爆炸極限確定確定建築物耐火等級、層數、面積、防火牆佔地面積、安全疏散距離和滅火設施。
D、根據爆炸極限確定安全操作規程。
【考點來源】《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24頁。
2、引起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有哪些?
答:引起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有:
A、物料原因:生產中使用的原料、中間體和產品大多是有火災、爆炸危險性的可燃物。
B、作業行為原因:如違反操作規程、違章作業;生產和生活用火不慎,亂用爐火、燈火等。
C、生產設備原因:如選材不當或材料質量有問題,二致設備存在先天性缺陷;由於腐蝕、超溫、超壓等而致破損、失靈、機械強度下降等。
D、生產工藝原因:如物料的加熱方式方法不當,致使引燃引爆物料;對工藝性火花控制不力而致形成引火源等。
此外,還有如防火、停水、停電、損壞設備及地震、颱風、雷擊等自然災害也同樣可能會引發爆炸。
【考點來源】《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24~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