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詞:鄒勁松
作曲:車維
演唱:朱莎
霜降時節,
富樂菊澄澄。
冷源洞口人如織,
都是仙遊客,
足音說相思。
那年劉郎大軍至,
夜夜笙簫,
蜀道壯士歸。
一夜閒雲敲魂碎,
夢醒獨坐,
月枯人未醉。
都說黃金帶甲回,
仙魚橋頭人憔悴。
斯人去矣,
斯人去矣,
淚滿芙蓉溪。
傳道白帝化彩雲,
留得年年富樂,
菊香黃葉飛。
留得年年富樂,
長醉不更歸。
「霜降時節,富樂菊澄澄。冷源洞口人如織,都是仙遊客,足音說相思……」
初冬時節,綿陽富樂山公園內,菊花恣意盛放,一首《菊香傾城》伴著花香舒緩流淌。古典的音樂風格,講述傳奇女子「菊香」1800年來連綿不絕的相思,撩撥著人們忍不住走向菊花叢,去感受一座城市留下的歷史文化氣息。
一年一度的富樂山菊展,早已成為綿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年的綿陽市第三十九屆菊展暨富樂山第三十三屆菊展,因為那首《菊香傾城》,多了幾分特別的人情味。
綿陽市的菊展始於1982年,隨著富樂山風景區豫州園的建成開放,綿陽市菊展在1988年遷至富樂山。當時的規模不大,但「小巧玲瓏間的富貴雅致」,讓富樂山菊展的名聲一下子就傳揚開來。
在歌曲《菊香傾城》中,以綿陽富樂山一年一度菊展舉辦的時間為切入點,講述每年「霜降時節」富樂山到處都是盛放的菊花,當年劉備避暑的冷源洞口遊人如織,但卻「都是仙遊客」,唯有「足音說相思」。
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就這樣開始了。與這個故事相伴的,是公元211年劉備入蜀,與益州牧劉璋相會於東山(今富樂山)之巔「歡宴百日」,酒興正酣,遙望蜀地的繁榮與富庶,劉備發出「富哉,今日之樂乎」的感嘆,富樂山由此得名。
在歌曲《菊香傾城》中,還融入蜀道、仙魚橋、芙蓉溪等綿陽的文化地標,與菊花、富樂遙相呼應。這些人文符號,從歷史到現實、從人文景觀到地域風情,在不經意間就觸發出內心深處那脆弱的柔情。
淡淡的憂傷,濃濃的思念,是《菊香傾城》最直接的表達。這首歌曲以菊花為線索,將一個普通女子與亂世英雄串聯在一起,在不斷的場景切換中,為綿陽富樂山與菊花賦予人文內涵。
「都說黃金帶甲回,仙魚橋頭人憔悴。斯人去矣,斯人去矣,淚滿芙蓉溪……」這是《菊香傾城》中的一段。
這段悽美的歌詞,從「人憔悴」到「淚滿芙蓉溪」,表達的情感竟然是如此沉重。詞作者鄒勁松說,《菊香傾城》以一位女子的視角,去述說心中的思念之情。這樣的表達,也是人文情懷的釋放。
鄒勁松就職於綿陽市住建委,負責單位的機關黨建,分管系統內的文化建設。早在2018年,他在單位的民主生活會上提出,在綿陽的城市建設中,應該加大對文化的關注,這樣才能拉近與普通百姓的距離。
對文化的關注,正是人文情懷的表達,而「城市建設中的文化關注,音樂或許是一個最直接的方式」,這對擅長古體詩寫作的鄒勁松而言,似乎並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根據設想,他計劃從綿陽的公園入手,再擴展到城區的街巷,為綿陽城市的角落,留下特別的文化符號。
構思,並不刻意,但鄒勁松有空就會思考,尋找創作的切入點。
2019年10月9日,寒露節氣的第二天。鄒勁松於當天凌晨4時48分,在微信朋友圈裡發文,「今日醒得早了,想起富樂山的菊花快到時節了,突然冒出些句子來」。那些句子,就是《菊香傾城》的歌詞,從構思到寫作完成,過去了半年時間。
此後,鄒勁松還為南山公園創作出《春湧涪江》,為西山公園寫出《紫薇樹下》。這樣的創作,依然是一位文藝寫作者對一座城市的情懷表達。
菊香傳說
「傳道白帝化彩雲,留得年年富樂,菊香黃葉飛……」《菊香傾城》中的這段歌詞,流淌的是思念無果帶來的無盡惆悵。
這位惆悵的思念者,就是菊香。
在鄒勁松看來,富樂山下,芙蓉溪畔,飄香的菊花一定是有故事的↓
當年,劉備、劉璋相會東山,至少可以肯定當時的東山「是古涪縣具有代表性的景點」,山水風光自不用說,有著3000年種植歷史的菊花,沒準在富樂山就有。
在普通百姓眼裡,劉備無疑是名噪一時的大英雄,而劉備、劉璋的百日歡宴,不僅僅只是單純的飲酒。在歌舞宴樂之風盛行的漢代,那「百日裡一定是歌舞相伴」。表演者中有一位名叫菊香的女子,她富有家學、感情細膩、眼界高遠,執著而熱烈,思想深邃,有著文人雅士般的品格,與菊花的品質是相符合的。
富樂山有玉泉山,也有玉女,那玉女就是當年的菊香?或許,偶然間的一面之緣,讓菊香對大英雄劉備暗生情愫。但是,漢代的歌舞姬社會地位卑微,身份的懸殊讓她只能將情感藏在心底。
劉備圖謀的是光復漢室,從「涪城會」之後進駐葭萌關,再到後來拿下西川建立蜀漢政權,他哪裡能想到涪縣那位名叫菊香的女子?而菊香只能獨自空想,始終等不回她所仰慕的「劉郎」。待到劉備身死白帝城,「菊香再也沒了念想,頓時香消玉殞,化作滿山菊花」。
菊香的故事,只是文藝創作的臆想。但鄒勁松認為,歌曲《菊香傾城》讓富樂山的菊花多了人文內涵,遊客在賞花的過程中,聽著這一首歌感受菊香的故事,那朵朵菊花的人情味就會越來越濃。
綿陽市文化館幹部車維拿到《菊香傾城》的歌詞後,感覺「太深奧了」,不知道該怎樣入手。
車維與鄒勁松,曾經多次合作。2019年兩人合作完成歌曲《永遠的黃河泰山》,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那時他們就相約,「合作10首能傳下去的歌曲」。對於《菊香傾城》,兩人共同的想法是,「寧可花費的時間長一點,也要磨出一個好作品來」。
反覆溝通交流,車維讀懂了《菊香傾城》。對音樂創作而言,歌詞是第一位的,他認為這首歌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最開始,他只是想「寫好一首歌」,但在聽了歌曲背後的故事後,他的創作思維發生了改變,決定「用音樂講好一段故事」。
正式譜曲是2020年9月。車維將《菊香傾城》切分為五個場景,歌曲「沒有前奏」,直接從菊展開始,看到遊客的內心獨白,慢慢回憶當年,閃現出劉備的英姿,再講述一個悽美的故事。劉備去世後,她只能發出內心的感嘆。
「從風格上看,《菊香傾城》不是典型的流行歌曲,更像一個有故事的音樂劇。」在創作中,車維對每個場景進行轉調,讓故事的場景更加清晰,中途他還用音樂杜撰出一個場景,用樂器去描述菊香見到劉備時的激動與驚喜。
譜曲完成,鄒勁松聽了不下二十次,認為「這就是我想要的那種感覺」。之後是聯繫歌手演唱、錄音,富樂山菊展開始後,《菊香傾城》在網絡音樂平臺正式上線,並在富樂山的菊展點位播放。在漫山菊花中,那音樂帶來一道道流淌的文化印跡,讓今年的富樂山菊花多了幾分唯美的詩意。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張登軍/文 視覺綿陽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