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冬至具體時間陽曆時刻:
2020年12月21日18:02:12
陰曆日期:冬月(小)初七星期一
開始時刻:2020年12月21日18:02
結束時刻:2021年1月5日11:23冬至簡介冬至這一天,太陽黃經為270°,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而冬至以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長了。
冬至習俗吃餃子: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餛飩麵: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
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紅豆糯米飯: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冬至節氣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十分重要
其地位僅次於新年
所以也有「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別名
除了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習俗以外
這天最為熟悉的一個活動就是數九
目前尚不清楚數九的習俗開始於何時
但至少在我國的南北朝時期已經流行
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中就寫道:
「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
具體意思就是說從冬至算起
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天氣就暖和了
因為此習俗,人們把冬至也稱為「數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