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上萬鸚鵡死於腹瀉 疑遭不明病毒感染(圖)

2020-11-25 南海網

  即墨上萬鸚鵡死於腹瀉 疑遭不明病毒感染  

  早報訊「我養的鸚鵡不知得了什麼怪病,天天拉肚子,已經病死了許多了。」昨天上午,即墨田橫鎮周戈莊的劉先生撥打早報熱線82888000向記者求救。隨後,記者趕到現場了解到,豐城和田橫兩鎮的200多家鸚鵡養殖戶都發生了類似情況。

  不明原因腹瀉死亡

  「眼瞅著養了那麼久的鸚鵡一隻只病死,太心疼了!」昨天上午,劉先生指著剛剛病死的鸚鵡說,10多天前,他養的500多對鸚鵡開始出現拉肚子症狀,劉先生以為是普通小病,就給這些鸚鵡餵了些土黴素。但幾天過後,鸚鵡拉肚子的症狀不但沒減輕,反而更加嚴重了,最多一天死亡上百隻。劉先生翻遍書本查不到原因,便去請教即墨有關部門的專家,但也沒找出原因。眼看平時活蹦亂跳的鸚鵡就這樣不明原因的死去,劉先生一家十分痛心。

  小鸚鵡也被染上病

  隨後,記者驅車趕到豐城鎮,在一家養殖戶家裡看到,死亡的鸚鵡中還有許多是剛孵化不久的小鸚鵡。養殖戶說,前幾天只是一些長大的鸚鵡死亡,但這幾天開始波及到小鸚鵡,除了拉稀,就是全身浮腫,然後很快死去。據了解,田橫鎮和豐城鎮共有200多家鸚鵡養殖戶,每戶最多養殖上千對,最少的也不下300對,近期兩鎮約有5萬多隻鸚鵡患上了這種怪病,一周內,約有上萬隻鸚鵡病死了。

  急等專家來支高招

  「再這樣下去,我們養的鸚鵡就要死光了。」昨天上午,豐城鎮一名鸚鵡養殖戶心疼地說,現在的觀賞鸚鵡可以賣到10元一對,如果鸚鵡再這樣死下去,養殖戶的損失可就大了。

  一李姓養殖戶說,最近,他們拿著病死的小鸚鵡到青島動物疾病防控中心檢測化驗,工作人員稱,腹瀉的鸚鵡可能是遭到病毒感染,但要進一步化驗才能確定病因。即墨兩鎮的養殖戶向讀者求助,如果有這方面的專家能破解此病,請儘早與早報熱線82888000聯繫。(康曉歡魯 松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豬的流行性腹瀉病毒CoV能夠感染人類原代細胞
    豬急性腹瀉症候群冠狀病毒(SADS-CoV)是一種新發現的高致病性病毒,可能是由近緣的HKU2蝙蝠冠狀病毒進化而來,在我國和其他地區的鼻蝠中流行。)(上圖)SADS-CoV野生型和tRFP感染性克隆在Vero-CCL-81(A)和LLC-PK1(B)培養中的生長比較。
  • 嘔吐、腹瀉,多地出現孩子感染!這種病毒進入高發季
    後經疾控中心檢測發現 為諾如病毒感染 福州有學生感染諾如病毒 11月13日,福州市民陳女士說,從11月10日起,自己孩子及同學出現腹瀉現象。
  • 某大學265名學生腹瀉嘔吐,部分確認感染諾如病毒!如何預防?
    9月4日晚,西北民族大學官博發布關於265位同學出現腹瀉、嘔吐以及發熱等症狀的通報。 從2日起,該學校多位學生出現腹瀉、嘔吐症狀,經多部門進行實地調查,取樣檢測,確認校內學生是感染諾如病毒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出現。
  • 孩子嘔吐、腹瀉 當心是中了「諾如病毒」!
    近期,被稱「冬季嘔吐病」的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在全國各地相繼暴發,有的幼兒園、中小學都因此停課。對此,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許紅梅主任醫師介紹,諾如病毒全年均可發病,10月到次年3月是高發季節,近年來該病毒是嬰幼兒感染性腹瀉的主要病原體。
  • 諾如病毒,腹瀉爆發的常見「肇事者」
    圖片來源:news-medical.net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流行地區極為廣泛,20世紀70、80年代世界上發生的非細菌性腹瀉爆發中19%-42%是它的「傑作」。美國的流行則更加嚴重,1976-1981年美國成人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爆發流行中有42%是由它引起的。
  • 謹防秋季輪狀病毒引起腹瀉
    來源:新浪財經9月29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謹防秋季輪狀病毒引起腹瀉》。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腸上皮細胞,從而造成細胞損傷,引起腹瀉。輪狀病毒每年在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徑為糞-口途徑,臨床表現為急性胃腸炎,呈滲透性腹瀉病,病程一般為7天,發熱持續3天,嘔吐2-3天,腹瀉5天。嚴重出現脫水症狀。輪狀病毒性腸炎易交叉感染,需防止「病從口入」。1.注意餵養衛生不給寶寶吃不潔和變質的食物,乳品的保存要防汙染,奶具、食具、便器、玩具和設備要定期消毒。
  • 四川一幼兒園50多名學生集體嘔吐腹瀉,確認感染諾如病毒
    起諾如病毒感染,涉及病例約1500例,在中國5歲以下兒童中,15%左右的腹瀉問題都與它有關。 讓我們一起來科普一下諾如病毒的有關知識,諾如病毒又稱諾瓦克病毒,是一種常見的RNA病毒,95%以上的病毒性腹瀉都由它引起,它是引發非細菌性急性腸胃炎的最常見病毒,傳播速度很快,傳播的途徑有很多,如通過糞口、食物、飲水、密切接觸和氣溶膠等,冬春季是高發季節。
  • 即墨一幼兒園多名孩子感染諾如病毒 已消毒整改
    「孩子在學校吃了一頓餃子,當天就出現了腹瀉、發燒等症狀。」即墨一家幼兒園的孩子家長趙女士向青島早報熱線82888000反映。觀海新聞記者採訪了解到,即墨區衛健局、教體局等多部門聯合調查發現,腹瀉等症狀是諾如病毒感染所致,並不是食物的問題,目前相關部門已對該幼兒園進行了消毒、整改處理。現在幼兒園已經恢復正常秩序。
  • 小兒腹瀉病-諾如病毒和輪狀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感染的患兒的主要表現為,住院後期出現嘔吐、腹瀉症狀,多數先吐後瀉,以致脫水。 輪狀病毒感染初期症狀像感冒 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腸炎,常見於每年10月中下旬至次年的2月份,主要感染群體為免疫力差的嬰幼兒,也是5歲以下兒童腹瀉的首要病因。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們在感染一次輪狀病毒後,依然有多次感染的可能。
  • 多地爆發諾如病毒感染 它到底是什麼?竟引起38名兒童腹瀉嘔吐
    10月21日,大化曦龍灣幼兒園16名幼兒相繼出現嘔吐、腹痛症狀,經醫院檢測,工作人員在小孩嘔吐物中檢測出諾如病毒,初步分析因感染諾如病毒引起。9月24日,四川省成都市某幼兒園11名兒童回家後持續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
  • 豬病毒性腹瀉三聯活疫苗研發成功並應用
    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和豬輪狀病毒感染是哺乳仔豬死亡的「第一殺手」,尤其是7日齡以內仔豬感染後死亡率可高達100%,每年經濟損失超過100億元。  我國科研人員歷經12年科學攻關,發明了我國首個安全、高效的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豬輪狀病毒三聯活疫苗(以下簡稱豬病毒性腹瀉三聯活疫苗),填補了我國無豬輪狀病毒疫苗及豬病毒性腹瀉聯苗可用的空白,實現了一針同時預防三種重大疫病的「一箭三雕」效果。
  • 世界上最後一個天花病毒感染者,死於1978年
    早在公元前1145年就有天花疾病殺死埃及法老的記錄,天花病毒引起的古老疾病在地球上存在了至少3000年,是世界上最令人恐懼的疾病之一。直到1977年,索馬利亞的一位天花患者成為最後一個已知的自然病例,人類終於用天花疫苗完全控制住疾病的傳播。
  • 諾如病毒引發的小兒腹瀉吃什麼藥
    諾如病毒型的腹瀉是比較嚴重的腹瀉疾病,這種腹瀉疾病一不小心就會引發患者腹瀉直至脫水,這種疾病也容易和一般性的腹瀉混淆,所以在診斷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大便化驗之後,再進行對症下藥的治療。在容易感染諾如病毒的季節一定要少去公共場所,回到家後要對手和全身進行有效消毒。
  • 諾如病毒流行?小兒秋季腹瀉高峰逼近
    「近期我市出現諾如病毒流行,傳播速度快,易引起暴發。」關於病毒的常見症狀以及預防措施,一些幼兒園的保健室已經通過班級下發了告家長書,做了相關說明。隨著天氣轉涼,小兒童秋季腹瀉進入高發期。但是,在秋天拉肚子,並不一定就是秋季腹瀉,也不一定是諾如病毒,有不少腹瀉是由於其他原因所引發的。輪狀病毒和諾如病毒都是導致兒童腹瀉的常見病毒。往年秋冬一般是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為主。
  • 諾如病毒腹瀉 這些家長們都應該知道
    日前,廣州一學校因發生諾如病毒感染而導致停課,不少媽媽的朋友圈也在流傳著諸如「新型病毒—諾如病毒進入高發期」的信息,引起很多擔憂。記者了解到,所謂「新型病毒—諾如病毒」其實很普通,由其引發的病毒感染性腹瀉每年都有散發,眼下因為氣溫驟變等原因,一些抵抗力較弱的寶寶不幸中招,關於這種病毒,家長們應該知道哪些呢?
  • 土耳其首次發現禽流感病毒 2000隻火雞死於感染
    最新報導:土耳其出現首起禽流感感染病例 感染村莊被隔離   新華網消息:據土耳其電視臺CNN8日報導,土耳其西部地區發現2000隻火雞死於禽流感病毒,這是禽流感爆發以來,在該國首次出現此類病例。  土耳其農業部長說,「很不幸,昨天我們國家發現了禽流感病例。」
  • 秋季小兒嘔吐腹瀉高發 謹防諾如病毒作祟
    最近氣溫降低,秋意漸濃,小兒嘔吐、腹瀉也進入了高發期近日在揚州,16名同班的幼兒突發嘔吐發燒,一檢查,原來是都感染了諾如病毒。   記者在揚州蘇北醫院兒科病房看到,這裡還有8名小朋友在接受治療。陪同的家長介紹,孩子是上周五晚上出的事。記者了解到,因為出現嘔吐、發燒等症狀,先後有16名孩子陸續到醫院接受治療,他們全部來自揚州市區大地連運幼兒園的小(6)班。幼兒園立即聯繫疾控部門上門排查。
  • 自貢一幼兒園學生大面積嘔吐腹瀉,確認為諾如病毒感染,相關部門已...
    11月25日晚,自貢市某幼兒園出現學生大面積嘔吐、腹瀉症狀。事發後,當地衛生、疾控、教育等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經疾控部門核酸檢測確認,此次嘔吐事件為諾如病毒感染。目前,相關兒童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症狀輕微、病情穩定。
  • 「嘔吐,腹瀉」?提醒:冬季謹防諾如病毒胃腸炎!
    要防諾如病毒,那自是要先了解它~ 01 諾如病毒特徵 諾如病毒具有環境抵抗力強、感染劑量低,感染後潛伏期短、排毒時間長、免疫保護時間短,傳播途徑多樣等特徵,從而具備了高度傳染性和快速傳播的能力。
  • 肝細胞抵禦諸如科薩奇病毒等多種病毒感染的分子機理
    (hepatocytes)在幫助肝臟抵禦疾病上扮演的關鍵角色,肝細胞是肝臟的主要組成部分,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治療病毒性疾病的新藥。研究者Whitton及其同事長期以來對科薩奇病毒進行研究,該病毒能通過糞口途徑來進行傳播並引發一系列疾病症狀,比如發燒、咽喉痛、腹瀉、腦膜炎和心肌炎等,這種病毒之所以以來自紐約市的科薩奇鎮命名是因為上世紀40年代末期,研究人員從該地的一名患者機體中首次分離到了科薩奇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