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自然界中,人與動物總是密切相關,互相影響。人類依賴於自然,而自然也在受人類的活動改變。人類社會生活的高速發展有時會造成人與自然的不平衡狀態,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壞,自然環境就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
人類對於自然的了解是遠遠不夠的,也不能夠一手掌控,因為人類也僅僅是這其中的渺小的一環,如果人類肆意破壞,自然界也會發出警告甚至是回應。比如19年澳洲的山火等,大量的動物開始瀕臨滅絕,被迫遷徙到了本不屬於它們的領地生活。這不,浙江大爺就曾發現了一隻「四不像」動物,專家趕到現場後,還要求趕緊封鎖村子。
據老大爺描述,一天他上山撿柴,卻發現了一隻「四不像」的動物,遠遠看著像山羊,但走近看耳朵卻像驢,體型又和牛相似。即便是閱歷夠豐富的他也不確定這是一隻什麼動物,老大爺無法肯定答案,而接下來的幾天他都發現此動物在山上活動,這個山林的「不速之客」十分困擾老大爺,他隱隱約約覺得這動物不簡單,於是選擇了向當地的動物保護部門上報。這件事很快在村子裡傳開了,有人認為這個動物非凡人所識。很快,專家們便來到了村子調查,在跟蹤找到了此動物後,專家們確定了這是鬣羚,這隻鬣羚受了傷,因此在一段時間內都在此山林中活動。
鬣羚在民間的別稱就是「四不像」,它屬於牛科類的動物,角像鹿,頭像羊,尾巴像驢,蹄子像牛,所以民間把它和馴鹿,駝鹿和麋鹿一起稱為四不像。因為長相特殊,所以自帶神秘色彩屬性,人們對它的判斷不準確也不足為奇。鬣羚最早發現是在國外的印尼地區,在中國浙江地區人們也把它稱為牧羊。這鬣羚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動物,主要生活在中低海拔的針葉林或者灌木叢中,偶爾會跑到草原上生活。它們的生活環境十分講究,決定於它們的生活習性,要麼是在茂密的樹林裡,要麼就是在險峻的地帶,因為這可以為它們提供天然的庇護所免於其他動物的攻擊。
鬣羚在世界上的總數量極其稀少,在我國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被世界列入了瀕危物種,國內也只有少數人工飼養的鬣羚以供展覽。本來鬣羚在自然界中的數量是正常的,但是由於人類的發展和幹預,它的生存環境受到了破壞,因此有的鬣羚在沒有充足的食物來源下便只有面臨死亡的境地,有的則是遷徙到了更加惡劣的環境中生活,所以鬣羚越來越少,如今成為了瀕危物種。
當這隻鬣羚在這個村莊被發現後,專家們立即封閉了村莊,因為這隻鬣羚的發現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它們是成群的生活的,發現了一隻就代表還有其他鬣羚存在。據專家推測,這隻鬣羚受傷也應該是遭到了人類的攻擊,所以封閉村莊保護它們很有必要。如今這個村莊也被劃為了鬣羚自然保護區,國家派遣了專業的人員對它們進行保護,希望此後這裡可以出現更多的鬣羚,成為它們的專屬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