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線是我們臺釣中經常遇到的,很多釣魚的朋友經常在和我聊天的時候詢問關於子線長度的問題,也就是什麼魚情下用多長的子線最合適,接下來我們就和大家說一下子線長度的選擇問題。
我們有一句話叫做:「魚有多大,子線就有多長」,意思就是說魚的個體越大,那么子線的長度就越長,一般來講魚的個體越小,我們用的子線越短,魚的個體越大,那麼我們使用的子線就越長。我們釣魚人最經常碰到的魚情其實就是釣小鯽魚,釣大鯽魚以及釣鯉魚,這三種魚情下的,子線的長度該如何選擇呢?
在釣小鯽魚的時候,我一般採用40cm的子線綁鉤,綁完以後是18cm的子線雙鉤,這個長度的子線不管在釣鯽魚的時候使用何種釣法,包括釣底、釣浮、釣飛鉛,都是完全適用的!這主要是因為小鯽魚在水裡一般遊的都比較快,而短子線在入水以後,擺動幅度比較小,就可以壓住餌料,起到一個非常好的將魚定層的作用,不管是野釣還是競技比賽,大家一定記得用的子線不要太長!
在垂釣個體稍微大一些的鯽魚的時候,我一般採用的是60cm的子線來綁鉤,這個長度的子線鉤在入水以後已經有比較大的擺動幅度了,比較符合較大個體鯽魚的吃餌習慣,可以起到壓住魚層的作用,無論是釣底、釣浮還是釣飛鉛,也都是非常合適的。
如果我們是釣鯉魚的話,一般採用的是80cm的子線來綁鉤,這樣的話子線長度在36cm左右,此時子線入水以後的擺動幅度比較大,增加了誘魚的能力,同時可以讓子線彎曲程度大一些,降低鯉魚咬鉤的警惕性,在混養比賽或者黑坑釣鯉魚的時候,這個長度的子線鉤是非常合適的。
總結一下就是我們選擇子線的長度就是按照魚的個體大小來決定的,小鯽魚用40cm子線綁鉤,大鯽魚用60cm的子線綁鉤,垂釣鯉魚的話則用80cm的子線來綁鉤,這樣的子線長度基本涵蓋了我們大部分的作釣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