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秒,看過癮了沒?
昨夜,你有沒有和小文一樣
加入了「路邊天文社」的大軍呢?
是的!每當重大天文現象發生時,
有一群人總是「在現場」。
就在昨天晚上
幾乎所有上海天文社團
都在路邊架起天文望遠鏡,
向路過的行人介紹天文學知識。
(文末有世界各地賞月美圖不容錯過!)
坐標北京,152年首次「超級藍血月全食」引無數人拍攝,各式裝備齊上陣!(圖:視覺中國)
再冷也打消不了人們賞月的熱情
紅月亮、藍月亮和超級月亮同時出現,這種天文上的巧合已經有150多年未發生過了。
昨天18時,北京天文館率先傳來好消息,雲散了,已經能看到一輪圓月掛在夜空。19時48分,月亮左下方缺了一塊,傳說中的「天狗食月」開始了。隨著缺口逐漸變大,20時51分,月全食階段終於到來,此時的月亮並沒有一片漆黑,而是泛出古銅色光芒;21時29分,進入食甚階段,這是此次月全食最黑暗的時刻;22時07分,月全食階段結束,月亮的下方開始出現光亮。
所謂紅月亮就是月全食。上海天文館建設指揮部展示教育主管施韡表示,由於紅光波長比較長,受到地球大氣散射的影響較小,它可以被大氣折射到地影中的月亮上,從而呈現出一個紅月亮。月全食並不十分常見,上一次我國境內的月全食發生在2015年4月4日,全過程都能看到的月全食還要追溯到2011年12月10日。幸運的是,下一次月全食不必等待太久,今年7月28日就可看到。
攝影|文匯報記者袁婧
藍月亮也不是指月亮呈藍色,而是指是一個公曆月中的第二個滿月,由於難得一見,難和藍讀音又相近,因此成了「藍」月亮。超級月亮倒是十分普遍,月亮運行到近地點附近,看上去個頭就會大一些。
儘管晚上的室外氣溫逼近0℃,也阻擋不了人們觀看這百年一遇奇景的好奇心。據悉,20時左右,上海臨港地區的雲層稍稍散去,月亮率先露臉,21時05分,上海大部分地區都能看到月食,21時30分左右,許多地方陸續傳來市民拍攝的紅月亮照片。
「路邊天文」傳遞科學的理性
兩天前,天文直播圈的「老面孔」、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室高級主管湯海明已經在朋友圈發起36小時倒計時。直播月全食,湯海明有兩套設備:一臺高精度的專業天文望遠鏡和一臺廣角攝像機,前者能讓人們清楚地看到月球上的環形山等細節,而後者能將月亮升降的軌跡囊括在一個畫面中。
昨天18時剛過,同濟大學天文學會副會長朱昌德就將一架天文望遠鏡擺在了校園路邊。他說,月全食是最常見的天文現象之一,在天文愛好者眼裡不算稀奇,真正會對月全食驚訝的是路人,這也使他成為「路邊天文」堅定的執行者。
上海市天文學會副秘書長郭綱正也在小區裡帶領30多個孩子和30多位家長一起看月食,他還準備了「什麼是月食」「古人怎樣描寫月食」等16個問題。
「路邊天文」更大的意義在於幫助你解讀景色背後的理性知識。所以儘管月亮女神不「露臉」,上海電臺科普節目主持人旭崬和施韡仍然可以在節目暢談公元前4世紀,亞里斯多德是如何從月食推斷地球是圓的;人們又是如何通過地球在太空中形成的影子,得出地影和月球直徑大小之比為2.5:1,從而進一步可以推測出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理性的光芒可以衝破雲層,穿越古今。
「宇宙雖然浩瀚無邊,但又是有理性的,所以天文現象才這樣讓人著迷。」旭崬說,這也是「路邊天文」想要傳達給市民的。
網友p圖
好啦~說了這麼多
終於到了你們期待的
美圖時間~
以下是來自世界各地賞月者的大片
到底挑哪張當手機桌面好呢?
文 | 文匯報記者沈湫莎
編輯 | 小呆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