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星指南好久沒有和大家見面了!
說好的十月歸來,結果生生拖到了11月,不過我們不會再跳票了。歸來的觀星指南每隔一個周五更新一篇。也就是半個月一更新。由於行星大抵西去,我們觀星指南就先挖個行星坑,以後自行補上。這回觀星指南給大家帶來的是雙筒望遠鏡。
在最近做活動期間,小編逐漸發現,每當提到我帶天文望遠鏡帶大家觀測,同學紛紛響應。而一提我只帶了一個雙筒望遠鏡的時候,大家一臉鄙夷,表示並不想和你說話。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雙筒望遠鏡對於天文的重要性。
大多數同學的心理,也許只是單純的對天文望遠鏡感興趣。或者看見過那些美麗的圖片,於是對通過天文望遠鏡看到那絢麗的天體充滿了執念。
然而,一個比較科學的天文入門順序是從肉眼認識星座到雙筒觀看一些大星團,大星雲再到天文望遠鏡巡天。雙筒和低倍率下天文望遠鏡看到的一些大星雲、大星系其實大致摸樣是差不多的。只是天文望遠鏡一般口徑大於雙筒望遠鏡的口徑(某些妖孽的大雙筒除外),能看到的細節更多——說白了就是看得更清晰、更大一些,而且由於聚光力的提升,可以看到更暗弱的物體。然而,人的肉眼是很難辨認亮度比較低的星雲星系的顏色的,對於我們來說那就是黑白的世界(詳情見觀星指南之梅西耶天體)。並且,對於一個連星座都不認識、深空天體都找不到的初級者來說,看什麼其實都是沒有太大意義的。或者看到之後,嘆息一句原來如此,便揚長而去,就此失去了興趣。
相比較笨重的天文望遠鏡,真正的天文愛好者們更喜歡從便攜的雙筒望遠鏡玩起。雙筒望遠鏡幾大優勢在於:
1.價格相對低廉; 2.輕便; 3.在視野裡成正像; 4.雙眼目視有立體感; 5.視場大(視野開闊),有利於找星。
在無月天氣晴朗的郊外可以說,給我一個雙筒我能玩一個晚上。可以用雙筒目視的對象其實太多,比如英仙座雙星團,M45,M42,M31,后髮座星系團,M13,英仙座阿爾法星團,甚至一些明亮的彗星,如2015年初的LOVEJOY和2016年初的卡特琳娜等等。而且雙筒的樂趣在於找星的成就感,其實也是目視黨最大的樂趣。
以前我們說過,人的肉眼在絕對黑暗的條件下的極限星等是6等左右,在藉助雙筒望遠鏡的情況下可以提到9等左右。既然雙筒望遠鏡如此好,為什麼我們還要鄙夷呢?我記得曾看到過這麼一句話,「望遠鏡能看到多少東西不僅僅在於這個望遠鏡的價格,對於初學者,更在於對這片星空有多了解。」天上的星何謂,你是否了解。
這期觀星指南我們就講到這裡,下期(11月18日)我們將帶來觀星指南之雙筒望遠鏡(下),告訴大家購買雙筒望遠鏡的一些常識,以及推薦幾款適合大眾的雙筒望遠鏡,敬請期待。
文 / 伊俄
排版 / 小飛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小彩蛋:星願天文公眾號添加欄目菜單功能啦!
今後大家可以點擊公眾號下方的「觀星指南」,回顧以往的觀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