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技校生畢業證樣證
姜順鑫走上全國賽場。受訪者提供
半島記者 劉雪蓮
山東省2020年畢業的技校生,將拿到不一樣的畢業證:高級工享受大專畢業生待遇、預備技師享受本科生待遇。今年,山東技校生應該享受的學歷待遇,被首次寫到技校生畢業證上。
技校生畢業證的這一「加料」,能否改善技校生長期以來面臨的學歷歧視、晉升渠道狹窄等問題?能否真正解決高技能人才市場需求與招生嚴重不對等的窘境?
>>>看點一
新版畢業證加了什麼?
日前,山東省人社廳確定2020年技校生畢業證的樣證。與往年不同,今年的畢業證加了「料」,在左下加上一段醒目文字:根據魯辦發【2019】9號文件規定,技工院校取得相應等級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畢業生在應徵入伍、參加公務員招考、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職業資格考試、企事業單位招聘、「三支一扶」招募、確定工資起點標準、就業創業扶持等方面,分別按照中專、大專、本科畢業生享受相關待遇。
早在2016年,人社部規定「技工院校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分別按相當於中專、大專、本科學歷落實相關待遇」。同年,魯人社發【2016】22號文中也提到,在參加公務員招考、應徵入伍、企事業單位招聘、確定工資起點標準和職稱評聘、就業補貼政策等方面,預備技師畢業生享受本科生待遇,高級工畢業生享受大專生待遇。
「雖然說有了政策,但並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一位技師學院院系負責人表示,像預備技師畢業生,在企事業單位招聘裡很難享受到本科生的待遇,還有像公務員招聘,這兩年部分崗位是允許符合條件的技校生報考的,但是報考者寥寥。「很多學生自己就覺得沒有競爭力。」這位負責人認為,長期以來技校畢業生待遇不公、學歷歧視等問題,並不是那麼容易通過一個政策來解決。
2020年,山東技工院校畢業證增加文件規定說明,進一步增強技工院校辦學和畢業生就業自信心,有望打破技工院校畢業生成長通道的「天花板」。
>>>看點二
工作和學歷之間咋選?
能去本科不去專科;能去普通高校的專科,不去高職類院校讀專科;能去高職類院校,不去技工類院校……在大部分考生的升學規劃中,技工類院校處於學歷鏈的最底端。
而這種格局的形成,和大家重視的學歷關係密切:普通的職業類院校屬教育部門分管,學生畢業後獲得教育部門的學歷證書;各種技工類院校屬勞動部門分管,畢業生只能獲得人社部門頒發的畢業證書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沒有國民教育系列的學歷證書,這導致學生在繼續升學、公務員招考、企事業單位招聘等方面處於劣勢。
「我孩子高考那年,選志願時其實猶豫了很久。」崔女士的孩子已經大學本科畢業,當年考大學選志願時,在技校地鐵班和本科學校之間,權衡再三最終選擇了後者,被省內一所獨立學院錄取。
「孩子畢業後找工作一直不順利,那個本科文憑沒太有競爭力。」崔女士說,當年幫孩子做決定時,雖然技校的地鐵班畢業後工作不太愁,但是技校系統本身沒有學歷證書,孩子想要有個學歷只能參加成人高考。崔女士覺得,技校的學歷問題影響了一大批人的選擇,但現在看著找工作屢屢碰壁的孩子,她有時也會覺得踏踏實實有份工作挺好。
相關數據顯示,當前中國高級技工缺口高達兩千萬。未來,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家提起技工就說緊缺,畢業生企業搶著要,但是每年招生好難,學生不願意來。」採訪中,幾所技工類院校的負責人都表達了相似的觀點。
>>>看點三
如何讓學歷名副其實?
「預備技師等同於本科,這讓那些辛辛苦苦經歷高考的大學生怎麼辦?那還讀什麼大學呀?」在青島一所高中任教20多年的李老師,覺得支持技能教育是好事,但是如果學歷注水就不好了。
李老師分析說,現在青島的孩子考本科,首先得從競爭激烈的中考裡廝殺出來,進入一所不錯的高中,然後再經過三年苦讀,經過高考這一關,其中的優秀孩子才能進入本科隊伍。如果初中畢業直接去讀技校的預備技師班,出來就相當於本科,還學生還那麼辛苦參加高考幹什麼?
而在技校系統,很多人也認為,政策要想落到實處,必須得名副其實。「預備技師班畢業的孩子,如果到了用人單位,各方面表現突出、素質很高,那大家對於預備技師等同於本科自然更願意認同。」一位技校老師認為,近年來關於職業教育的利好政策不少,但有時大家感覺落實不下來,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政策和實際之間有些脫節。
「預備技師等同於本科,我覺得學校更應該嚴要求,保證預備技師班的質量。」這位技校老師認為,政策支持是一方面,要想得到社會的認可,還需要自身硬。
以平度市技師學院為例,學院今年招生計劃為1750人,其中預備技師計劃460人、高級工計劃920人、中級工計劃370人。顯然,中級工計劃所佔比例已經很低。對此,有職業教育業內人士認為,現在越來越多的低層次、重複技能工作被機器所代替,以技能教育見長的技工類院校,必須正視這一現實,藉助國家的有利政策,真正把勁兒用到培養高技能人才上。
■人物故事 選對路,他們完成「逆襲」
在技校長期面臨學歷歧視的情況下,很多本來適合技校技能教育的考生,最終失去了發揮自己特長的機會。而在技校,學生「逆襲」的事卻經常出現:王寶川和姜順鑫是青島技師學院2018級汽車維修專業的學生,在2019年中國技能大賽——全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技能大賽中,兩人獲得學生組二等獎。
能在全國大賽中獲獎可以說非常優秀,但是,兩個人在初中可都稱不上老師和家長眼中的好孩子。
王寶川說自己在初中的學習一直渾渾噩噩,有時候偷懶上課睡覺,初三複習的時候一點聽不懂,想「惡補」都無從下手,考不上普高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失望透頂的王寶川從朋友那裡了解到青島技師學院,到學院後覺得環境不錯、教學設備也挺齊全,就留了下來。姜順鑫初中學習也不是很好,中考落榜讓全家人都挺失望。他到青島技師學院是聽親戚介紹,選擇汽修專業是因為對汽車比較感興趣。
李歡是王寶川和姜順鑫的班主任,她從2012年起就開始帶汽車維修專業學生。李歡告訴記者,王寶川和姜順鑫進入學院後,平時看著都挺普通,沒發現什麼過人之處,但沒想到,他們能在技能大賽選拔中脫穎而出。
「備賽期間,兩個人有時候直接就住在車上,欠缺的知識也會主動補習。」李歡說,大賽徹底調動了兩人的學習積極性,如脫胎換骨一般。而這樣的改變,對於李歡並不陌生。
「來我們專業的學生,不少在初中階段就已經處於厭學的狀態了。」李歡說,這些孩子雖然文化成績不高,但來到技師學院後,他們也渴望得到學校和老師的認可,給他們機會就會發光發亮。李歡給記者舉了個例子,比如有的孩子嘴特別「貧」,在初中屬於老師會重點「關照」的對象,但在技校嘴皮子溜也可以成為優點,實習時去推銷東西效果就特別好。
帶了這麼多年學生,李歡最大的感觸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有些孩子在文化學習上不擅長,但是動手能力特別強,很適合技校的學習。可惜的是,不少家長從一開始就因為對技校的有色眼鏡,把孩子的這條路給堵上了。她希望家長們可以帶孩子多了解一下,真正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