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雨雪持續氣溫低 如何讓蔬菜不早衰
這兩天,我國西部地區的雨雪天氣將再度發展,並向東鋪展。與此同時,南方大部的陰雨天氣將減退,重現陽光。雖然陰雨消減,但是南方的氣溫依然低迷,未來幾天,江淮、江南大部最高氣溫維持在10左右。
深冬季節低溫寡照,陰雨雪,霧霾天氣較多,植株光合產物積累少、消耗多,時間長了必然導致植株體內養分匱乏,維持根系、果實、莖葉的生長已經十分勉強,植株無力分出更多營養供應後期生長,就容易出現坐果少、畸形花果多、早衰等問題。想要植株連續坐果,高產不早衰,需要菜農特別注意以下問題。
深翻耕地
棚中耕地深度應在30釐米以上。如果沒有機械翻耕條件,定植前結合整地施用含土壤調理劑(含深鬆土)的複合肥,促使30~50釐米深的土壤疏鬆通透。加強根系呼吸能力,有利於根系生長發育,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澆水後水分迅速滲到土壤下層,地表面不積水,不會發生澇害。乾旱時,土壤下層有蓄水,不易發生旱害。深翻土地,能減少澆水次數,避免了在連續陰雨天中必須澆水帶來的增加空氣溼度的弊端。
控水除溼
大棚蔬菜自始至終都要嚴格控制澆水,尤其在低溫寡照天氣,澆水要嚴格控制澆水量,少澆或不澆,澆水間隔時間適當拉長,應以淺水澆灌或滴灌為宜。
澆水後的頭兩天,易引起棚內溼度加大,應注意合理通風降溫,防止誘發病害。
棚中覆蓋地膜,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通風一般在中午氣溫較高時為宜。不能通風時,可採取自然吸溼,利用稻草,麥秸,生石灰等材料鋪於行間吸附水蒸汽或霧,達到降溼目的。
中耕除溼。通過切斷土壤毛細管,可以避免土壤毛管水上升到表層,可避免土壤水分的大量蒸發。
補充營養
低溫寡照天,蔬菜根系不能正常吸收鉀、鈣、鎂、鐵、鋅等元素,可採取根外追肥的措施補充葉面所缺的養分。
葉面噴肥,久陰乍晴的第一個晴天,進行葉面追肥,可根據蔬菜生長時期,針對性選擇葉面肥。除了葉面追肥之外,還可以施用植物生長調理劑,陰雨天應每10~20天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光合作用,改善營養生長狀況。
合理留果
蔬菜生長的每個時期,都要協調好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係,使之達到一個平衡,這樣蔬菜的產量才有保障。尤其是結果初期,若留果過多過早,植株的生殖生長過了頭,營養生長就會受到抑制,棵弱果小,後期不可能達到高產,並且還會出現早衰。因此,蔬菜初果期,合理留果很關鍵。
具體說來,蔬菜初果期應結合植株的長勢以及蔬菜種類進行合理留果,切不可一概而論。茄子一般是將門茄疏除,從對茄開始留果;黃瓜一般不留根瓜,從10~12片葉開始留瓜,之後以3~4片葉結一支瓜為宜。西紅柿一般第一穗果留2~3個,之後每穗留3~4個。當然,蔬菜長勢較旺時,也可採取早留果以果控棵,但千萬要把握好度,達到目的後立即疏除,切忌貪圖小利,留果上市,影響了植株生長。
另外,結合當前天氣情況,在結果初期,除合理留果外,要結合吊枝、溫度調控以及水分管理,來協調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係,以達到蔬菜優質高產。
總之,留果以植株莖稈粗壯、膨果迅速、葉片濃綠為基礎。若植株長勢一直非常健壯,菜農也可以適當多留果,確保後期長勢健壯即可。若植株長勢已經非常細弱,則應暫停留果,先養棵。
養護根葉
養根,讓植株保持健壯。根系被稱為是植物的「大腦」,根系的好壞直接影響蔬菜的生長,因此,要重視根系養護。菜農可衝施含胺基酸、甲殼素以及微生物菌的肥料,儘量不要使用含激素的生根劑,以免加速植株早衰;在此基礎上,及時衝施高品質水溶肥,補充蔬菜生長所需營養。
護葉,延緩衰老。葉片是光合作用的工廠,若葉片衰老,就無法製造營養,產量更是無從談起。因此,在根系受損或礦質營養供應不足的情況下,應及時進行葉面補肥,可噴施硼鎂鋅葉肥,5~7天1次,延緩葉片衰老,同時又能促進花果發育。此外,一定要根據植株長勢,加強植株調整,合理留果,避免留果過多造成植株早衰。
促進花芽分化
在冬季,低溫、弱光是影響花芽分化的首要因素。
低溫條件下,植物生理活動減弱,弱光則使得光合作用弱,花芽分化晚,著花節位低,尤其遇到低夜溫時,更容易導致花芽分化不良、落花、或者出現畸形花。
此外,花期缺硼缺鈣易產生短柱花,用了不好的硼肥或者硼肥用量過大,造成的花瓣變白壞死。而當植株生長失衡時,也因營養分配不均而出現畸形花。
促進開花坐果的措施:
一是要做好保溫增光工作。這些措施我們介紹很多,這裡就不再多說。
二是花前補充全營養型肥料。建議在開花前3天選用優質平衡型大量元素肥適量衝施,畝用量3~4公斤即可,以起到促進生根、協調生長、補充營養的多重作用。
三是葉面噴施硼鈣肥。在花前噴施硼鈣肥料,一定要做到「花前補硼、花後補鈣」,硼肥、鈣肥最好選用易於吸收利用的螯合態葉面肥,以保證補充效果。
四是重點施用具有促花作用的功能性肥料。如海藻精、甲殼素、腐植酸、有益元素、亞磷酸鹽和複合有機物質等,可促進花芽分化,培育壯棵,提高植株抵抗低溫、弱光、有機營養不足、鹽鹼等不良環境因素的能力。
棚室補光
冬季連陰天及霧霾天較多,棚室光照不足,經常導致蔬菜營養嚴重不足,生長停滯,生理性病害頻發,因此需要在補光方面採取一定的措施,維持一定的光合作用強度,保證作物正常生長所需,冬季補光,注意以下三點。
重視棚膜除塵很多菜農認為棚膜除塵的效果微乎其微,對棚膜光照影響不大,因此就極少去清理棚膜上的灰塵。其實很多棚室尤其是靠近路邊、並且路面未硬化的大棚,每天塵土飛揚,長時間的積累會導致棚膜上落滿灰塵,大大降低棚膜的透光性,對棚內蔬菜影響很大。因此建議菜農最好是定期給棚膜除塵,即使是安裝了除塵布條的棚室,也要定期清理,畢竟除塵布條不能將整個棚膜都清理乾淨。
合理懸掛反光膜反光膜在溫室內的作用大家有目共睹,白天增光提溫,尤其是光照較弱的時候,但是很多菜農在使用反光膜時喜歡全棚懸掛反光膜,即在整個牆體上懸掛,這樣做雖然可以最大化的將光反射,但是卻影響了棚室夜間溫度的保持,因為白天光照射不到牆體上,牆體不能吸收和存儲足夠的熱量,夜間就不能散熱來維持棚溫,導致夜間溫度過低,蔬菜生長受到影響。建議後牆懸掛反光膜時選擇寬度在1~1.5米左右,並且根據植株高度選擇合適的位置。
正確使用補光燈很多菜農在補光時僅選擇白熾燈,雖然這類燈可以提高棚溫,但是其只能為蔬菜提供紅橙光,缺少植株生長需要的藍紫光,因此在補光燈選擇上建議菜農選擇專用的補光燈,提高補光效果。若是育苗棚中使用,既要補光又要增溫,則可以用白熾燈和專用補光燈一起使用。
(文章來源:農業科技報)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