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晚7:30,
「影響濟南」2021「國潮」新年音樂會
將在山東省會大劇院奏響。
活動由濟南日報報業集團、
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
濟南時報·新時報、
濟南市呂劇院(濟南民族樂團)聯合承辦。
現在,濟南民族樂團的樂手們
準備得怎麼樣了?
獨家探訪彩排現場,
帶你尋找音樂會背後的故事。
二十多種樂器齊登場
大咖級嘉賓上陣指導
5日上午,剛走進排練廳,就沉浸在一首音色豐富、磅礴大氣的《龍騰虎躍》裡。一曲奏罷,宏偉歡騰的場面躍然於眼前,讓人如痴如醉,精彩程度堪比正式演出。
一曲終了,又是一曲。《天空之城》《西遊記》《射鵰英雄傳》等經典影視曲目聯奏,讓人回憶滿滿;笙與樂隊的《濫竽充數》,用音樂的語言闡釋了成語故事;揚琴重奏《自由探戈》那歡快、強烈的節奏,融合傳統古典音樂與現代爵士的作曲風格,仿佛舞臺中央有位著紅色舞鞋的舞者在旋轉,跳躍。
聽覺上震撼,視覺上更是目不暇接。
二十多種古典樂器的同時亮相讓人大呼過癮,中阮、大阮樣子堪比「連連看」;高胡、二胡、中胡和板胡讓人大開眼界;琵琶、揚琴的樂手們在琴弦上靈巧撥動的手指,嗩吶演奏者們讓人驚嘆的肺活量……樂器高手們組成的強大陣容,提前感受到了這場音樂會演出時的「燃炸」氣氛。
指揮王大乾通過手勢語言,協調著樂隊各聲部之間的配合,時而舒緩、時而奮進,大家有著十足的默契。
王大乾說,樂團訓練正漸入佳境,這兩天還會有大咖級嘉賓前來指導,「一定會給觀眾奉獻一場精彩的演出。」
觀看完一上午的彩排,新時報記者發現,大多數樂手都是年輕的面龐,但演奏起來卻老練十足。「現在樂團主力是中青年一代,平均年齡30歲,他們大多都來自國內一流的藝術類院校,有極高的音樂素養,而這個階段也是他們職業生涯中最好的時候,有衝勁、拼搏向上。」濟南市呂劇院副院長王魯魯說,相信演出現場一定會精彩紛呈。
看國樂「神仙」怎麼「打架」?
抓緊買票吧!
「不是國樂演出嗎?怎麼彩排現場還有大提琴和貝斯?這不是西洋樂器?」面對提問,剛剛結束彩排的王大乾解釋說,這是為了彌補中低音聲部樂器不足而增加的,這也是民族樂團的常規操作,「我們本身就是一場融合演出,是有民族特色的交響樂隊。」
據悉,本場音樂會精選十幾首曲目,除經典國樂外,主創團隊還將傳統國樂與流行音樂、現代音樂深度嫁接,探索和呈現國樂的全新表達形式。
此外,特別助陣也備受期待,他們是特邀演出嘉賓郝益軍和王超。一位是山東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一位是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前衛文工團打擊樂聲部長兼首席、中國音樂家協會打擊樂專業委員會理事。音樂會上,二位「神仙」將與濟南民族樂團的演奏家們同臺獻藝。
為回饋廣大讀者厚愛,本場音樂會採取惠民票價,分別為50元、80元、160元、200元四檔。
特別提示,受相關防疫要求,觀眾及演員進入劇院需要佩戴口罩、配合微信掃碼,確認最近14天行程情況。現場測溫,體溫異常者拒絕進入劇院,現場出示健康碼或身份證。
嘉賓簡介
特邀藝術顧問 李百華
著名作曲家、指揮家、山東藝術學院教授、國家一級作曲;山東愛樂民族樂團團長。第十、十一屆省政協常委、省僑聯榮譽委員、省黨外知聯會常務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特邀演出嘉賓 郝益軍
山東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竹笛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竹笛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清華大學笛子協會藝術顧問,山東省級重點學科「音樂學」帶頭人之一,山東省高校十大師德標兵、山東省優秀青年知識分子。
特邀演出嘉賓 王超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前衛文工團打擊樂聲部長兼首席,領奏,獨奏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打擊樂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打擊樂專業委員會理事。濟南市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常務考官。山東省愛樂交響樂團打擊樂首席。齊魯師範學院、山東女子學院外聘講師。山東省少年宮民族樂團藝術指導。
演出節目單1.民族管弦樂合奏《春節序曲》
由同名管弦樂作品改編而成,樂曲通過秧歌音調和節奏的恰當運用,營造出了強烈的律動感,展現了人們載歌載舞、鑼鼓齊鳴的熱鬧場面。
2.嗩吶獨奏《漁樵農耕》
演奏:曹健
這是一首傳統漢族音調作品,是楊柳青流傳下來的一幅民俗風情音畫。樂曲描繪了男耕女織、漁民撒網、牧童吹笛、安居樂業,播種希望,收穫喜悅的畫面。
3.女聲獨唱《再唱沂蒙山》
作詞:陳辛佳 作曲:李百華
演唱:何瑞雪
作品描繪了今天的沂蒙山,綠染四季、碧水映城,以熱情的沂蒙精神和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映照出美麗的中國夢,是一首新的富有時代氣息的「沂蒙山小調」。
4.器樂小品《濫竽充數》
演奏:崔國彪
此曲依照「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故事改編,生動形象地向觀眾闡釋了這個成語故事,幽默詼諧,讓人回味無窮。
5. 琵琶重奏《霸王卸甲遇上十面埋伏》
演奏:孝楠、馮琮瑢
打擊樂協奏:王超
《霸王卸甲》和《十面埋伏》均是以楚漢相爭的歷史為題材而創作的琵琶獨奏曲,不同的是,《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劉邦,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項羽。兩首琵琶曲結合,演繹了那場多年之前的垓下之戰。
6.揚琴重奏《自由探戈》
演奏:董銳穎、孔令浩然
阿根廷舞曲,節奏強烈,旋律歡快。樂曲保留了探戈音樂的靈魂,改編移植到揚琴曲中,仿佛舞臺中央有位著紅色舞鞋的舞者在旋轉、跳躍。
7.打擊樂協奏《龍騰虎躍》
演奏:王超
作品用中國大鼓及排鼓音色和節奏的多樣組合,通過演奏者器宇軒昂的演奏,描繪了宏偉氣勢的歡騰的場面。
8.經典劇目主題曲串燒《雲宮迅音》《陸小鳳》《射鵰英雄傳》《天空之城》
根據影視劇《西遊記》《陸小鳳》《射鵰英雄傳》主題曲重新編配而成。
9. 男聲獨唱《越人歌》
作曲:劉青
演唱:曾凡亮
《越人歌》題材來源於春秋時期民歌,作品將古老的詩歌與現代的音樂創作手法巧妙地結合起來,同時又保留了古詩詞藝術歌曲特有的風格與韻味,使古老的文字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
10.竹笛與樂隊《嚮往》
作曲:曲祥 演奏:郝益軍
《嚮往》是改革開放以來創作的優秀作品之一,它在演奏技巧和音樂風格方面別具匠心,不僅代表的現代南北演奏技法的融合,還融入了西洋長笛的音樂元素,優美動人的旋律以及扣人心弦的情感表達令人心曠神怡。
11.民族管弦樂合奏《我的祖國》
編曲:劉文金
樂曲根據劉熾同名歌曲主題與河北民間音樂主題改編而成,作品抒發了對祖國的熱愛和讚美,洋溢著無比的激動和自豪。
來源:濟南時報·新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