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光伏電池組件的溫度預測方法研究

2021-01-07 電子產品世界

光伏發電與水電、火電等常規電源相比,其間歇性、波動性、周期性的特點,給電網造成較大的影響 .對光伏發電功率進行較為準確的預測,將使電力調度部門能夠提前了解光伏電站出力變化並及時調整調度計劃,從而減少系統的備用容量、降低電力系統運行成本。這是減輕光伏發電對電網造成的不利影響、提高系統中光伏發電裝機比例、提高電力系統運行安全性與經濟性的有效手段。

目前,國內外均已積極開展光伏發電功率預測的研究,通過物理方法與統計方法進行光伏發電功率預測,並取得一定成果。但是,這些預測方法絕大多數都沒有考慮光伏組件在使用過程中的溫升因素,而是直接採用環境溫度作為光伏組件的工作溫度,大大影響了光伏發電功率預測的精度。像所有其他半導體器件一樣,太陽能電池對溫度非常敏感。溫度的升高會降低矽材料的禁帶寬度,因此影響了大多數的表徵材料性能的參數,進而影響了組件的電性能參數,會導致組件的開路電壓降低,短路電流會略微增加,總體的結果是功率降低。隨著光伏電池溫度的升高,開路電壓減小,在20 ~ 100℃範圍,大約每升高1℃,光伏電池的電壓減小2 mV;而光電流隨溫度的升高略有上升,大約每升高1℃,電池的光電流增加千分之一。總的來說,溫度每升高1℃,則功率減少0.35%.由此可見,組件溫度是影響太陽能電池組件轉換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提高光伏發電功率預測的精度,亟需開展電池組件溫度預測方法的研究。

1 組件溫度預測方法的基本思路

1.1 組件溫度影響因子分析

對於已經投入運行的光伏電站,其太陽電池組件溫度與環境溫度、太陽輻射強度有關。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除了季節變遷造成的環境溫度變化以外,太陽輻射強度每天在0 ~1 300 W/m2 範圍變化,光譜從AM∞變到AM1,環境溫度從最低的日出溫度變到最高的中午溫度再下降,太陽電池組件溫度也隨之不斷變化。圖1 給出國家能源太陽能發電研發(實驗)中心屋頂光伏電站(南京浦口,經度118.7 °,緯度32.17 °)在某天監測到的總輻射和組件溫度及環境溫度。

從圖1 可以看出,太陽電池組件溫度與環境溫度、太陽總輻射相關。

1.2 組件溫度統計建模

通過建設實時自動氣象監測站來獲取國家能源太陽能發電研發中心所在地近地面層的瞬時太陽輻射強度、組件溫度和環境溫度等數據。該監測站由數據採集模塊、通信模塊、氣象傳感器和太陽能電源模塊構成。系統具備多信道的接入能力,根據現場的實際通信條件,可採用無線甚高頻(VHF)、通用分組無線電業務(GPRS)、衛星等無線信道或光纖等有線信道進行數據的遠程傳輸,並且在無日照情況下具有持續工作15 d 的能力。實時自動氣象監測站按照太陽能資源評估方法、地面氣象觀測規範等技術要求,並參考測風塔建設的相關經驗,通過各氣象傳感器,對光伏電站微區域環境下的總輻射、直接輻射、散射輻射、組件溫度、環境溫度、風速風向等氣象要素,進行實時數據的採集,並每隔5min 將採集計算的數據發送至數據接收平臺、入庫[12].具體氣象監測要素及技術指標如表1所列。

收集光伏電站的同一時間段的太陽總輻射、組件溫度、環境溫度等歷史數據後,可對這些數據進行篩選分析,建立光伏電站氣象歷史資料庫。這裡以光伏電站氣象歷史資料庫為基礎,通過統計方法建立的組件溫度關係式如下:

y=T+kx+c ( 1)

式中, y 為組件溫度;T 為環境溫度;x 為總輻射;k,c 為係數。

利用截至到2011 年12 月的數據統計率定出國家能源太陽能發電研發(實驗)中心屋頂光伏電站的組件溫度關係式為:

y=T+0.021 4x+0.97

1.3 組件溫度預測

以關係式y=T+0.021 4x+0.97 為基礎,輸入從數值天氣預報獲取的未來總輻射數據和環境溫度數據,預測出組件溫度值;採用卡爾曼濾波,利用地面實時組件溫度監測數據對預測值進行實時校正,進而較為準確地預測未來組件溫度值。組件溫度預測流程圖如圖2所示。

圖3所示為數值天氣預報總輻射及空氣溫度預測流程圖。

2 算例分析

根據上述方法於2012年3月建立的國家能源太陽能發電研發(實驗)中心屋頂光伏電站組建溫度預測系統投運以來,系統運行穩定可靠,在累積的數據中,以5 min 為時間解析度,對預測組件溫度、實際組件溫度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的絕對誤差分布比例統計如表2 所列。從表2 可以得出,絕對誤差在5℃以內的樣本佔0.933 4,預測效果比較理想。

3 結 語

隨著近年來光伏發電在中國的快速集中發展,亟需對光伏電站的發電功率進行預測,以保障大規模光伏發電接入條件下的電網安全調度,而組件溫度預測是光伏發電功率預測中的重要一環。預測結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光伏電池組件溫度預測方法預測精度較高,能夠充分滿足工程應用的需求。


相關焦點

  • 光伏組件熱模型係數的確定方法和回歸分析
    因此,預測戶外光伏組件的運行溫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作,需要同時考慮到上述幾個因素。(來源:微信公眾號「坎德拉學院」作者:Mr Kin)在科學研究領域,建立光伏組件的熱模型可以幫助量化這些因素以及估算組件的運行溫度,可以降低和溫度有關的不確定性,也就是說可以提高組件性能模型的準確性。經過數據量化和檢驗可靠的性能模型,在光伏系統設計和發電系統的仿真運行能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 光伏組件及電池片的IEC溫度校正經驗公式
    近日閱讀《Photovoltaic system performance –Part2: Capacity evaluation method 》(IEC TS61724-2)規範時,發現該規範附錄中給出了環境溫度
  • 210超高功率組件工作溫度優勢研究
    210超高功率組件是否有高工作溫度風險,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問題。經過長期的系統性研究分析及實證,天合光能技術工程團隊得出這樣的結論:同樣基於PERC電池結構,大小矽片的電池效率趨於一致,單位面積下未能被轉化成電能而被輻射出來的熱量一致,在基於相同安裝及散熱條件下,理論分析及實測驗證均證明210高功率組件與182組件的工作溫度趨於一致,無工作溫度升高風險。
  • 雙面光伏組件功率測試方法正式發布
    雙面光伏組件功率測試方法正式發布近年來,隨著N型雙面電池等高效發電技術興起,以中來光電為首的國內領先光伏企業紛紛布局這一極具潛力的先進技術。然而,由於其雙面發電的特性,既有來自正面的輸出功率,也有來自背面的,因此目前國際上還未出現統一標準的測試方法。
  • 光伏組件問題系列之溫度對組件的影響
    光伏發電系統在實際應用中,其發電性能受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較大,其中系統主要部件———太陽電池組件和蓄電池的工作溫度是影響光伏發電系統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1、矽太陽能電池的溫度效應太陽能光伏發電核心單元為太陽能電池,目前投入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主要是矽系太陽能電池: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和非晶矽太陽能電池。
  • 影響光伏電池、組件輸出特性的因素
    影響光伏電池、組件輸出特性的因素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由於光伏電池、組件的輸出功率取決於太陽光照強度、太陽能光譜的分布和光伏電池的溫度、陰影、晶體結構。因此光伏電池、組件的測量在標準條件下(STC)進行,測量條件被歐洲委員會定義為101號標準,其條件是:光譜輻照度為1000瓦/平米;光譜AM1.5;電池溫度25攝氏度。在該條件下,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所輸出的最大功率被稱為峰值功率,其單位表示為瓦(Wp)。在很多情況下,太陽能電池的光照、溫度都是不斷變化的,所以組件的峰值功率通常用模擬儀測定並和國際認證機構的標準化的光伏電池進行比較。
  • 光伏組件中潛在的誘導性退化(上)
    摘要   近年來,可能導致光伏組件在田間發生災難性故障的潛在誘導退化(PID)已成為光伏產業的主要問題。人們對與PID相關的研究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然而,尚未完全開發出無PID的光伏技術。該文稿全面介紹了該主題的當前研究狀況。
  • 基於MPPT算法的光伏發電併網系統仿真研究
    針對此現象,本文基於MATLAB軟體平臺建立了兩級式太陽能光伏併網系統的仿真模型,前級升壓斬波電路[1]運用電導增量法[2](BOOST)對電池最大功率點進行跟蹤;並對後級併網逆變器的控制策略進行了研究,同時仿真了在光伏電池輸出電壓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後級逆變器的響應特性,最後對單相兩級式光伏
  • 光伏組件的溫度係數是怎樣影響光伏電站發電量的呢?
    對於光伏組件來說,溫度的變化主要分三個方面,溫度與開路電壓的關係、溫度與短路電流的關係、溫度與輸出功率的關係。溫度與短路電流的關係是溫度越高短路電流越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短路電流升高的趨勢要小於上面第一條中開路電壓下降的趨勢,也就是說溫度—短路電流二者的曲線是一個斜率略微為正值的直線,在太陽能組件認證的檢測中這個叫做檢測太陽能電池的短路電流溫度係數。3.
  • 光伏組件耐極端氣候環境性能的研究綜述
    對於大部分地區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來說,不需要多加考慮極端氣候對光伏組件的影響。但隨著全球新能源的迅速發展,以及普通環境區域光伏發電項目的日益飽和,再加上極端環境自身豐富的新能源資源與其對新能源發展的需求,必然使光伏發電應用場合具有廣泛性。例如,隨著南極科考活動的日漸深入,各國科考團開始關注南極新能源應用問題,並積極探索高效利用新能源的方法。
  • 基於Matlab/Simulink的光伏電池仿真模型研究
    、環境溫度下的輸出特性。關鍵詞:光伏電池;輸出特性;Matlab/Simulink;數學模型 隨著低碳經濟和低碳技術的發展,太陽能作為一種潔淨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各國研究的熱點,各國政府也相繼出臺各類政策支持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研究和發展。然而,由於其較高的研發費用和受實際環境因素限制,使太陽能光伏技術的發展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 太陽能光伏組件的詳細介紹
    下圖為常州天合的光伏組件技術規格書一部分(250W,下同)。只有在標準測試條件(STC條件,輻照度為1000W/m2,電池溫度25℃,AM=1.5)時,光伏組件的輸出功率才是「標稱功率」(250W)。當輻照度和溫度變化時,功率肯定會變化。另外,功率誤差為正負3%,說明組件的實際功率是242.5~257.5W都是增長的。不過,這個組件的功率偏差為正偏差3%。
  • 基於CIGS薄膜光伏組件餘熱利用的CIGS-BIPV/T系統的實驗研究
    發表於:2020-02-13 07:53:08     作者:徐曉明 鍾曉暉等來源:《太陽能雜誌》為了在建築光伏一體化(BIPV) 項目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基於光伏組件餘熱利用,將CIGS 薄膜光伏組件與熱泵機組相結合,構建熱電聯產模式,形成CIGS-BIPV/T 系統,並對此系統在北京地區室外環境下的實際運行性能進行了實驗研究
  • ASP推出經濟適用型雙面光伏玻璃電池(G2G)及組件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2年5月31日,在佛羅裡達州的瑪麗湖畔,AdvancedSolarPhotonics有限責任公司(ASP)當天宣布:他們將引進首批美國製造的單晶雙面光伏玻璃組件。AdvancedSolarPhotonics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美國光伏設備製造商,同時它還是能源替代系統交鑰匙工程的提供商。
  • 【深度】太陽能光伏組件全方位介紹
    只有在標準測試條件(STC條件,輻照度為1000W/m2,電池溫度25℃,AM=1.5)時,光伏組件的輸出功率才是「標稱功率」(250W)。當輻照度和溫度變化時,功率肯定會變化。另外,功率誤差為正負3%,說明組件的實際功率是242.5~257.5W都是增長的。不過,這個組件的功率偏差為正偏差3%。  在非標準條件下,光伏組件的輸出功率一般不是標稱功率,下圖為NOCT條件下標稱功率為250W、255W的參數。
  • ENGAGE PV POE 膠膜對雙面光伏組件長期可靠性的影響
    過去10 年,「平價上網」是光伏行業最關注的話題之一。在光伏全產業鏈的協同努力下,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多的光伏市場實現了平價上網,最低電價不斷被刷新。據智新研究院預測,2021 年左右我國光伏市場將實現全面平價,進入「後平價時代」。隨著儲能、輸配電等問題的逐步解決,光伏電力將從之前的「滿足國家新增用電需求」 轉變為「逐步替代化石能源」。
  • 光伏組件的轉換效率是怎麼回事?
    發表於:2018-05-03 09:45:23     作者:滄海平民來源:光伏天地一、光電效率的定義在照射強度1000M/cm2:太陽能工作溫度25℃±2℃的情況下,最大輸出功率除以日照強度乘以太陽能電池板吸收光面積乘以100%。
  • 太陽能電池組件功率計算方法 你知道嗎?
    1.0 緒論光伏系統的規模和應用形式各異,如系統規模跨度很大,小到0.3~2W的太陽能庭院燈,大到MW級的太陽能光伏電站。其應用形式也多種多樣,在家用、交通、通信、空間應用等諸多領域都得到廣泛的應用。儘管光伏系統規模大小不一,但其組成結構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本文將簡要介紹光伏系統結構,並重點介紹其功率計算方法。
  • 太陽模擬器下光伏組件I-V特性的溫度和輻照度修正
    標準測試條件(STC,AM1.5G; 25°C;1000W/m^2)是行業裡公認的光伏組件I-V特性測量的基本條件。其中,AM1.5G和1000W/m^2是對模擬器光源光譜和光強的要求,25°C則是對光伏組件的測試溫度要求。
  • 廢舊光伏組件究竟該何去何從?
    在眾多光伏組件中,晶矽組件憑藉90%的市場佔有率成為光伏產業的主流。麥耀華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介紹,晶矽組件中的鉛、錫等金屬具有較高浸出毒性,會導致土壤和水源汙染。而薄膜太陽能電池特別是碲化鎘薄膜電池中,鎘、銅等重金屬含量很高。當前我國大部分廢舊光伏組件都沒有回收處理,通常都是直接填埋或破碎後填埋。光伏組件回收的常用方法有機械破拆和高溫熱處理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