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氣網訊 進入6月以來,我國多地在雨後的傍晚出現雙彩虹奇景:「北京雙彩虹刷屏!」「成都雙彩虹給高考學子加油!」「廣西來賓雙彩虹給高考畫上完美句號……」美麗的雙彩虹讓不少網友拍手稱絕的同時,也有人唏噓感嘆:「為什麼只有我的家鄉沒有出現雙彩虹?」「全世界是不是只有我沒被雙彩虹祝福?」別急,「小百科」小編又來啦,這就給你全方位、多角度解釋一下幸運雙彩虹的「魔力」。
眾所周知,大多數人肉眼可見的彩虹都是一個半圓形的圓弧,(據說少數人可以從飛機上看到一個正圓的彩虹),因此有說法:如果遇到雙彩虹則是寓意圓滿,是幸運的象徵。更有人認為,如果是情侶一起看到雙彩虹,則會「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真是光想想就很浪漫呢。
廢話不多說,再來幾張實景圖:


看完美圖,我們就要開始認真地進行科普了。其實雙彩虹形成的原理,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浪漫」。據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邵鵬介紹,由於太陽光線被大氣中的水滴反射和折射而形成的一種色散現象。一般當太陽光在水滴中經過一次反射兩次折射,則會形成虹,觀察到的光弧帶為外紅內紫;而當太陽光在水滴中經過兩次折射和兩次反射則會形成霓,觀察到的光弧帶為外紫內紅,兩者相反。一般虹的仰角是42度左右,而霓則是52度左右,所以我們會觀察到虹在裡,霓在外,而由於霓是經過兩次反射,損失的光能量會相對比較多,所以往往會比內圈的虹暗一些,霓虹同時出現,就是人們常說的「雙彩虹」啦。
彩虹最常出現在夏季的午後到傍晚時分,雨後天空初晴時最易顯現,雙彩虹也不例外。這時空氣內塵埃少而充滿小水滴,天空的一邊因為仍有雨雲而較暗,而觀察者頭上或背後已沒有雲的遮擋而可見陽光,這樣彩虹便會較容易被看到。
此外,彩虹的明顯程度,取決於空氣中小水滴的大小,小水滴體積越大,形成的彩虹越鮮亮,小水滴體積越小,形成的彩虹就不明顯。一般冬天的氣溫較低,在空中不容易存在小水滴,下雨的機會也少,所以冬天一般不會有彩虹出現,夏季熱對流天氣較多,雷雨、陣雨頻繁,又常常是急匆匆地下完就放晴,因此更容易看到彩虹。
從地域上來說,由於彩虹的出現需要滿足一定的水汽條件,因此在我國南方,雨水充沛、空氣比較溼潤的地方比較易見,出現雙彩虹美景的機率也更大,比如廣西,由於水系發達,空氣溼度較高,甚至有時候不下雨也會出現雙彩虹美景。
一般來說,只要滿足空氣中水滴充沛、塵埃少、能見度高、太陽光角度合適就都可以看到,比如在瀑布周圍也比較容易見到。不過,由於雙彩虹是光線在水滴內進行兩次反射後的成果,因此即便是在經常出現彩虹的高原地區也不多見,從這一點上來說,能夠在雨後看到雙彩虹也是一個彌足珍貴的體驗了。(策劃:馬黑陽,設計:羅嘉雪,數據支持: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