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發布·縣委、縣政府官方微信公眾號
開放、生態、幸福定南
權威信息·實時資訊·人文風俗·便民服務
........我叫鍾金炎,今年62歲,嶺北人。說起電視機,我清楚地記得,1983年,村裡一戶家境殷實的人家買回了一部12英寸的黑白電視,是「飛躍」牌的,這在全村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村裡的男女老少全都一窩蜂地湧到這戶人家看稀奇。
........到了晚上,看電視的村民按高矮次序排隊,小孩子席地而坐,老年人拿個小板凳,青年人則站在外圍,裡三層外三層擠滿了屋子,大家都圍著看港劇《霍元甲》,把這戶人家鬧騰得半夜三更都不能入睡。小朋友還手舞足蹈地跟著學武打動作,嘴裡哼著《萬裡長城永不倒》。
(網絡配圖)
........看了兩三個晚上,大人們都不好意思再來,小孩子就沒那麼多顧忌了。我家大兒子那時才四歲,看電視看上了癮,每天吃過晚飯,就溜出大門直奔那戶人家,沒想到人家已經插上了門閂。無奈,他只得貼在門邊「聽」電視。有一次,他看完電視走夜路回家,邊走邊想著電視裡的情景,一不小心摔進了路旁的水溝裡。
........這件事情深深的觸動了我,琢磨著自家也要買上一部電視!當時有這種想法的人,估計村裡有不少。到了1986年,生活水平得到了些許改善,村裡有電視的人家慢慢多了起來。這年7月,我把兩頭養了近一年的肥豬賣掉,到定南貿易公司花了1050元抱回了一臺14英寸的「金星牌」黑白電視。
(網絡配圖)
........這臺電視大腦袋、凸屁股,白色邊框,右側是控制面板,三個滑塊和一個旋鈕。滑塊是左右調節的,最上面的是明暗,中間是對比度,下面是音調;旋鈕是用來調臺的,可以調12個臺。可當時我們村只能收看三個頻道,分別是中央一臺、江西電視臺和定南電視塔轉播的一些影視節目,信號來自電視上兩根可伸縮的V形天線。可在室內信號不夠強,播放時滿屏「雪花點」,有聲音沒圖像、有圖像沒聲音是常有的事。
還記得接收不到信號出現的雪花屏嗎?
還記得總是出現的信號測試嗎?
........後來,我就用鋁線自製了一個室外天線,用於接收信號,然後用一根扁藍的信號線把信號引進電視。這種「發明」不知道是誰摸索出來的,反正那時村裡有電視的人家都這樣接收信號。這種信號接收方式不穩定,有時候因天氣等原因看不到電視,打開還是「雪花點」,需要重新調整天線。於是,大兒子在外面轉動木桿調整天線方向,一邊朝裡屋的二兒子喊:「有了嗎?」「沒有」......「有了嗎?」「有了有了,再轉回一點去......」「有了嗎?」「有啦!」
(網絡配圖)
........老太婆特別愛惜這臺電視,專門扯了一條紅布蓋住它防塵,還時不時擦拭它。這臺黑白電視,我們家整整看了十四年,質量挺好,前兩年小兒子說賣掉,我沒同意,現在還放在鄉下老家。
........到了1993年,黑白電視機已不再是稀罕物,人們開始盼望看上彩電。有意思的是,那時村裡人把一種紅、黃、綠三色的透明彩紙貼在黑白電視屏幕上,讓電視圖像透射出簡單的彩色來,以此過把「彩電癮」。
(網絡配圖)
........我家的彩電是在2000年大兒子參加工作後,他用兩個月工資買的,是一臺26英寸的「創維」,電視信號是「村村通」,後來變成了「戶戶通」,能看30多個頻道,隨手在遙控器上輕輕一按,想看哪個臺就看哪個臺,畫面五彩繽紛,聲音也很洪亮,蠻清晰。
........時代變化太快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怎麼也不相信電視能做得薄如一本書。2016年12月,大兒子家喬遷新居,買了一臺65英寸的「海信」牌曲面超薄電視,說是信號來自網絡,什麼節目都有,想看啥就看啥,還可以重看以前放過的電視。他們說是4K超高清的,我年紀大了,不知道啥是4K,也不知道怎麼播放,反正上面的人兒很清晰,跟真的似的,像站在面前一樣。
(網絡配圖)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家的電視換了又換,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厚到薄、從小到大、從「黑白雪花屏」到「4K超高清」的變遷,見證了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代人比一代人幸福啊。
記者:李紅毅
編輯:黃泰尉
校審:周育華、陳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