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海選導購】2.0音箱是多媒體音箱最早出現的產品形態,雖然僅僅只有兩個箱體,但是現今的2.0音箱在設計原理上已經越來越接近HiFi書架箱,不同的是產品受限於成本,它將簡易功放整合至箱體內,並在單元、箱體上對成本進行了妥協。您當然可以說這樣的產品一點都不HiFi,因為他們畢竟不是HiFi產品,但是對於不少對電腦回放音樂的品質有需求的用戶卻樂此不疲。
今天我們要推薦的產品正是2.0音箱中的四英寸產品,玩家將其簡稱為四寸箱,它指的是音箱的低音單元大約為四英寸(直徑),在說出我們要推薦的產品之前,我們還得先說明一下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個類型的產品,說不定看完後,您就知道這樣的產品適不適合您了。
--
究竟1英寸等於多少釐米?
英寸百度名片:英寸是長度單位。1 英寸= 2.539999918 釐米(公分)。英寸或吋是使用於聯合王國(UK,即英國(大英國協)及其前殖民地的長度單位。美國等國家也使用它。在臺灣與香港,「英寸」通常寫作「吋」。英寸的常用簡寫為in或"「吋」是近代新造的字,念作「英寸」,屬漢字中一字念兩音的字,其他如「浬」念作「海裡」等,借用中國傳統的長度單位「寸」,並加口旁以示區別。大陸也曾使用過,1977年在《關於部分計量單位名稱統一用字的通知》加以廢除。
所以四英寸相當於10釐米左右,而目前常見的四英寸單元多數為4.25英寸,大約為10.79cm。
--
我們為何要買4"箱?4"箱有什麼優勢?
1、4寸箱有什麼優勢?
4"箱最大的特點就是單元相對較小,因此尺寸能與普通中端2.1的衛星音箱相當。尺寸小延伸而來的還有功率的相對降低,普遍出現的情況是4"箱功率大多比5"來得小,但是對於近聲場聆聽以及常見音源來說已經足夠。基於這個特點,廠商可以開發出不少物美價廉的產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N-20GII,其性價比確實是無敵的。
四寸2.0——價格是關鍵
因此可以說4"音箱對比其他尺寸的2.0產品來說,最大的優勢在於價格。從我們目前收集到的價格看,4" 2.0音箱的價格多數在1XX到4XX的價格區間內,經過近兩年的通貨膨脹這個價格(相對於中端的5"箱來說)可以說已經不算貴了,消費者是花得起捨得掏錢的。雖然這個價位上還有不少2.1產品,但是從普遍的資深用戶的意見來看,中端2.1產品或者2.1+1的產品在音質上都不及同價格的2.0產品(這也是不少消費者的普遍看法)。
5寸箱對於很多電腦用戶來說體積有點大
此外,同樣由於尺寸較小,避免了早期2.0產品由於不易於擺放所造成的缺點。也就是說,在解決消費者買得起的問題後,如何用的問題也解決了。加上2.0在產品連接上相對2.1來說要簡單許多,因此無論是臺式機還是筆記本,4英寸2.0音箱都比五寸的產品或2.1的產品更受歡迎。
2、我們為何要買四寸箱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產品定位問題,換句話問就是「誰適合買4寸2.0音箱」?我們認為,稍對音樂感興趣的多媒體玩家都很可能是該產品的潛在消費者。
分頻點的不同是2.1和2.0產品訴求不同的本質表現
從分頻點看,2.0音箱與2.1音箱有著明顯的區別。追求低頻效果的2.1將分頻點設定在了人耳相對敏感的100~200Hz的區域;而2.0大多會選擇人耳敏感頻率1K~1.5KHz的翻倍頻率上。分頻點的不同說明了產品對聲音回放重點的不同訴求,更深層次的特點則在於各頻段的功率分配上。因此相對來說,2.0的聲音更為平衡,這也是它的聲音相對更耐聽的原因所在。
--
神馬是分頻點?
分頻點百度名片:分頻點指分頻器高通、帶通和低通濾波器之間的分界點,常用頻率來表示,單位為赫茲。高低音兩分頻音箱只 有一個分頻點,高、中、低三分頻音箱有兩個分頻點,分頻點應根據各頻段揚聲器單元或音箱的頻率特性和 功率分配來具體確定。
音箱為何要分頻:由於受單元振動系的固有頻率限制,每個單元都有自己工作的最佳頻段,超過這個頻段,單元振動無法保證足夠的線性以達到較好的音質,因此需要多個不同類型的單元分別工作在高中低不同的頻段。常見的多媒體2.0音箱多為兩分頻產品,高端的2.1音箱部分會採用三分頻設計,但也並非分頻越多,音質越好。
--
另一方面,音頻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雖然較長,但不是沒有。有一定使用電腦經驗的消費者在對音箱產品的逐漸熟悉過程中,對音質的看法會出現一定的變化。當他們升級音箱的欲望達到一定程度後,是否還會選擇2.1呢?因此購買了裝機音箱後又不滿足於其音質的用戶可能將是4" 2.0甚至更高端2.0音箱的消費群。